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技術迭代升級的浪潮中,具身智能機器人正以新興力量的姿態崛起,成為推動產業變革與社會進步的核心引擎。近日,杭州市司法局發布《杭州市促進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條例(草案)》公開征求意見公告,標志著該市正式將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納入政策支持框架,通過系統性制度設計凝聚政策合力,為產業高質量發展錨定規范路徑。
這一舉措并非個例,據投融界觀察,全國范圍內已掀起具身智能產業布局熱潮。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將具身智能寫入未來產業培育清單,與生物制造、量子科技、6G等前沿領域并列,明確其作為新一波人工智能浪潮核心方向的戰略地位,建立未來產業投入增長機制的部署更讓市場看到政策持續發力的決心。
從地方實踐來看,各地正結合自身優勢推出精準施策。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聯合多部門發布的《北京具身智能科技創新與產業培育行動計劃(2025—2027年)》,構建起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的推進體系。
(圖片來源:千庫網)
在制造業大省廣東,人形機器人“組團進廠”已成為現實場景,《廣東省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2025年行動計劃》明確聚焦機器腦、機器肢、機器體等核心部件突破,計劃通過省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建設,培育3至5家獨角獸企業和科技型領軍企業。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北京、上海、廣東、浙江、江蘇、重慶等十余個省市已密集出臺專項政策,將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作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各地政策矩陣已初步形成,從技術攻堅、平臺建設、場景創新到生態培育全方位布局。
投融界CEO鄒晴指出,具身智能作為實現通用人工智能的關鍵路徑,已成為全球科技競爭的新高地。隨著各地政策紅利持續釋放,產業將加速進入規模化發展階段,在工業制造、醫療健康、教育服務等領域的應用場景不斷拓展。這不僅將為人們生活工作帶來創新變革,更將帶動人工智能技術體系整體升級,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助力在全球科技競爭格局中占據優勢地位。
在政策引導與市場驅動的雙重作用下,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正迎來歷史性發展機遇,一個充滿創新活力的產業生態正在加速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