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洛圖科技(RUNTO)發布研究報告預計,2025年中國AI硬件市場(不含AI手機和AI汽車)規模將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達到11020億元,同比增長13.4%。該機構同時預計未來五年這一數字將保持高速增長。作為人機交互的重要界面,上游顯示面板需求有望隨著AI硬件爆發加速成長,尤其是高端面板表現值得期待。
根據洛圖報告,AI在不同消費電子品類中融合滲透率呈現差異化。泛AI電視的滲透率突破70%,具備畫質增強、觀影推薦、語音交互等功能。在國內IT和數碼產品領域,AI筆記本的機型滲透率達50%;AI智能平板電腦的機型數量占比達76%;穿戴設備方面,如手表、AI手環中支持語言助手及搭載AI大模型設備的滲透率超過85%;AI眼鏡在含電子設備的眼鏡中的銷量滲透率則已達到65%;AI門鎖、AI攝像頭等品類滲透率均超過25%。
隨著AI技術持續發展,終端產品和應用場景加速創新,預計AI硬件需求或將迎來爆發式增長。實際上,終端廠商也早已不遺余力地將AI能力作為重要賣點導入到各自的旗艦產品中,有力地推動了銷量的增長——以聯想為例,該公司將AI技術全面導入Thinkpad、Yoga等核心產品線,推動其AI PC的出貨量占比大幅提升。摩根士丹利也認為,AI PC將成為推動全球PC市場增長的關鍵因素,預計AI PC市場滲透率將于2028年達到65%。
“值得注意的是,AI硬件對于顯示面板市場的支撐并不簡單地只體現在量的增長上,更重要的是它會推動面板產品結構的改善。”在上述分析人士進一步指出,AI技術對于終端硬件的加持一般遵循先高端再中、低端的順序梯次滲透,中、高端產品會先行迎來爆發,因此預計AI硬件出貨的持續增長將推動高端面板出貨占比的顯著提升,這對于面板廠商盈利能力提升有重要積極意義,尤其是像TCL科技、京東方這樣掌握著高端技術和產品線優勢的龍頭廠商將受益明顯。
除了帶動終端需求,AI對面板制造的賦能同樣關鍵。顯示行業長期面臨技術壁壘高、工藝流程極為復雜,海量工藝數據潛在價值挖掘不足、制約行業發展等痛點。而AI大模型憑借能夠高效解析復雜問題、提供精準決策支持的特性,為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了破局路徑。
例如TCL科技旗下TCL華星于今年6月正式發布了顯示領域首款強推理垂域模型——星智X-Intelligence 3.0。其具備強大的垂域推理能力,針對顯示行業多學科交叉、知識密集、迭代快速的特征,利用大模型的學習和推理能力,可以通過持續訓練成為全領域的專家,甚至涌現出人類專家意想不到的方案,有助于全面提升TCL華星的智能化水平,實現提質增效。
整體來看,AI大模型技術的發展和運用,將有利于推動面板從研發到生產再到場景應用的全面成長,對于行業盈利能力的提升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