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未來手游玩家的裝備指南業界
如果你在公共場所,看見有人拿著游戲手柄狂按不止,或是看見佩戴手環的手臂在空中胡亂飛舞,不要擔心,他們只是在玩手游。未來的手游體驗,當然不僅僅是一塊屏幕解決的事兒,而是多種身體外設,讓玩家實現“全副武裝”的全新體驗。來看商業價值記者馬婧的梳理和報道:
手游憑借其便攜性、操作簡單等特點快速走紅,侵占著人們的碎片化時間。DataEye報告顯示,日均使用時長大于30分鐘的玩家達到了39%,日均使用次數超過5次的玩家高達53%。雷亞潛心研發8年的手游ARPG大作——聚爆迅速躥紅,這款售價60元上架之初就獲得了App Store首頁的Feature大圖推薦。隨著手機設備、4G網絡的普及,今年下半年會有更多的手游大作陸續推出。
盡管手游朝著制作精良化方向發展,但畢竟受限于手機CPU、屏幕,依然無法帶給用戶酣暢淋漓的體驗。這其中主要有2個痛點:
第一,低配版安卓手機經常會出現延遲現象。大Q科技高級副總裁鄭寧在翻遍了手游榜上用戶的討論后,發現抱怨最多的是速度問題,不流暢是玩家最不能接受的。
第二,手游玩家在操作過程中會遮擋住屏幕,從視覺上來講并不是最佳體驗。同時,重度手游對于操控的要求越來越高,如果外接手柄,操作起來將會流暢許多,也可以解決遮擋屏幕的問題。從去年年中開始,國內大型的手游公司在海外推廣的作品全部支持屏幕、手柄兩種操作方式。
另一方面,移動設備的便攜性對于手游的走紅有著重要的作用,一旦需要搭配其他硬件產品,手游便攜性的優勢將會大打折扣。究竟哪些硬件適合與手游結合,它們跟手游能碰撞出什么樣的火花?
玩游戲不卡手機試水游戲硬件
騰訊明星手游雷霆戰機發布一周年之際,與大Q科技聯合推出了雷霆戰機主題手機。這款為玩家量身定制的手機搭載聯發科8核處理器,2G內存,最大限度保證游戲運行速度。除了瀏覽器、應用商店等必備軟件外,無多余App預裝,保證系統運行流暢。此外,用戶購買時還可以獲主題手機殼以及游戲裝備。雷霆戰機主題手機于4月10日結束京東眾籌,吸引了10724名網友參與,共籌得約335萬元,遠遠高出預期的50萬人民幣,這是繼大可樂3之后又一款在京東眾籌超額完成的智能手機。
其實,手游專屬定制機早有先例,游戲研發商蝸牛曾推出過游戲手機,CES2015展會蝸牛W3D的新款機型吸引了大量關注,該機最大的特點是支持裸眼3D顯示技術,大幅提升了3D游戲體驗。
游戲是一個內容、技術雙驅動的行業,二者相互融合將會給未來的市場增添更多想象的空間。此次,雷霆游戲聯合大Q科技、京東眾籌推出的雷霆戰機主題手機更像是一次營銷行為,游戲與硬件的結合僅僅停留在主題手機殼、游戲裝備上。雷霆戰機主題手機更像是大Q在游戲、硬件結合方面的一次探索,雷霆戰機對其IP變現的一次嘗試。鄭寧告訴《商業價值》,“游戲合作的時候我會看我們的項目,也看他們的用戶,我跟雷霆合作是手機,如果我跟一個格斗類的游戲合作應該是什么?可能是手柄。比如說我跟跑酷類游戲合作,可能手環的形式更合適。”
雷霆戰機主題手機確實沒有給用戶帶來深層次的跨界體驗,用戶需要的是從線上到線下的延展。線上只是虛擬人物之間的游戲關系,怎樣才能讓用戶在線下的時候一樣有非常強的參與感?騰訊互娛UP發布會上的一款端游產品給了鄭寧很大的啟發,“用戶自拍后將會變成游戲里一個人物的臉,通過這個簡單的功能把用戶變成了游戲中的一個人物,讓他們有更好的參與感。”大Q也在醞釀代入感更強的線下活動,讓用戶除了線上體驗外,也能有實體的體驗。
操控為王
《商業價值》記者在UC九游戰略發布會現場體驗了小旗手柄,雖然只是一個簡單的賽車游戲,但確實比觸屏體驗更好。有的游戲確實需要觸屏,而有的游戲的確跟手柄結合后會更勝一籌。不過,以往手柄都是在客廳里使用,攜帶出去很不方便。小旗手柄負責人許偉坤告訴記者,“目前市場上還沒有很便攜的手柄,我們希望針對手游用戶做一款小手柄,小到可以揣在褲兜里。2400毫安的電量可以充當移動電源。”
沒有游戲內容的手柄就是一個無聊的玩具。去年被稱為RPG游戲元年,今年將會有更多的動作類游戲推出,此類游戲與手柄結合將會大大提升玩家體驗,UC九游也希望借助RPG游戲的爆發順勢推出小旗手柄。手游開發商只需將SDK嵌入游戲就可以適配手柄,目前九游平臺上已經有100余款游戲成功適配。
去年8月,天天酷跑和雷蛇手環推出了Nabu酷跑計劃,收集到的卡路里、步數、爬的臺階數、行進距離、睡眠時間等數據,通過微信客戶端或游戲客戶端轉化,即可兌換為游戲內的道具或者玩家福利。這個簡單的結合,讓很多人看到了新的機會,把手柄變成手環戴在手腕上,通過手環直接操控游戲。
