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 12 月,世界衛生組織(WHO)將 " 游戲障礙 "(Gaming Disorder,又稱游戲成癮)列入 ICD-11 草案。它是 " 國際疾病分類 " 的最新版本,通常被醫學從業者作為診斷各種疾病和病癥的參考。當時 " 游戲障礙 " 的分類和提議還不明確,但如今 WHO 對 ICD-11 進行了更新,并給出了相關條目的具體定義。
" 游戲障礙 " 歸類于 " 成癮行為引起的失調癥 ",它被定義為 " 一種游戲行為模式,其特征是對游戲缺乏自制能力,將游戲的優先級置于其它興趣和日常活動之上,進一步延續和擴大游戲的影響,而不去理會隨之而來的負面后果。"
草案還對如何診斷 " 游戲障礙 " 進行了概述:這種行為模式足以對個人、家庭、社會、教育,職業或其他重要的功能領域的造成嚴重損害,它可能是連續的、階段性的和周期性的。相關表征至少得持續 12 個月才適用于診斷,但如果患者所有的癥狀都與之匹配,并且很嚴重的話,那么這個時間可以酌情縮短。
需要注意的是,ICD-11 還沒有最終確定。正如英國互動娛樂協會(UKIE)所解釋的那樣,它要到 2019 年 5 月才會提交,具體內容可能在明年還會修改。ICD-11 的線上版本同樣公示了一條信息," 該平臺的內容可能會依據持續的發展產生變化 "。
" 游戲障礙 " 自入選 ICD-11 以來一直飽受爭議,娛樂軟件協會(ESA)在今年 1 月和 3 月公開駁斥了這一行為。但事實上,該條目在更新之后仍然存在,這引發了多個游戲組織的強烈抗議。
ESA、ESAC、EGDF、IESA、IGEA、ISFE,K-GAMES 和 UBV&G 共同簽署了一份聲明,并于今天正式公布:
電子游戲幾乎橫跨所有類型、設備和平臺,全球范圍內有 20 億人安全且合理的享受著它的樂趣。游戲的教育、治療和娛樂價值都是有根據的,這一點也得到了廣泛的認可。盡管受到醫學界和科學界的強烈反對,但 WHO 仍在最新版本的 ICD-11 中保留了 " 游戲障礙 ",該條目被納入其中的依據仍是不確定且受到高度爭議的,我們對此十分關注。
我們希望,在 " 游戲障礙 " 于明年正式加入最終版的 ICD-11 之前,WHO 能根據擺在他們面前的越來越多的證據重新考慮。游戲行業和世界各地的支持者將持續發出反對這一舉措的聲音,并以此來敦促 WHO 不再采取可能會對世界各國衛生系統造成不利影響的措施。
醫療行業中也不缺少與 " 游戲障礙 " 對立的證據。2018 年 3 月,36 名心理健康專家和學者發表了一篇論文,以此來反對 WHO 的提議(這實際上是同一批人在 2016 年論文基礎上的后續報告)。如之前所述,ESA 在一份新聞稿中就提到了這篇論文,ESA 主席 Michael D. Gallagher 補充說到:"WHO (的評定)缺乏透明度和客觀的科學支持,存在嚴重缺陷。"
下面是 ESA 于今天早些時候發表的聲明:
媒體心理與技術學會,美國心理學會的一個部門也在 2018 年 3 月發表了一份聲明,對 WHO 的提議表達了擔憂。聲明中寫道:
我們無法明確的辨析原因,如果(WHO 提到的)真是與那些癥狀相關患者的臨床治療,那么為何要把電子游戲單獨挑出來作為一種病癥,而不是列入通用的‘行為上癮’分類。因此在我們看來,WHO 對電子游戲成癮的執著或許是某種道德恐慌,其中也包含錯誤信息的傳達,將游戲和藥物濫用相提并論。
IGDA 執行董事 Jen MacLean 也在 Twitter 上支持這樣的觀點。
至于 ICD-11 是否會依據這些反饋進行修改,仍然有待后續觀察。關于 " 游戲成癮 " 修訂的始末,我們此前也做了分析,你可以通過這篇文章進行回顧。
來源:PCGa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