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火燒不盡”,網盤為何被施下了病態的肥料?業界
百度網盤因“涉黃”被查一事,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而這,也僅僅是網盤業暗黑面的冰山一角而已。當網盤們度過了最初的發展期,審核的問題就暴露無遺。那么,除了百度網盤被關注的某一方面,網盤上還有哪些“數不清、理還亂”的內容呢?本文就列出了四個你也熟知的內容。隨著政策監管的介入,網盤的“擦邊球”戰略難免成為炮灰。
近期,國內某知名網盤產品因被舉報“涉黃”問題,而被下達整改通知書責令整改。這是網盤產品發展數年來的初次整改事件,網盤產品在國內已經發展數年之久,網盤產品的黑暗面,并未如同其快速發展的用戶量一樣被媒體曝光,這次所爆料的“涉黃”內容僅為冰山一角,還有更多的黑暗面在隱蔽著。
任何UGC產品肯定都是需要審核的,維基百科、百度百科、貼吧、SNS社區等,平臺方都會針對內容進行審核,以防用戶惡意上傳不良內容。網盤發展早期,用戶上傳內容是幾乎不經過審核的,上傳了就是上傳了,用戶點擊分享之后,其他網盤用戶就可以看到該用戶分享的內容。即使后來部分網盤會有審核,但是作為“老牌”的網站產品,他們并沒有特別強大的內容審核機制,這需要技術,同時需要人力、財力支持,對“小網盤”公司的發展是不利的。
網盤上飄蕩著的“數不清、理還亂”的內容
一般綜合型的網盤產品,會針對用戶分享的內容進行分類,比如軟件、教程、游戲、文檔、電影、圖片、小說、源碼等,其他用戶就可以通過分類來尋找用戶分享的各類內容。在這些涉及到軟件、教程、游戲、文檔、電影、圖片、小說、源碼等的內容當中,有好的內容,也有不好的內容,平臺方如果沒有強大的內容分辨機制,是不會對內容進行審核的,這就造成了網盤上流傳著“數不清、理還亂”的內容,沒人能夠分清楚這些內容質量如何。
這些“數不清、理還亂”的內容究竟又如何黑暗呢?

(1)游戲外掛。上圖為某網盤產品當中截取的最近上傳文件和最受關注文件,其中最近上傳文件中,所有的內容皆為游戲外掛,而在最熱門文件當中,也是由外掛以及其他軟件組成。很明顯,外掛是損害了游戲廠商的利益的。

通過上圖可以看到用戶上傳時間以及用戶下載次數,像此類內容在網盤當中多不勝數。當然,外掛產品也會像新聞內容一樣“過期”,不用千萬別忽略了用戶的能力,他們更新的外掛會隨時出現在網盤上。
(2)盜版小說。盜版小說在互聯網充斥的是比較厲害的,在百度搜一下“TXT小說全本下載”,可以看到很多根本不具有版權的網站都可以下載到該小說。A用戶從盜版網站將小說內容下載以后,分享到了網盤網站,B、C等更多的用戶會通過網盤進行下載。要知道網盤肯定是不具備小說版權的,同時也不具有網絡小說的相關執照的。用戶將小說內容獨立存儲在網盤上,這個是不影響的,但是開放傳播就涉及到版權問題,這個時候網盤肯定是不能助紂為虐的。
(3)涉黃內容。能引爆用戶眼球的內容當中,涉黃的內容是要比普通內容流量要大的,所以網盤平臺肯定不忍心自己的流量被切割。這里面就涉及到網盤的盈利問題了,大部分中小網盤平臺是靠流量“吃飯”的,他們需要依靠流量來拉動廣告,數不清的彈窗廣告,其中唯一能吸引用戶的,就是分享的“涉黃”內容,即使再多的廣告,對這部分內容有需求的用戶,也還是能接受的。僅僅依靠普通用戶分享的內容,很難帶來大量流量,沒有流量,廣告費就沒法掙了。
涉黃內容的另一條利益鏈是會員費,普通內容,用戶是不會去花錢來充會員的,只有“涉黃”內容出現的時候,系統提示用戶充值會員,這部分來源成為中小網盤平臺新的贏利點。
(4)違法內容。線下廁所張貼的各種小廣告,也通過網盤順利的流通出來了,他們利用用戶的心里漏洞進行宣傳,網盤的開放性,讓其他用戶可以自由的瀏覽這些內容。

圖為某網盤平臺的tag頁面中,最新的標簽內容,其中就涉及到違法信息。
網盤的“草莽”時代將要結束
和社交網絡、網絡視頻、網絡小說等同時代的互聯網產品不同,早期發展的網盤“草莽式”時代將要結束,其發展的盈利模式還是停留依靠大量垃圾流量,通過“擦邊球”戰略誘惑用戶注冊會員,這種盈利方式在相關監管還是“空白”的情況下還尚可,但是只要相關監管出現,這種“擦邊球”戰略勢必會成為政策監管下的炮灰。
大部分一流廠商的網盤也逐漸進化到個人云模式,為用戶提供數據存儲,即使相關內容能開放分享傳播,其內容也必須經過相關平臺的審核。可以說現在網盤的發展模式是一邊開放,一邊監管同時雙管齊下,避免網盤滋生為互聯網暗黑內容的傳播平臺。
目前,細數國內大大小小的網盤產品多達30款左右,還有國外的網盤產品。很難見到其他的互聯網同類型產品居然能同時存在如此多的產品,數量一多,再加上監管空白,有的網盤廠商就很容易走上“歪路”。
在新的形勢下,所有的互聯網產品都將走上“監管這條道路,不一定是其他方面的監管,是來自于平臺自身的監管,自身對互聯網、對用戶負責,不讓自身成為“垃圾”滋生地。隨著BAT開始在網盤產品上大刀闊斧的發力,中小型網盤產品,很可能被堙沒在BAT等巨頭的合力包圍當中,至于監管,某知名網盤平臺只是一個開始而已。
今年以來,監管部門加強對網絡內容的追責,在“凈網行動”中躺槍的諸多知名網站,已經為此次網盤業的徹查埋下了伏筆。任何懷著僥幸心理試圖“掩耳盜鈴”的互聯網產品,必須謹小慎微行事了。當然,互聯網的復雜性與開放性,也為一些暗黑內容的“野火燒不盡”施下了病態的肥料。太多東西,已經不是法律法規的懲罰所能夠遏制的,這些涉及到整個社會的風氣與道德問題。
作者郭靜,國內最大的自媒體聯盟WeMedia聯盟成員。微信公眾號:郭靜的互聯網圈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