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te/Stay Night [ Heaven ’ s Feel ] 》(后簡稱《FSN HF》)第一部劇場版的碟片在不久之前正式發售,相信很多觀眾已經一飽眼福。影片一如既往地繼承了 ufotable 所制作的動畫的 " 大片感 " ——幾乎沖破屏幕的粒子特效、頻繁使用的遠景鏡頭、好萊塢大片般的調色,當然自然還有必不可少的精彩打斗場面。
在《Fate/Grand Order》手游持續保持著超高熱度的同時,動畫層面上,《FSN HF》又與《Fate/Apocrypha》和《Fate/EXTRA Last Encore》一起,讓 "Fate" 這個金字招牌一直占據著觀眾的視野。
圖 1《FSN HF》中動人的間桐櫻
而作為《FSN HF》《Fate/Zero》等出色的 "Fate" 動畫的背后,它們的制作公司 ufotable 是如何成長起來的?這家公司的特點又是什么呢?
從酷愛原創到一飛沖天
在國內被稱為 " 飛碟社 " 或是 " 飛碟桌 " 的 ufotable,在抱上 Type-Moon(型月)這棵搖錢樹之前,是個非常小眾的公司。那時候的 ufotable 與現在不同,非常喜歡制作原創作品。《雙戀 Alternative》《星際海盜》《校園烏托邦學美向前沖!》等早期作品均是原創作品。
但很不幸的是,這些早期作品,無論是知名度上還是碟片銷量上,與后來的作品相比很難稱得上是 " 成功 "。但正是因為這些作品,為 ufotable 與型月的 " 結盟 " 奠定了深厚的基礎,尤其是《雙戀 Alternative》和《星際海盜》。
《雙戀 Alternative》作為 2004 年《雙戀》的續作,并沒有繼承前作的 " 優良傳統 ",而是對作品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前作《雙戀》單就類型來說,是典型的后宮作品,男主遇到一大堆雙胞胎女性角色的故事。而在 ufotable 筆下的《雙戀 Alternative》沒有再選擇一板一眼的敘事和爛俗的橋段,而是選擇十分 " 瘋狂 " 的劇情編排模式。第一話進行欺詐、第二話陳述設定、第三話講述支線人物,每一話看似毫無邏輯,但整體看下來從原來的 " 后宮動畫 " 變成了 " 文藝風的戀愛動畫 "。
在后幾話中,動畫突然變成熱血戰斗風格。這樣的 " 癲狂 " 幾乎貫穿著整部作品," 癲狂 " 這個氣質與 Gainax 出品的《FLCL》又不謀而合。這樣的動畫大賣是不可能的,但就像《FLCL》一樣,喜歡《雙戀 Alternative》的真喜歡,討厭《雙戀 Alternative》的也是真討厭。巧合的是,在喜歡這部作品的人里面,有個人叫做 " 巖上敦宏 ",時任 Aniplex 的制作人,現如今已經成為了 Aniplex 的老總。
《雙戀 Alternative》的氣質讓巖上敦宏十分喜歡
《星際海盜》這部作品在故事上沒有太多的可取之處。但這部作品在攝影和特效上,已經開始有 ufotable" 大片感 " 的雛形了,風格十分貼近現如今他們所制作的動畫。
而正因為《星際海盜》的 " 大片感 " 以及《雙戀 Alternative》的特殊氣質,讓巖上敦宏說服了 " 型月 ",堅持把劇場版《空之境界》的動畫制作權交給了當時默默無聞的 ufotable,從此 ufotable 一飛沖天。
《星際海盜》在攝影上,已經頗有現如今 ufotable 動畫的感覺了
《空之境界》在未動畫化之前,作為奈須蘑菇筆下的經典作品就備受讀者歡迎。但就動畫化的改編難度來說,絲毫不亞于西尾維新的《物語系列》。但巖上敦宏與生俱來的 " 賭徒 " 氣質,讓這兩部作品都實現了動畫化,并取得了讓絕大部分日本動畫望其項背的商業成就。
如果說新房昭之用其獨特的視覺語言,盤活了《物語系列》的冗長對話;那《空之境界》則是其原本就晦澀的語言,在 ufotable 的攝影和特效加成下,變得發人深省、引人入勝。如果把《物語系列》和《空之境界》兩部稱得上 " 商業奇跡 " 的共同點提取出來,簡而言之就是兩個字——賣相。
《空之境界》的攝影和特效在當時看來驚為天人
梶浦由記的配樂與 ufotable 筆下的畫面無比之契合,配合奈須蘑菇獨一無二的世界塑造,讓這部作品從一開頭就抓住了觀眾的眼球。大雨、救護車、自殺的少女等諸多元素所構成的不明所以的開頭,吊足了觀眾的胃口。
更重要的是,ufotable 高水平的攝影和特效,讓畫面充滿了 " 好萊塢大片 " 式的觀感。大量的廣角鏡頭、人物獨特的調色、無比真實的背景作畫,還有幾乎成為 ufotable 符號的粒子特效,這些元素放眼 2007 年的日本動畫,幾乎是絕無僅有的。
在戰斗作畫上,依舊保持著相當高的精細程度,無論多么快速的打斗,角色的陰影和上色、獨特的攝影感均沒有受到影響,依舊保持著和文戲一樣的水準,這點著實難能可貴。加上本來就十分優秀的原作,《空之境界》絲毫不意外地取得了商業上的成功。截止到 2013 年 9 月,《空之境界》系列七部劇場版的碟片總銷量(包含 BOX)突破了 100 萬。
打斗場面也不遑多讓
經過此役,ufotable 的名字就迅速擴散,從日本國內擴散到全世界。" 大片感 ",也就是《空之境界》所展現出來的攝影技術和動畫特效,成為了 ufotable 的招牌和名片。《空之境界》的成功也讓 ufotable 與型月、Aniplex 結下了不解之緣,于是乎,就有了《Fate/Zero》。
來源:游戲時光VG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