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的社會責任,從來不是單一維度的付出,而是在時代需求與社會痛點中,找到持續發力的坐標。作為米連集團旗下的音視頻戀愛社交平臺,伊對自2017年成立以來,便以 “讓交友更簡單,讓生活更有愛”為初心,在鄉村振興、民生關懷等多個領域鋪開公益版圖,用扎實行動詮釋優質企業“責任先行”的發展理念。
從綠茵場到鄉村沃土:為振興注入活力
鄉村振興的核心是 “以人為本”,而青少年的成長與發展,正是鄉村未來的基石。去年10月,伊對將目光投向貴州普安的校園,以實際行動為當地青少年足球事業添薪加火。通過協辦普安縣青少年校園足球交流賽,伊對不僅提供了資金支持,還為參賽的小學足球隊配齊了賽事器材與定制服裝。這一舉措看似聚焦體育,實則是對鄉村教育多元化發展的深度參與 —— 讓足球成為連接夢想與成長的紐帶,激發孩子們對運動的熱愛,更為當地體育事業的長期發展播下種子。
護航返鄉路:讓春運充滿溫度
春運的歸途,承載著千萬務工人員對家的期盼,也藏著“一票難求”的現實難題。今年1月,伊對加入了第6屆“情暖心中?運愛回家”公益活動,作為愛心企業受邀出席授牌儀式,并榮膺“慈善公益?愛心單位”稱號。活動現場,9輛免費愛心大巴整裝待發,護送近500名新田縣務工人員及家人平安返鄉。除了交通保障,伊對還準備了裝滿心意的新年大禮包:印有品牌標識的限定玩偶、實用的野餐墊、輕便的帆布袋,每一件物品都為漫長旅途增添了暖意。這場公益行動,既緩解了務工人員的出行壓力,更讓社會看到了互聯網企業在民生領域的主動擔當。
當“心動”遇上“種樹”:用情感連接生態保護
今年5月,一場名為“每一次心動都算‘樹’”的公益活動,讓伊對的創新公益理念走進公眾視野。活動由伊對聯合中國綠化基金會百萬森林項目、新華總網共同發起,巧妙地將用戶的情感表達與荒漠治理結合 —— 用戶在伊對APP內種下虛擬樹,表達愛意或祝福,平臺便會以用戶名義在民勤沙漠種植一棵真實的梭梭樹。
這種“情感換綠植”的模式,迅速點燃了用戶的參與熱情。活動期間,數萬名用戶積極互動,累計捐贈梭梭樹 1萬棵。這些樹苗不僅成為防風固沙的“生態屏障”,更通過苗木管護、生態旅游等衍生業態,為當地村民創造了可持續的收入來源。從數字互動到生態效益,再到民生改善,伊對用創新思維實現了“互聯網公益→生態紅利→民生福祉”的公益價值閉環。
政企協同反詐:用技術筑牢安全防線
今年的7月11日,伊對受邀參與平安遼寧建設宣傳月啟動儀式,以科技力量助力社會治理。作為平臺方,伊對發揮數字技術優勢,與遼寧省公安廳反詐中心達成深度合作:通過 APP 彈窗、短視頻科普、直播間互動等多元渠道,將反詐知識融入用戶日常社交場景。這種“社交+反詐”的宣傳模式,讓嚴肅的安全知識變得更易接受,也探索出數字時代政企協同治理的新路徑。正如活動主題“平安建設,大家參與,人人點贊”所言,伊對的參與不僅為平安遼寧建設注入了平臺力量,更構建起“企業賦能社會治理”的新范式。
伊對的公益腳印踏得扎實又溫暖,這些年,它沒把社會責任當成口號喊,而是借著自身的平臺優勢,把“讓生活更有愛”的初心,融進了鄉村振興的土壤里,藏進了返鄉旅途的暖心里,種在了荒漠變綠洲的希望里,也嵌進了守護平安的防線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