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近日(11月14日)的一則調查報道將身處深淵的Facebook“踹”到了谷底,員工士氣受到嚴重打擊——
一位員工寫道:“為什么我們的公司在道德導向上表現那么差?”
另一位員工在同一個帖子中匿名寫道:“很多事情本來應該由扎克伯格來做決策,但他經常推給別人。”
還有一位員工說:“這些愚蠢而粗心的錯誤讓那些應該為此負責的人變成有錢人,我卻要給他們擦屁股,真受夠了。”
針對這則報道,Facebook于上周五召開了一次內部員工會議,為泄氣的員工打打雞血。
據媒體報道,扎克伯格在會上情緒激動,稱《紐約時報》講的一些東西“根本不是真的”。他說:“Facebook試圖‘掩蓋一切’的說法大錯特錯。”小扎還還罵了臟話,一些員工受到鼓舞,報以掌聲和歡呼聲。
據三位知情人士向媒體透露,這個內部會議長達一小時,是和全球各地的辦事處共同開的視頻會議。扎克伯格在會議中回答了員工提出的問題,包括Facebook在過去18個月的行為,以及應該如何處理內部消息被泄露給媒體。他還警告,如果員工向媒體披露信息,將被解雇。
那則《紐約時報》的調查報道名為Delay, Deny and Deflect: How Facebook’s Leaders Fought Through Crisis(中文全文在這)匯總了超過50名Facebook現任和前任高管、員工、政府官員、議員、國會工作人員以及政界說客的爆料,從通俄事件到用戶數據泄露,《紐約時報》一手撕掉了Facebook的偽善面具。
據硅星人的總結,這些“黑料”包括:
選擇不關閉特朗普賬號:特朗普在Facebook上發帖主張全面中止美國接納穆斯林移民,引起了員工和外部人士不滿,但由于害怕傷害保守傾向用戶的感情,扎克伯格默許手下對特朗普的賬號采取綏靖政策。
最小化俄羅斯影響:公司高層對俄羅斯對網絡的入侵和濫用早已了如指掌,但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他們選擇對董事會和公眾隱瞞,時間超過一年。
保護個人形象:根據現任和前任高管們透露,在過去三年中的許多關鍵時刻,他們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個人項目上,有關安全和政策等更為重要的決策則交由下屬完成。
轉移批評:為了抵御外界的言論批評,轉移目標,Facebook 竟開始“不擇手段”。公司COO謝麗爾·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親自監督共和黨游說公司對潛在競爭對手進行抹黑。其中一項戰術,就是采用“黑公關”手段將喬治·索羅斯描繪成反Facebook/反保守主義的幕后金主;與此同時,Facebook一直資助參議院少數黨領袖民主黨參議員查克·舒默。這位政客也成為了 Facebook在參議院的盟友,利用政治交易幫助Facebook躲避國會質詢。
調查對手:蘋果CEO 蒂姆·庫克接受采訪暗諷Facebook嚴重侵犯用戶隱私,扎克伯格立即下令全部高管棄用iPhone。
桑德伯格
據美國一家權威財經媒體報道,在應對危機時,扎克伯格對內采取強硬措施。
今年五月,扎克伯格宣布公司進入“戰爭狀態”,他告知所有高管將會采取更加嚴厲的管理風格。今年以來,已經有十多名高管相繼離職,這其中包括:
Instagram的聯合創始人凱文斯·特羅姆(Kevin Systrom)和首席技術長麥克·克瑞格(Mike Krieger)(分歧在于他們認為不應該讓廣告主知道用戶的位置信息);
WhatsApp的創始人布萊恩·埃克頓(Brian Acton)與簡恩·寇姆(Jan Koum)(分歧在于如何創收);
Oculus VR創始人Brendan Iribe(分歧在于頭盔的未來發展方向)。
Facebook的“大管家”桑德伯格也感到了巨大的壓力。據美國媒體報道,扎克伯格認為桑德博格應該在刪除社交網絡違規內容方面力度更大。桑德博格甚至對一些朋友稱,和扎克伯格的溝通讓自己感到很恐懼。
針對《紐約時報》的指責,Facebook在第二天(11月15日)于官網發表了公開聲明,稱報道有很多“不實之處”,并逐條反駁,其中包括:Facebook已經切斷與華盛頓咨詢公司Definers Public Affairs的聯系,但未提及原因。
同日,扎克伯格接受了全美各大媒體的電話采訪。和公告內容相似,他拒絕承認文章中的大部分指控,快速且模糊地處理了記者的問題,并將話題轉移到“Facebook如何解決問題”上,但卻沒有提供具體的措施。在這次電話采訪中,沒有出現桑德伯格的聲音。
在隔天(11月16日)的員工會議上,Facebook前全球傳訊和公共政策副總裁艾略特·施拉格表示:Facebook目前就處在一個艱難周期中,事情最終會平靜下來。一些Facebook員工表示:正是因為Facebook有巨大的影響力,《紐約時報》和其他一些新聞媒體才把該公司當作靶子,這是很不公平的。
從深陷丑聞開始,Facebook經歷了一年多的整頓,外界看到的是扎克伯格頻頻出面道歉、在國會面前作證,高層努力在公眾面前塑造一個“無辜者”的面孔,但實際上,Facebook早已走上了一條背離初衷的道路,沒有回頭。
【來源:虎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