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華爾街日報》一份報告稱,中國互聯網巨頭騰訊領投,以 5 億美元左右的價格從現有股東手中收購韓國藍洞公司(Bluehole Inc.)10%的股份。該公司為游戲《絕地求生》的開發商和版權擁有者,而在上一次涉及藍洞公司的股份交易中,藍洞公司的整體估值僅僅 37 億美元。
騰訊或將成為藍洞第二大股東
根據韓國方面的知情人士稱,藍洞公司(Bluehole)目前資本充足,無需籌集資金。目前 Bluehole 的大部分投資者是韓國風險投資公司,此次交易可能意味著提供機會讓 Stonebridge Capital、Premier Partners 和 IMM Investment Corp. 等藍洞早期投資公司兌現部分股票。
據悉這項交易由騰訊牽頭,多個美國風險投資公司的參與,特別是一些對電子競技感興趣的投資公司。
藍洞公司去年與騰訊達成合作,將《絕地求生》在中國大陸的發行權和手游制作、發行權交給了騰訊。在上個月騰訊的哦分析會上,騰訊表示《絕地求生》所創造的 " 吃雞 " 模式是 5 年來最有機遇的游戲類型。同時其財報也顯示,《絕地求生》手游依然堅持吸引更多玩家的戰略,暫未開啟商業化內購收費。
去年 9 月份,韓國媒體 stock.hankyung 曾爆料騰訊已經花費 70 億韓元(約合人民幣 4059 萬元)從風投公司等其他股東手中購買了《絕地求生》開發商藍洞公司的股份,所占份額不到 5%。如果本次交易順利,騰訊或將得到藍洞公司 15% 左右的股權,正式成為藍洞公司第二大股東。
" 吃雞 " 仍未給騰訊帶來可見盈利
藍洞公司在此次交易中估值增長獲益于《絕地求生》的持續火熱,截止 4 月份已經獲得了超過 12 億美元的銷售額,但這都與騰訊沒有半毛錢關系,騰訊幾款 " 吃雞 " 游戲并沒有為騰訊帶來客觀的收益。
首先《絕地求生》手游雖然受到歡迎但未開啟付費,而端游國際服卻已經出現了降溫,活躍人數不足巔峰時一半;另外《絕地求生》端游國服的遲遲不過審,也影響了一系列游戲運營和電競項目的進程。
而且《絕地求生》在國內外也受到了其他游戲的挑戰。騰訊旗下聯合運營公司公司 Epic 研發了《堡壘之夜》(Fortnite)游戲,并推出免費版本的 " 吃雞模式 ",后者的日常活躍用戶和月收入目前已經超過了《絕地求生》,而且騰訊已經確定代理了《堡壘之夜》國服,并表示將提供 1 億元人民幣扶持計劃。
《堡壘之夜》的入局也讓藍洞和 Epic 兩個公司產生了不快,據 PUBG 發言人稱,近年早些時候,藍洞旗下 PUBG 公司正式向韓國有關部門起訴了 Epic 侵權,并要求《堡壘之夜》禁止在韓國上線。
雖然騰訊 " 吃雞 " 戰線面臨很大窘境,但從去年以來,大量 " 吃雞 " 手游陸續退出 FPS 手游競爭,僅剩《荒野行動》等幾款游戲與騰訊持續競爭。收購藍洞股票將兩者進行更深度綁定,或許表明騰訊在 FPS 領域長期運營者兩款游戲的決心。
目前,騰訊拿下代理權的《絕地求生》端游和《堡壘之夜》端游都仍處于未過審狀態。一年多時間里,騰訊花費了巨額資金、導入了海量玩家,奈何依然卡在賠本賺吆喝的階段。
來源:網游圈里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