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大的可能是,云游戲會想現在這樣,成為一種形態的補充,而不會取代其他形態。
刺猬公社 | 駱北
2月26日,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辦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上,騰訊云游戲平臺“騰訊即玩”正式對外發布。
即使在玩家群體中,云游戲也是個新鮮事物,普通大眾甚至只知道玩游戲需要在一個設備上玩,不同的設備能玩的游戲也不一樣,分成PC、手游、頁游、主機等類型。另外,設備的性能也是玩游戲的關鍵因素,有些配置差的手機或電腦,玩起游戲來體驗極差。
悄然間,云游戲已經由概念變成了現實,不需要下載游戲,也不需要強大的硬件配置,只要能上網,就能隨時隨地玩到任何想玩的游戲。
這是怎么實現的?簡單來說,在某個地方有一臺巨型服務器,性能超強,運行了許多臺虛擬電腦,玩家通過遠程連接在其中一臺電腦上玩游戲,游戲的畫面和聲音都通過網線傳輸到玩家的手機上,或電視盒子上,玩家的鍵盤和鼠標指令傳回到服務器上,做到實時交互,擺脫硬件和平臺的限制。
但自從有了云游戲這個概念以來,圍繞云游戲實現效果的爭議就沒有斷過,打破配置、平臺和游戲價格對玩家的限制,可不是什么偽需求,確確實實是廣大玩家的痛點,阻擋在云游戲面前的,是在技術上的諸多問題,以及因此導致的不良體驗。
2009年,第一家云游戲公司OnLive在舊金山GDC游戲開發者大會上驚艷亮相,近十年過去,倒在云游戲上的“先烈”比比皆是。
OnLive的出現是極具震撼力的,大型單機游戲《孤島危機》系列向來被稱為“硬件殺手”,讓無數玩家望洋興嘆,但在OnLive上運行起來,有著極高的流暢度,但可惜的是,OnLive的技術支持仍然停留在PC時代,計算能力和存儲能力不夠,需要大量的服務器,造成了極高的運營成本,直接摧垮了公司運轉。
在國內,也有幾家公司做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2011年,云聯科技推出自己的云游戲平臺,卻倒在了版權和玩家終端極差的網絡環境上,玩不到幾個好游戲,玩起來還特別卡,嘗過個新鮮,就沒什么人玩了。
在很長時間內,云游戲的尷尬之處在于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首先,云游戲的生態沒有構建起來,游戲廠商、發行商、云平臺之間的關系沒有理清,商業模式不明朗,缺少合理的定價依據和分賬方案,有的公司解決了技術難題,卻苦于沒有游戲版權,有些游戲大廠也推出了自己的云游戲服務,但體驗很差,沒能真正解決用戶的痛點。
其次,在技術上,云端和終端,都存在著不少技術難題,傳輸延遲、游戲畫質、網絡環境、數據存儲,高額成本之下,到了玩家手里,就成了昂貴的游戲價格和訂閱服務,和又卡又慢的糟糕體驗。
“在大學宿舍四個人共享20M帶寬的情況下玩云游戲的體驗,簡直無法用語言描述。”一位曾經嘗試過云游戲的玩家說。
即便后來普遍達到100M帶寬,網絡環境也沒好到哪去,玩云游戲不僅需求網速快,高分辨率下每一幀的畫面,都是龐大的數據量。這么大的數據量,實時傳輸到玩家的終端顯示屏上,需要極低的延遲和丟包率,不像看視頻可以緩存,玩游戲時網絡一波動,就會造成卡慢花屏。
在格來云游戲玩《巫師3》
最關鍵的,還是價格太貴,國內之前不溫不火的幾家云游戲、云電腦公司,實行會員包月或按時長收費,平均下來要比去網吧都貴,還沒有網吧那么好的體驗,除非逼不得已,正常情況下很少有人會玩,從長期成本來看,不亞于購買主機和高配置電腦,大部分都是短期行為。
不過,在經過多年技術儲備之后,再趕上5G網絡的商用化大潮,云游戲又如同雨后春筍一樣冒了出來。
“首先最直接的,云計算的快速發展讓平臺企業不用像過去那樣租賃大批服務器,大幅度降低了運營成本,運算能力的提升也讓游戲在云端的運行效率得到改善,對資源的占用沒有以前那么明顯了。然后就是網絡環境的改善,前幾年的三網合一,包括現在5G網絡的普及,都降低了數據傳輸的難度,大大改善了玩家的體驗。”一位云電腦公司技術總監王彬對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說。
云游戲這片藍海,陸續有人闖入進來。據悉,Google將在3月中旬發布自家的Project Stream云游戲服務,還將推出一款搭載該服務的硬件設備,包括一個“游戲機”和一個控制手柄。
這項服務去年就開始測試,用戶只要保證25M以上的帶寬,就能在PC端的Chrome瀏覽器上玩到《刺客信條:奧德賽》這款刺客信條系列的最新大作。
微軟不甘示弱,去年10月也發布了xCloud云游戲平臺,不僅適用于自家Xbox主機,還登陸到IOS和Android系統,和PC端,甚至于在前幾天,微軟把這項服務搬上了任天堂Switch主機,通過xCloud玩家可以在NS平臺玩到微軟的第一方獨占游戲。
御三家的其他兩家索尼和任天堂也都各自推出了云游戲服務,在性能不足的Switch上,可以在云端玩到本機帶不動的《生化危機7》和《刺客信條:奧德賽》,缺點就是,實在是太貴。
甚至于連亞馬遜都坐不住了,在亞馬遜官網招聘信息中,出現了“云游戲軟件開發工程師”這樣的崗位。
大廠們都想在流媒體云游戲領域成為下一個Netflix,游戲發行巨頭騰訊也不例外。
云游戲在未來有太多的想象空間,如果全面普及,將打破產業壁壘,改變游戲的發行形態,盜版游戲將不復存在,云游戲可能會取代家用主機,整個游戲行業發生巨變。
但游戲發展這么多年,衍生出多種形態,都是為了在不同場景下滿足玩家玩游戲的需求,在云游戲出現之前,也有玩家出門玩手機,工作間隙玩電腦,回家打開主機,即使云游戲普及,在很多場景下依舊需要多種設備的支持,才能保證游戲體驗,更大的可能是,云游戲會像現在這樣,成為一種形態的補充,而不會取代其他形態。
不談那么遠,即便現在,云游戲也面臨很多困難,有位玩家在手機上玩了一小時格來云游戲,產生了5個G的數據流量,直接把手機玩到欠費,而在Switch上,按游戲時間收費玩《刺客信條:奧德賽》,一天的費用約合人民幣44元,如果打算買斷,價格是人民幣513元,在PC端的steam上,這錢都能買兩個《奧德賽》了。
云游戲最初是為了降低玩家買高配置設備的經濟壓力,到頭來還是一場不菲的買賣,苦惱的來源永遠都是那么簡單:窮啊。
【來源:刺猬公社 作者:駱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