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坐動車和高鐵的過程中,有人睡一覺就過去了,有人離不開手機但時常被“無信號”困擾?,F在京滬高鐵“復興號”上已經完全被WiFi覆蓋,那么其他高鐵何時能達到這種效果就備受關注。
日前,騰訊和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聯合發布消息,雙方組成的聯合體成功中標動車網絡科技有限公司49%的股權轉讓項目,成交價為43億。動車網絡是中鐵總公司確定的下屬企業中唯一經營動車組WiFi的企業。這意味著,騰訊和吉利控股今后正式加入到高鐵WiFi建設中。
近年來,中國高鐵以極快的速度發展。截至去年年底,中國高鐵總里程達到2.5萬公里,占全球的66.3%,動車組年運送旅客量達到17.1億人次。在這種背景之下,建設高鐵WiFi的呼聲愈發高漲。但是,高鐵WiFi建設也面臨著諸多技術與市場層面的問題。
如今,騰訊與吉利兩大巨頭進入了高鐵行業,它們有資本、有實力、有經驗,憑借自身的優勢與實力,能夠對解決高鐵WiFi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起到重大作用。同時,巨頭也能在這樁生意中獲得實際利益。
高鐵WiFi一直“懸而未決”,是什么阻礙了網絡的覆蓋?
漫漫旅程中,做什么可以打發列車上無聊的時間呢?看書、看電影、吃零食或睡覺?在這個移動互聯網普及、智能手機泛濫的年代,上網是多數人的選擇。一部手機,就能讓我們完成大多數想要完成的事情。
根據CNNIC《第3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中國網民規模已達到7.31億,互聯網普及率53.2%。其中使用手機上網的比率為95.1%,手機視頻用戶約為5億。隨著4G資費降低,5G時代到來,手機辦公與手機娛樂成為主流趨勢。
這種背景加上高鐵的發達,高鐵網絡使用體驗的缺陷就無可避免地顯現出來。上網刷不出頁面,聊天發不出消息,讀小說刷不出下一章,聽歌只能聽下載好的,看視頻卡斷是常態,玩游戲就是坑隊友。要是列車進了隧道,分分鐘離線。
事實證明,沒有網的智能手機與一塊磚頭沒什么區別,所以對高鐵WiFi的需求也就愈發迫切。到了什么程度呢?據說一位19歲的少年在火車上賣WiFi,30分鐘之內掙了500塊。據說一個創業團隊春運期間在高鐵上設置WiFi收獲了上千關注。
這類消息中雞湯和謠言并存,但卻反映出了人們對高鐵WiFi需求的迫切程度,更說明了高鐵WiFi中潛藏的巨大市場。那么問題來了,現在WiFi幾乎是無孔不入,能夠給企業和商家帶去巨大的流量和利益,為何如此龐大的高鐵WiFi市場,卻遲遲無人進入呢?
