誰是謀殺快播的真兇?業界
如果處罰決定塵埃落定,這也許是監管方面針對網絡盜版現象開出的最大一筆罰單。為何要如此嚴厲,為何要拿快播試刀,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也給出了解釋。那就是,實施侵權行為次數多,持續時間長、社會影響大、在受到行政機關處罰后拒不改正,繼續侵權,主觀故意明顯,違法情節嚴重,非法經營額巨大。
事實上,這也是給那些想通過低價盜版獲取巨額利益的網絡公司一點顏色看看。
實際上快播以及百度的網絡視頻侵權早已受到業內人士的廣泛詬病。去年年底,中國網絡視頻反盜版聯合行動就吸引了包括所有主流的版權網以及視頻產業鏈上下游同時參與,掀起了一股反盜版視頻的熱浪。而其中最大的推動力主要是因為移動互聯網的興起導致了互聯網格局的巨大變化。以前因擔心得罪搜索引擎而影響自己點擊量和流量的商業網站不再受到搜索引擎的制約,因此在受到盜版侵害時更敢于站出來維護自己的權利。
快播將死。昨日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就快播2.6億巨額罰款舉行聽證會,7個工作日后將公布最終處罰決定。不論最終落下的錘子有多重,但基本可以確定的是快播已被壓垮了。
快播必死無疑
2.6億元現金是讓其直接流血,更大的威脅則在于這一輪風波對快播品牌、團隊以及“快播產業”的打擊。快播高管不露面,團隊基本已面臨解散;支持快播的視頻網站們,已將播放器換做不知名的工具“先鋒影音”。
更早之前,BT之家等專注于BT下載和資源分享的網站也關張大吉。網際快車和電驢們紛紛關閉,與快播同城的迅雷踏上“洗白”征程,為了第二次沖刺IPO,更是為了自保。
P2P下載的衰落壓力來自于多方面。播放器自帶P2P功能加速了專用BT下載工具的衰落。更重要的是人們擁有更高的帶寬資源。手機、平板、電視等視頻播放硬件終端又難以與P2P工具對接,相關部門對版權的監管“重拳”則直接將P2P逼上絕路。
正版時代到來
快播之死,有消息稱是騰訊舉報,舉報原因為,其遭受快播侵權之后多次交涉,對方依然沒有停止侵權,最終騰訊向深圳市場監管部門投訴。深圳市市場監管局透露,2.6億元是以快播公司的非法經營額8671.6萬元處3倍罰款計算而來。在此次侵權案中,騰訊公司是最主要的被侵權方。
世人皆知快播背后的股東為周鴻祎和曾李青,一個是騰訊宿敵,一個是前騰訊人。但騰訊如此動作無關乎私人恩怨,而是利益博弈。在正版化大勢之下,版權已經成為公司的核心資產,不論是轉售還是自制內容,每一家公司都在為版權付出越來越高的代價。
另一則消息則表示,此事不只是騰訊舉報這么簡單。先是由百度視頻向版權聯盟投訴,隨后由騰訊出面舉報查處快播。去年百度曾遭受優酷土豆糾集的搜狐視頻等組成的“反盜版聯盟”的版權訴訟。在這一場爭議中百度自斷其腕,百度影音快速解散了P2P團隊以絕后患。
巨頭們還是企業,是凡人,不會永遠是維權的“被告”,對侵權者進行維權無可厚非。但快播事件告訴我們的是,中國的正版化終于落地了。此后每一家企業都可能會因視頻侵權付出巨大而慘重的代價。
誰之殤誰之喜?
快播不會是最后一個被舉報或起訴的(疑似)版權侵犯者。類似的矛盾正在不同領域發生,音樂、圖書、專利等等。能夠擁有特斯拉的開放心態和能力的企業并不多。版權大戰只會越來越烈,想要依靠侵權不勞而獲的玩家,將承擔更大的風險。
習慣免費的中國用戶此后必將會為視頻付出更多的代價,可能是金錢,可能是時間。
CNTV是中國唯一的世界杯版權擁有者,雖然免費,但用戶卻需要忍受超過1分鐘的三段廣告,并且還有時時卡頓刷新后的廣告重復播放。優酷土豆等網站的視頻廣告也是慘不忍睹,多到已經不能再多,塞到再大的屏幕也塞不下了。
如果要想少看廣告獲得更優的觀看體驗,則需要付費成為會員。一些視頻客戶端的內容已經大部分需要收費了。用戶正在接受用越來越順暢的網絡支付工具去購買內容。
這一收費趨勢將從視頻演化到音樂、圖書甚至新聞。實際上這在美國等版權發達國家早已是現實。
對于用戶來講短期內肯定是不利的,但長期來說,這有利于好內容的產生。
內容生產者和發行者擁有健康可持續的收入模式之后,才會更有動力和資源去生產好內容。最親睞正版的自然是內容生產者。
提前意識到正版化趨勢并建立起版權內容庫的玩家自然也很開心。音樂是三大運營商、QQ音樂和海洋;視頻則是CNTV、未來電視、華數、樂視、愛奇藝等公司。樂視TV已在大力推廣主打“低價硬件+內容服務”模式的智能電視,正需要“為內容付費”這一波大趨勢。這也反過來說明,其他沒有版權內容的智能電視玩家需要為內容付出更多成本。
正版化到來,最傷心的,還是盜版的。用戶、內容生產者、正版內容平臺,都將獲益。
答案已經明朗:殺死快播的,不是監管部門,不是騰訊也不是百度,而是正版化的浪潮。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