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大游戲未來撲朔 免費游戲模式走到“盡頭”?業界
完美世界在繼收購盛大游戲股份后,現又“插足”盛大游戲私有化,醉翁之意顯然不在酒。“完美非常傾向于對盛大游戲發起全資收購”,據接近完美投資部的消息人士透露。盛大游戲公關總監劉紅鷹接受記者采訪則回應稱,“盛大游戲私有化進程并未結束,不僅僅是完美一家,不排除有新的進展。”從盛大集團的造血機器走到私有化,盛大游戲已頻傳出售緋聞。此番接受完美世界入股,盛大游戲的下一步更顯撲朔迷離。
盛大從2001年創建到走到巔峰的2004年納斯達克上市,僅用了三年時間,而從巔峰走到現在盛大游戲私有化退市也只用了十年時間。這如果是在十年前,誰也想不到盛大游戲會發展成現在的結局。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盛大游戲營收和凈利潤逐漸下滑,除了錯過手游的大潮被騰訊等搶了先機這些客觀因素外,關鍵還是自身的內核開始“腐爛”:盛大游戲的產品運營模式出了問題。
盛大1999年成立,2001年靠進軍在線游戲運營市場起家。而這款助力盛大走向游戲代理巔峰并且直到現在還在幫盛大賺錢的游戲就是來自韓國Actoz公司的《傳奇》。由于盛大強勁的銷售渠道,傳奇在中國市場上市之初,就迅速登錄各軟件排行的榜首位置,并且最高在線人數突破60萬人。
盛大最初做游戲代理的時候,收費的方式主要是采取點卡數的方法。而點卡數收費方法又分為兩種:點數時間卡和包月卡。而這也是當時大多數游戲代理公司的收費模式,但是由于盛大當時建立了國內最成熟的網絡直銷體系,并且從游戲銷售的終端網吧入手,編織了全國最大的網吧聯盟,所以盛大游戲迅速賺得了第一桶金。
真正讓盛大游戲發展出現轉折的是2006年盛大的一項決定。彼時,盛大代理的游戲產品生命周期出現衰竭,收入和用戶不斷流失。當時在《征途》免費模式的緊逼下,盛大也緊跟《征途》宣布旗下《熱血傳奇》等三款游戲相繼免費。但免費模式指的是采用游戲免費,增值服務收費的盈利模式。
都是“免費”惹的禍
免費模式引發了盛大對增值服務瘋狂的拓展和建設,游戲開發者不再關注游戲本身的娛樂性,而是傾向于如何設置障礙讓用戶付費通關。這種模式導致了一大批人民幣玩家的出現,讓盛大在短期內賺到了比點卡付費時代更多的利潤,與之前的點卡模式相比,來錢太快了。事實也是這樣,看到增值服務價值的盛大開始不斷增加增值服務的數量,讓游戲的娛樂性喪失。
當開發者不關注游戲本身的娛樂性只想著賺錢,那玩家們也就成了被盛大新模式操控下的小白鼠。盛大游戲為了賺錢,對增值服務進行了很多類似開箱賺取道具通關的設置。而這種設置讓付費的玩家比其他普通玩家有更大的概率獲得通關的道具,因此在盛大的平臺上,誕生了很多的人民幣玩家,讓游戲本身最吸引人的平衡性被破壞掉。
盛大游戲的娛樂性沒了,平衡性也喪失,也就拉開了用戶流失的序幕。游戲道具收費就象吸毒一樣,讓游戲的開發及運營從原有的模式迅速走向了通過避開監管,圍繞吸引玩家如何投入更多的資金購買裝備這一重心上。而這一形式不斷加強的結果,就是游戲開發者已經不關心產品本身的娛樂性和游戲角色的平衡,當游戲不再是游戲,只成為一個類似賭博和炫富的平臺時,結果就是:游戲體驗沒了,用戶也沒了。
買斷制游戲或成新模式
而近日,盛大游戲代理的《最終幻想14》已公測,并且稱將采取時長收費模式,隨后,韓國NCsoft和空中網宣布,《激戰2》的中國版也將不采取免費模式。
買斷制游戲并不意味著玩家將復出很多。更多的玩家表示,如果一款游戲具有很好的平衡性,那么就算其中有免費廣告和交叉推廣,玩家也可以接受前期的高費用投入。
一家中國游戲媒體的投票截止到目前為止的結果顯示,75%的玩家認為《最終幻想14》和《激戰2》的收費計劃不錯,而不喜歡所謂的免費游戲。雖然參加投票的只是300名在線玩家,但是在其后的評論欄有超過800項回復,大多表示支持。有玩家發言說免費雖好。但破壞平衡性的商城逼人消費就不好了,這是很普遍的一個看法。
而在休閑游戲方面,尤其是頁游和手游,免費游戲模式則不太可能被很快放棄。但中國的核心玩家正因為不平衡的游戲以及Pay to Win的大行其道而越來越沮喪。兩個擁有高期待度的MMORPG,很可能在2014年,逆襲F2P模式,這很可能是市場重新傾向付費游戲模式的契機。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