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在《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上發表了一篇1000字的專欄文章,為其社交網絡Facebook的商業行為進行辯護。
在周四發布的一篇專欄文章中,這位34歲的億萬富翁闡述了他所說的“有關Facebook的真相”,解釋了“Facebook如何運營的原則”,以及Facebook支持廣告的、需要大量數據的業務模式對用戶和企業客戶的“明顯好處”。
在這篇專欄文章發表前,Facebook遭遇了一系列丑聞,它使用(和濫用)用戶數據的方式也遭到了長達數月的嚴格審查。
這篇專欄文章還試圖顯示Facebook如何努力增強投資者和公眾對它的支持。
扎克伯格選擇在《華爾街日報》發表專欄文章,這標志著他背離了他通過其Facebook個人頁面直接與用戶交流的常規做法(就像他應對內容管制改革計劃和數據政策泄密電子郵件時所做的那樣),而且也反映出了嚴格監管和審查給該公司造成的壓力。
《華爾街日報》是一份以商業為重點的高端報紙,擁有包括機構投資者和政界人士在內的有影響力的受眾。它并不是Facebook向公眾傳遞信息的最有效的媒介。因此,該專欄文章的發表表明,Facebook的通信團隊正試圖在重要的受眾面前為Facebook樹立一個正面的形象。
Facebook發言人伊麗莎白-戴安娜(ElisabethDiana)在被要求置評時表示,“理由很簡單,《華爾街日報》在幾個國家都有讀者。”
扎克伯格在他的Facebook個人頁面上轉發了他在《華爾街日報》上發表的專欄文章。
“我相信每個人都應該發出自己的聲音,并且能夠相互溝通。如果我們致力于為每個人服務,那么我們就需要推出每個人都能夠負擔得起的服務。”扎克伯格寫道,“而做到這一點的最好方法是免費提供服務,廣告使我們能夠做到這一點。”
扎克伯格說他想糾正人們的一些誤解。
該專欄文章駁斥了扎克伯格認為的人們對Facebook運營方式的一些誤解。他寫道:“我們不出售人們的數據,盡管經常有報道說我們賣的是他們的數據。”
Facebook也不會故意分享點擊誘餌(“這不是用戶想要的”),也不會故意把有害的內容留在其平臺上以提高用戶的參與度(“廣告商不想讓它們的品牌靠近這些有害內容”)。
該文章對于Facebook收集的用戶數據的規模也有些含糊其辭——它只承認該公司收集了“一些用于打造針對性廣告的信息”。
扎克伯格寫道:“最后一個重要的問題是,廣告模式是否促使了像我們這樣的公司使用和存儲比我們沒有廣告時更多的個人信息。”
“毫無疑問,我們為廣告收集了一些個人信息——但這些信息對保護用戶安全和運營我們的服務通常也很重要。例如,很多公司通常在他們的應用程序和網站上放置一些代碼,在用戶為確定購買一件商品后,這些代碼隨后就會給用戶發送一個提醒信息,讓用戶完成購買。但這種信息對于檢測欺詐或虛假賬戶也很重要。”
這位CEO的專欄文章里并沒有什么新鮮內容——幾個月來,Facebook一直在謹慎地接受一些監管(只要符合它的利益)的想法。而扎克伯格聲稱Facebook不出售用戶數據的論調,對于任何關注他2018年美國國會證詞的人來說,也是習以為常的話題。
在有關劍橋分析公司(Cambridge Analytica)丑聞、更廣泛的數據隱私問題以及低迷的股價等令人沮喪的新聞爆出之后,Facebook發表這篇1000字專欄文章表明,它急于向美國決策者保證,Facebook仍然是一個很強大、很有用的平臺。
扎克伯格在文章中還稱贊他的社交網絡的優點:“正確對待這一點很重要,因為這種商業模式有明顯的好處。數十億人獲得免費服務,與他們關心的人保持聯系,并表達自己的看法。”
“而小企業——它們創造了世界上大部分的就業機會和經濟增長——在我們平臺上獲得了幫助它們茁壯成長的工具。Facebook上有超過9000萬家小型企業,它們占了我們業務的很大一部分。大多數小企業打不起電視廣告或廣告牌廣告,但現在它們可以使用以前只有大公司才能使用的廣告工具。”
“在一項全球調查中,Facebook上一半的企業表示,自從它們加入Facebook以來,它們雇用了更多的人。它們利用我們的服務創造了數百萬個就業機會。”
(來源:騰訊科技 審校: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