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普接受鴻海兼并計劃 代價為55億美元家電
鴻海與日本政府爭奪夏普的事情終于有了新進展,后者答應了55億美元鴻海的收購要約。據日本新聞網報道,夏普公司于2月4日下午舉行董事會,正式接受鴻海集團的兼并計劃。路透社的最新報道顯示,據稱夏普董事會以13比0的投票支持與鴻海精密的商談。
隨后,夏普集團社長高橋興三舉行記者會宣布公司的這一決定,稱“富士康所提供的方案要比日本產業革新機構所提供的方案更具吸引力,作為蘋果最大代工廠商的富士康,無論是其潛在的協同增效效應,還是它本身的規模都將給夏普帶來更多的好處。”
富士康董事長郭臺銘
據道瓊斯報道,富士康董事長郭臺銘2月4日親自飛赴大阪,在夏普位于日本大阪的總部與夏普高層會面。據稱,富士康希望在48小時內就與夏普的交易簽署具有約束力的協議。當天,郭臺銘提出向夏普支付2,000億日元(約合17億美元)訂金,此后雙方的律師連夜開始討論股權分配等其他細節。
夏普集團社長高橋興三表示,與富士康的交易能夠惠及夏普的生產、銷售和原材料采購。高橋興三表示,他將盡力阻止夏普分拆,并且沒打算此時辭職。夏普的產品包括電視(參數 圖片 文章)機、空氣凈化器和太陽能板等多種產品。
鴻海想要夏普多時,在2015年12月,富士康擬向夏普提出高達5000億日元(約合54億美元)的收購金額。這個數字與早前傳出的富士康溢價50%的報價——約2500億日元,又多了一倍。如今爆出的最終收購價又比去年12月的5000億多出了1500億日元。
此前,據媒體報道,雖然INCJ(日本產業革新機構)開出的條件是3000億日元的注資,以及聯合夏普的兩家主要來往銀行以債務轉優先股的方式抵消大約十幾億美元的債務。但夏普高層更愿意讓INCJ接手,因為夏普和日本政府想要把液晶面板技術留在日本。
富士康和INCJ看中的都是夏普的液晶面板業務。夏普曾經擁有全世界第一條六代線、八代線和目前依然是最高的十代線,這些產線的投入達到千億日元的規模。
郭臺銘對于夏普面板業務的支持,從投入第十代產線建立就有體現。據資料顯示,郭臺銘全資控股的投資公司SIO和夏普合資創立Sakai Display Products(下稱SDP),SDP也擁有全球第一條十代面板生產線,其主營業務是大尺寸LCD顯示面板的生產,其中郭占股38%。
夏普大尺寸屏幕生產線與鴻海旗下的面板制造商群創光電中小尺寸生產可以很好地互補,對鴻海未來的業務拓展,打開了更大的市場。也就是說,收購夏普后,鴻海不僅僅可以接單蘋果,還能與電視廠商等大屏廠商合作。同時,也可以縮小鴻海與三星和LG之間的技術差距。
從夏普接受鴻海要約的態度來看,被鴻海拿下的機率增加。由于近年來夏普消費電子業務部門業績下滑,且液晶面板制造部門市場競爭激烈,夏普持續陷入虧損,急需找到新的買主給它注入資金并重建。
夏普1月4日還發布了第三季度財報,據財報顯示,該公司九個月期間錄得歸屬凈利潤虧損1083.28億日元,錄得營業利潤虧損290.37億日元,錄得營業收入19420.27億日元,同比下滑7.1%。
其中夏普消費者電子公司累計錄得營收6398億日元,同比下滑16.5%;錄得營業利潤55億日元,同比下滑77%。其中第三財季營收下滑24.8%,營業利潤下滑15.9%。
因此鴻海高溢價的收購價格,對夏普來說吸引力更大。郭臺銘更是親自飛到日本,游說夏普方面接受收購要約,并且在最近一次給夏普的要約方案中,鴻海承諾將不裁員。夏普接受鴻海要約的消息一經在日本官方廣播電視機構NHK報道后,夏普的股價在周四攀升了26%。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