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折疊手機面世之路一波三折。
和三星合作的美國運營商AT&T周四表示,該公司已取消三星折疊手機Galaxy Fold的預購訂單,并將向提前訂購的客戶提供100美元的補償。美國電子產品零售集團百思買也已取消預購訂單。
由于美國市場是三星折疊機的首發市場,這次取消意味著三星折疊機開賣日期再次延遲。三星折疊手機原定4月發售,可現在已延遲近兩個月。
去年11月,三星在SDC開發者大會上發布了可折疊手機。2019年2月,公布了正式名稱(Galaxy Fold)、售價(起售價1980美元)以及上市日期。當時,三星稱將在今年四月上市。2月底的MWC上,三星折疊手機大放異彩,展臺前人滿為患。三星、華為的折疊手機成為整個大會最受關注的產品。
可此后三星折疊手機的上市之路卻非常坎坷。4月,三星折疊手機先是曝出了碎屏事件,受此事影響,三星于4月底全面召回了所有Galaxy Fold測評機。4月22日,三星已宣布推遲原定于4月26日在北美地區的發售。
原定4月24日的中國發布會也臨時取消,三星方面稱是場地原因。但很多業內人士猜測,這與碎屏事件的影響有關。
這樣一來,折疊手機4月上市的計劃就泡湯了。
5月6日,三星電子對已預訂Galaxy Fold的消費者發送了一封電子郵件。郵件內容顯示:“如果我們沒有獲得你的進一步確認,并且設備在5月31日之前依然沒有開始發貨,你的訂單將會被自動取消。”
截至5月底,三星折疊手機并未發貨。這意味著三星折疊機的發售再次延遲。隨后,AT&T和百思買均取消了折疊手機的預購訂單。迄今為止,三星官方也未發布新的發售時間。
華為將在年中發布折疊手機,具體日期不明。三星繼續拖下去,有可能起個大早趕個晚集,被華為搶先一步。
對于三星手機出現的故障,雖然讓消費者失望,但考慮到折疊手機技術、工藝復雜,也在情理之中。折疊手機所需的全面屏、鉸鏈、轉軸等,技術難度遠大于此前的全面屏手機。
例如,相比較于目前的OLED全面屏手機,折疊手機的OLED結構設計更負責,對材料性能要求也更高,以便承受數十萬次折疊。具體到三星的內折設計,它對攝像頭要求也會更高,無形中增加了機身厚度而,并且展開狀態下也有劉海。鉸鏈也是一大難題。余承東說,華為用了三年時間才設計好Mate X的鉸鏈。
除了硬件形態上的創新外,應用生態也是一大問題。雖然谷歌為折疊手機開發了適配系統,但主流應用很少有為其進行適配的。也就是說,折疊屏手機至少在初期,其亮點主要還是物理形態上的大屏,在軟件應用體驗上沒有明顯提升。
與此同時,用戶還需要承受厚度增加帶來的不適感。三星采用內折方案,展開厚度為6.9mm,折疊厚度為15mm以上。華為采用外折方案,厚度為5.4mm,折疊后厚度為11mm。這相比于主流手機七八毫米的厚度大大增加。很多用戶喜歡把手機揣在褲子兜里,而折疊手機的厚度將挑戰很多用戶的攜帶習慣。
再加上售價之高昂(華為、三星折疊手機均在1萬5000元以上),對普通用戶而言,折疊手機前期可能是性價比較差的選擇。
【來源: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