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數字人正在進入越來越多公共服務場景。在法院,AI數字人不僅能承擔普法宣傳、形象展示等工作,還具備向智慧導訴、交互咨詢、公眾教育等更廣泛服務延伸的潛力。
海南省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海南一中院”)就是這條探索路徑上的先行者之一。他們率先將AI數字人引入到法院場景工作中,打造形象親和、易識別的數字人IP形象——“守正”,開啟了AI數字人在司法領域的第一步落地應用——普法教育與法治宣傳,并在實踐中不斷挖掘更多司法場景應用的可能性。
(海南一中院AI數字人“守正”)
“守正”一詞源自海南一中院的特色黨建品牌——“白駒·守正”,蘊含著“誠守正念、堅守正道、恪守正義、嚴守正氣”的核心內涵。這一理念不僅是法院文化的精神標識,也是數字人IP人格化塑造的核心內涵。
司法傳播新力量:AI數字人成普法新聲
近年來,普法宣傳面臨著越來越多的挑戰:信息過載導致注意力稀缺、傳統傳播形式缺乏新鮮感、公眾對法律知識的獲取更多轉向碎片化、視頻化的渠道。
海南一中院在長期宣傳實踐中敏銳捕捉到這一變化。他們意識到,僅依靠傳統的宣傳方式已難以滿足當前多元化、高頻次、親民化的傳播需求。于是,借助AI數字人塑造了一個全新的法院“代言人”。相較于真人拍攝,數字人具備更高的穩定性、可控性和創意發揮空間;相比圖文或文案輸出,數字人以多模態交互的形式傳遞,具象、親和、富有識別度,更易形成持續的IP化傳播,為民眾帶來全新的普法體驗。
(“正義之光”新聞演播室)
“守正”出擊:多場景普法服務群眾
海南一中院與魔琺科技展開深度合作,共同打造出AI數字人主播“守正”。通過“魔琺有言”3D數字人AI視頻生成平臺,為“守正”提供了完備的內容制作能力和強大的場景適配能力。目前,已應用于多個普法場景:
線上普法新陣地:在海南一中院視頻號中,推出《“守正”反詐課》《普法輕松學》《法院一周動態速覽》《對話法官》等系列欄目,圍繞禁毒、防詐騙、網絡安全等主題定期更新,讓普法更系統、更生動。
線下活動引關注:亮相海口美蘭國際機場禁毒科普活動,現場“守正帶您識毒辨毒”普法加油站成為亮眼的地標,吸引了眾多旅客紛紛駐足拍照打卡。
近日,“守正”還在海南一中院轄區兩級法院“護航五向圖強”系列普法活動首期——“夏日熱浪追火箭”普法集市中擔任明星嘉賓。在這場將法律科普與航天元素巧妙融合的夏日盛會中,“守正”不僅是活動視覺的亮點,更是連接法律與公眾的情感紐帶——與火箭造型合影框一同成為集市的標志性打卡點,吸引孩子們爭相與這位“數字法官”合影留念。
更為重要的是,未來AI數字人有望逐步拓展至更多交互服務領域,向更為豐富的服務空間延伸,為司法工作帶來更多創新變革,為民眾提供更全面、更優質的服務。
從“普法傳播”到“交互服務”,未來AI數字人能為司法單位做什么?
如同海南一中院這樣走在前沿趨勢的單位,運用AI已不僅僅是“節約成本”或“提高效率”,而是在進一步思考:AI數字人能否成為公共政務與民眾溝通的一種新形式?實際上,數字人在司法場景中擁有廣闊的想象空間,能為不同需求的民眾提供多樣化、個性化的服務。
智能導訴與指引
在法院大廳、政務服務中心等場所中,數字人可作為“智能引導員”,為來訪群眾提供訴訟流程講解、材料準備說明、答疑引導等服務,切實提升群眾的辦事效率和體驗感。讓民眾在辦事過程中不再迷茫,感受到司法服務的貼心與高效。
智能普法講堂
圍繞社會熱點和典型案件場景,數字人可搭建“在線講堂”形式,構建常態化的法治教育輸出機制,使法治教育更加系統、生動、深入人心。幫助民眾更好地理解法律條文,增強法律意識,提升法治素養。
法院開放活動主持人
在法院舉行公開審理、公眾開放日等場景中,數字人可以承擔主持與講解角色,提升活動的科技感與傳播力。
多語言數字人普法
面向少數民族地區、涉外案件高發地區,可打造多語種數字人,推動法治宣傳跨語言、跨文化的廣泛傳播。讓不同語言、不同文化背景的民眾都能了解法律知識,感受法治的力量。
這些探索,正被越來越多具有前瞻性視角的公共服務機構與政務部門納入議程,引導司法服務邁向新的高度,為民眾帶來更優質、更高效的司法體驗。
權威與溫度的融合之道:AI數字人拉近司法民心
在公眾的認知中,法院是神圣而威嚴的象征。然而,在傳播層面,越是嚴肅的內容,越需要以親和、有溫度的方式進行表達。對于廣大民眾而言,他們既希望感受到司法的權威,又期望司法服務能更加貼近生活、易于理解。而AI數字人,恰好在這兩者之間搭建了一座堅固的橋梁。
它既是優質內容的承載者,也是法院品牌的展示窗口;它可以全程陪伴在司法服務的每一個關鍵觸點,為公眾提供貼心服務;它可以成為連接司法與公眾的堅固紐帶,讓民眾更好地了解司法知識,同時也能讓司法相關單位及時掌握民眾的需求和反饋,不斷改進司法服務
海南一中院的積極探索,為我們展示了一個充滿無限可能的發展方向。我們堅信,在不久的將來,會有更多像“守正”這樣的數字人活躍在法院、政務、教育、醫療等公共領域,為公共服務注入新的活力與智慧,讓科技更好地服務于人類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