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BA”城市爭霸賽揭幕戰即將在今晚打響,杭州奧體中心已經全面進入“浙BA”時間!全天候巡檢、低空“黑飛”偵測等賽前保障工作正在緊張有序進行。
不過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的巡檢機器人并沒有跟著工作人員——操控它的民警不在杭州奧體中心,而是在150公里外的浙江金華。
8月13日-14日,杭州濱江公安在一場技術交流活動上,采用當虹科技BlackEye Vision機器人超遠距離遠程操控系統,與宇樹機器人本體結合,實現超遠距離毫秒級遠程精準操控,端到端80ms超低延時傳輸,讓遠程操控如臨現場。
(機器人拍攝的杭州奧體中心畫面,實時傳輸至浙江金華)
“沒有距離和網絡的限制。”當虹科技技術專家在現場表示,與傳統的自組網圖傳不同,BlackEye Vision在4G/5G公網情況下就能“如臨現場”地遠程操控,甚至在“斷網”環境下,也能通過衛星互聯網鏈路實現超遠距離雙向通信。
80ms超低延時,跨城遙操也能如臨現場
在浙江金華,杭州濱江公安民警快速滑動設備屏幕,遠在杭州奧體中心體育場的警用機器人,便立即響應指令,開始在場館內外靈活穿梭、避讓障礙,細致摸排安全隱患,動作干凈利落。
“這反應速度,和在現場操作沒兩樣。”現場民警跟隨著機器人的鏡頭巡檢,并忍不住感嘆。
然而,要讓機器人隔著超遠距離“聽話”,看似簡單,實則對機器人現場感知、數據傳輸都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尤其是遠程操控的延遲問題——哪怕是100ms的延遲,也可能讓畫面卡頓,甚至導致機器人撞上障礙物。正因如此,目前機器人仍面臨“人隨機行”的尷尬局面。
而當虹科技BlackEye Vision機器人超遠距離遠程操控系統的出現,徹底打破了這種物理限制,它在公網環境下就能實現端到端低至80毫秒的超低延時傳輸。
“比人類神經的反應極限還要快20ms,人眼幾乎察覺不到延遲。”當虹科技技術人員在活動現場介紹,超遠距離遠程操控技術真正打破了機器邊界。
有了它,即使在指揮中心或外場車載平臺,民警也能通過手機、平板等終端遠程操控機器人。不管是商場、街道巡邏,還是深入狹窄通道、高危區域執行搜查任務,都能保障自身安全,且大幅提升處置效率。
10-100倍超級壓縮,“斷網”環境也能遠程操控
當然,低延時之外,鏈路穩定同樣重要。如果體育場館因人流密集造成網絡擁堵甚至5G“斷網”怎么辦?
依托當虹自研的BlackEye多模態視聽大模型,BlackEye Vision系統可根據帶寬情況,將高清視頻進行10-100倍壓縮,并結合AI畫質增強播放技術,在超窄帶寬環境下依舊可以回傳清晰畫面。即便是在大型賽事、演唱會這種人群密集、網絡擁堵的環境,機器人依舊能“傳得回、看得清”。
如果遇到完全斷網的緊急情況,系統還能自動切換至衛星通信,實現4G、5G、Wi-Fi、衛星全網絡自適應,真正實現“無需組網”“不挑網絡”。正如一位民警所說:“無論是日常街面巡邏,還是極端條件下的搜救工作,都能保證機器人聽指揮、不斷聯。”
(即使在窄帶條件下機器人也能回傳高清畫面)
BlackEye Vision還有多模態處理能力,針對一些特定的搜尋任務,不僅要回傳高清視頻,還要同步回傳三維圖像、音頻等多種數據,而且必須毫秒級送達。BlackEye Vision同時處理視頻、音頻、激光雷達點云、圖像、信令、文本等多模態數據,讓操控員不僅“看得清”,還能根據多種信息增加“臨場感”,讓遠程操控更加精準。
例如,在重大賽事的賽前安保中,遠程指揮中心的民警一邊看高清視頻,一邊結合雷達點云數據構建三維環境模型,使機器人深入攝像頭盲區定點巡檢,甚至對突發情況即時處置。
除了“浙BA”等大型賽事保障巡檢,當虹科技BlackEye Vision機器人遠程操控系統,已經在工業巡檢、應急救援等場景快速發揮作用,直擊機器人必須“人隨機行”的核心痛點。
憑借超低延時、超級壓縮、多模態處理及全網絡適配能力,機器人代替人類從事危險采礦、災難救援、核反應堆維護等特殊工作的未來,正在加速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