從技術層面來看,想要建設高鐵WiFi瓶頸頗多。高鐵的運行速度導致目前沒有一種技術能夠很好地支持其與地面間穩定的大容量通信通道。有人可能會質疑,飛機運行速度也很快,不是一樣能和地面通話嗎?因為通話這種低帶寬需求的業務,可以通過專門頻段的無線電波通信系統實現。若是飛機想實現互聯網應用在線業務,則需借助衛星,而這種昂貴的代價是普通乘客無法承受的。
同理,高鐵速度達到每小時200公里甚至300公里時,網絡切換會導致信號衰減并且不穩定。這就對想要進行技術部署的企業提出了巨大的挑戰。想要布局免費Wifi,很可能投入巨資后沒法回本,如果收費則會招致乘客抱怨,可以說是兩頭不討好的“苦差”。
從市場層面來看,雖然高鐵擁有龐大的客流量,但與商場及餐廳這種地方相比,高鐵上主要是一定時間內的固定客流量。而這些固定客流量在使用Wifi時強度更大,對基礎設施的要求也更多,所以“吸粉”或“引流”這種變現模式顯然是不適合高鐵Wifi的使用人群的。
從資本層面來看,國有資本交涉也并不容易。高鐵集團雖有雄厚的財力,但與第三方企業進行Wifi服務配套合作之時,如果僅是外包安裝,就要承擔巨大的虧損風險。
但不管怎樣,高鐵Wifi都是個龐大的市場。如果能夠突破技術瓶頸與國企的利益制衡,在如今客戶成本增高的情形下,高鐵Wifi還是存在巨大潛力的。而這些問題,隨著騰訊與吉利聯手“闖入”高鐵行業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有效解決。
巨頭與高鐵行業互惠互利,高鐵WiFi這次應該很靠譜
其實,此次股權轉讓并非突然發生,而是早就有跡可循。去年,鐵路總公司副總經理黃民就曾表示,“復興號”上的WiFi信號全覆蓋要陸續推廣到全部高鐵上。今年年初,中鐵總黨組書記陸東福提出“積極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即研究各專業優勢公司與科技型企業,從而實施混改方案,推進WiFi運營公司的股權轉讓。以此構建市場化的運行機制,促進鐵路資本與社會資本的融合。
在這類方針的指導下,騰訊與吉利加入高鐵WiFi的建設就顯得順理成章。去年,中鐵領導層開始與騰訊聯系。當時馬化騰表示會以開放的心態調動優秀團隊力量,展開有針對性的技術研發,推動高鐵網和互聯網的“雙網融合”。而吉利控股董事長李書福也表示,參與“互聯網+高鐵”項目是吉利控股支持鐵路部門混改的一次實踐性探索,也是推動吉利自身轉型的重要環節。
憑借在互聯網業務、智慧出行和央企混改等方面的實力和經驗,騰訊與吉利控股最終勝過了多家競標方案,正式參與了高鐵Wifi的建設。
從技術層面來看,騰訊憑借多年在科技與互聯網行業積累的經驗及日漸成熟的技術,加之其之前有針對性的技術研發,能夠在高鐵WiFi建設方面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騰訊將在高鐵WiFi建設方面投入云計算、大數據、AI、安全、內容等優勢資源,并與吉利和鐵路部門一起借助互聯網產品理念和工具,將互聯網、鐵路網及空中和水上交通網進行融合,提供一站式智慧便捷出行服務。
從市場層面來看,中國鐵路擁有龐大的人口流量,騰訊與吉利在提供高鐵WiFi服務的同時也相當于控制了用戶流量和信息入口。這對用戶未來的信息導向、支付方式等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便于企業推廣其自身的增值服務。比如移動支付,人們在高鐵出行的過程中,從買票到中途消費再到目的地消費都有很大幾率不自覺地優先選擇控制了入口的支付方式。
一方面,騰訊和吉利的進入可以讓他們獲得新增的大體量用戶流量入口,收獲國企改革的紅利。另一方面,騰訊和吉利的資本與技術進入也能夠推動高鐵Wifi的建設。除了提供高鐵Wifi接入,保證基礎設施之外,騰訊與吉利還提供內容資訊、特色購物、商旅辦公、聯程出行等一系列增值服務。
今年中鐵總工作圍繞的是“變革”。在混改方面,“專業化”和“科技化”是核心與關鍵,在這個背景之下,與互聯網企業合作成為了必然選擇。而資本實力雄厚經驗豐富的騰訊與吉利控股的加入,能夠有效提升高鐵Wifi的覆蓋速度,商業公司的參與也能夠更大限度地調動建設高鐵Wifi的積極性。對于企業而言,參與高鐵Wifi建設也可使其獲得更多利益,達到互惠互利的“雙贏”局面。
從整體來看,數字化是大勢所趨?;ヂ摼W商業公司參與高鐵Wifi建設正是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的一個途徑。資本的注入能帶來活力,也能夠推進“智慧交通”的建設。從長遠發展來看,這次的高鐵Wifi建設相當“靠譜”,我們可以期待在不久的將來,Wifi能夠在高鐵上實現全覆蓋。
【來源:鈦媒體 作者:最極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