游戲手環在研發過程中最難解決的問題是精準操作。普通智能手環只是計步器,并不需要實時傳輸,平均每30分鐘上傳1筆數據。游戲手環要求實時傳輸,玩家向左揮手,游戲中的人物就要向左揮手,屏幕的延遲不得超過0.1秒。豚鼠科技CEO張士緯告訴記者,他們需要1秒之內上傳50筆數據。豚鼠手環里內置2個CPU,1個用來連接藍牙,傳輸數據,另1個做室內定位、精準計算,傳感器采用9軸陀螺儀+3軸陀螺儀,精確捕捉用戶身體的每一個變化。
因為需要頻繁傳輸數據,手環的耗電量也成為了一個難題。國內市場藍牙4.0以下的手機占到了6成,為了能夠適配更多的手機,張士緯選擇了雙模組。藍牙4.0以下版本耗電量更大,為了實現連續8小時玩游戲,30天待機,豚鼠手環不得不采用大容量的電池,相當于普通手環電池的4倍。這也就是豚鼠手環看起來不夠小巧的原因,隨著手機的更新換代,藍牙4.0將會快速普及,半年之后豚鼠手環就會拿掉雙模組,屆時會配上小容量的電池,手環的外觀也會更加精致。
與九游不同,豚鼠并沒有豐富的游戲資源,5月29日上線的豚鼠手環平臺上僅20款游戲,這些游戲均有豚鼠自研團隊完成。張士緯希望用這20款體感游戲來拋磚引玉,制定一個標準,借助SDK游戲開發商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轉化,預計年底前接入1000款游戲。他告訴記者,“我們會建立一個像App Store的平臺,給開發者7成收益。”
手游已是一片紅海,僅深圳地區去年研發手游1500款,真正走紅的只有10款。
體感游戲將會給手游帶來“第二春”,張士緯要做的就是從那些“深藏海底”的1400多款游戲中挑出合適的游戲跟體感結合,“我們不會占用CP開發手游的時間,我們會提供轉化成體感游戲的具體方案,甚至可以登門幫助他們改游戲。”記者體驗了平臺上的幾款游戲,雖然畫面不夠精良、設計相對簡單,大多是投籃、打網球等類型,但趣味性還是很強。打麻將、得州撲克這些很經典的休閑類游戲,加入體感后將會完全不通的體驗。與現實生活中打麻將的流程完全一樣,抓牌、看牌、打牌、和牌,這一切都可以通過手腕上的豚鼠手環來實現。
VR游戲:硬件越多越好玩
去年3月,Facebook以20億美元收購了頭戴式虛擬現實設備商Oculus Rift,受到了廣泛關注。而谷歌的Cardboard、三星的Gear VR、索尼的PS4虛擬現實眼鏡項目“墨菲斯計劃”、美國Kopin公司的虛擬現實游戲頭盔Trimersion等VR設備也相繼亮相。索尼計算機娛樂美國公司總裁肖恩·萊登(Shawn Layden)更是對媒體表示,“幾年后,我們將會看到虛擬現實技術改變整個游戲體驗。”這一切都預示著,VR將帶來一場巨大的變革。
VR在實際應用中仍然面臨著一些困難。首先,就是玩家在體驗過程中會出現的身體不適,例如頭暈,還需要光學專家不斷去調試、改進。其次,為了保證畫面質量,市面上的VR眼鏡大多需要鏈接PC,限制了玩家的活動范圍。埃微即將推出無線VR眼鏡,將手機塞進眼鏡中即可。這樣一來,戴上眼鏡進入虛擬環境后,又該如何操控以及識別人體運動?市面上的VR眼鏡一般都會配備遙控器。在埃微手環創始人兼CEO祝紅甲看來,游戲手環代替手柄成為了手游伴侶,同樣可以代替遙控器。“遙控器在不使用眼鏡時候是沒有用的,而手環還可以監測身體數據,做健康管理。”
內容匱乏是VR面臨的另一大難題,尚未形成完整的生態,VR游戲開發的從業者并不多,大型的游戲公司也不愿投入過多精力。祝紅甲無奈地告訴記者,“因為變現不明朗,用戶群也小,所以我們接觸的基本都是國外的小團隊。游戲適配只能一款一款來。”豚鼠也意識到了這一問題,張士緯向記者透露,他們在開發游戲的時候底層都是VR技術,只要時機成熟,推出VR眼鏡,豚鼠平臺上的體感游戲全部變為VR游戲。
VR眼鏡僅僅滿足用戶視覺上的震撼享受,還有很多的硬件可以融入到VR游戲中。“在觸覺上的,比如數據手套、震動耳環等。聽覺上要有效果強大的耳機,我認為甚至會有模擬人類嗅覺的硬件產品。”祝紅甲興奮地告訴記者。
手游剛出現的時候,曾被很多端游時代的游戲巨頭所輕視,很多重度玩家也不屑于玩手游。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手游的市場份額連年攀升,圍繞手游的硬件產品也會陸續推出。你還會認為手游是玩家體驗最差的一個嗎?看看這些硬件設備吧,科幻電影中,戴上了高科技頭盔后仿佛置身于另一個世界的場景離我們不遠了。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