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O新商業、舊邏輯,換湯不換藥?營銷
上世紀末,是中國傳統互聯網公司的元年,蔚然已成BAT為首的商業帝國版圖,在門戶網站,搜索,即時通訊,電商等各大領域都已重兵囤積,呈揮鞭斷流之態勢。在中國,每隔三五年就會有新行業,每隔十年就會出現大變革。每一輪的重新洗牌就意味著財富天枰的重新分配與平衡。在此背景下,應運而生的O2O新商業是跳梁小丑式的曇花一現,還是是舊邏輯的換湯不換藥,抑或是代表新生事物的發展潮流,讓我們以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姿態去解讀。
O2O(online to offline)顧名思義 水泥加鼠標,線上跟線下相結合的產業閉環。O2O,你看或不看,它都在那里,只增不減。O2O已然在刻意不刻意間挑逗著你的味蕾,你的著裝,你的格調。打車,訂餐,團購,旅游等等,甚至連配眼鏡這種高精尖的醫學項目也在跟風式的O2O著(我上家公司就是做上門配鏡的)。那么如火如荼,后浪把前浪拍死在沙灘上的狀景,產生的邏輯又是哪般那?
一、經濟發展規律背后的必然表象。存在即合理。任何一種生態的出現必然是符合發展進化邏輯的變現,中國互聯網放眼全球來看,都是遙遙領先的,生產力的飛速發展必然會出現新的生產關系與之相匹配。O2O從本質來講是一種生產關系的商業范疇,是一種資源渠道的重新分配。
二、是互聯網這個物種進化的必然結果。前一陣子兩會期間,李克強總理與會時提出互聯網+的概念,就是互聯網將顛覆與改變傳統企業的格局,互聯網這種工具將會對提高產業效益,優化產業結構。以打車為例,一個用戶出行的時候,在位置偏的地方是很難打到車的,而司機有時候是出現空車兜風或者無效等待的局面,其實這是信息不對稱的一個明顯表現,這時候一個打車軟件的出現,將會把司機跟用戶完美的結合起來,實現資源充分利用。
三、資本市場的介入加入了O2O模式的快速發展。馬老爺子在《資本論》中曾經寫過,有一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就會非常膽壯起來。只要有10%的利潤,它就會到處被人使用;有20%,就會活潑起來;有50%,就會引起積極的冒險;有100%,就會使人不顧一切法律;有300%,就會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絞首的危險。資本的介入無疑加速了020的發展,各種孵化器,各種融,孵化器太多了,創業者明顯不夠用了。
上帝想讓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O2O火了,可問題是它太火了,是不是個項目只要貼上O2O的標簽,瞬間就有逼格啦,仿佛一個女的,名字后綴加個avi.就有一種蒼井空的韻味,搞的你不是做020的就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啦。《烏合之眾》對群體沒腦子現象分析的甚是入木三分。O2O縱然代表大趨勢,但也不可放縱,資本市場有醒的一天,泡沫有破的時刻,人不能活在虛無中。
在任何一個時代,人類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而人類如何克服這些困難,形成了時代精神。在變革的年代,我們總是迷茫的,無措的,瘋狂的,這是最好的時代,同時這也是最壞的時代。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