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下午,海信集團總裁賈少謙受邀參加《財經》年會2021,探討“雙循環”下的企業可持續發展并發表主題演講。他表示,“今年的疫情恰恰檢驗了時間的力量和堅持的重要。一個企業尤其是大企業壽命比較長,代表經營穩健有方,具有核心競爭力,更值得尊敬和研究。”
賈少謙在題為《海信的定力》的演講中表示,相比于互聯網等新興行業,“傳統”制造業企業只是歷史比較長,而不low。中國很多企業始終無法突破5~8年的生命周期,百年企業更是屈指可數。而日本、德國的百年企業則是成千上萬,這些企業看似沒有日行千里的擴張,但始終積累著世代相傳的后勁。
成立于1969年的海信已經走過51年,經歷過1999年至今的三次產業結構調整后,已經從傳統的家電企業轉型為高科技企業。工信部智能制造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朱森第在調研海信后評價,海信不再限于原有產品、以新的技術融入、升級原有產品,讓產品更加適合現代數字化的要求。
“海信算是‘笨企業、慢公司’,在快和急之間我們選擇‘快’,在長期和短期利益之間我們選擇“長期”。這也許是一種更有爆發力的‘慢動量’!”賈少謙表示,今年的疫情恰恰檢驗了時間的力量和堅持的重要。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說“要做時間的朋友”,從經營企業的角度來看,恐怕除了要做時間的朋友,對時間還需要多一些敬畏和付出。這份敬畏也會讓企業定力綿綿悠長,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