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殼赫美集團(002356.SZ,現為*ST赫美)沒能成功,英雄互娛(430127.OC)很快就找到了東晶電子(002199.SZ),間隔時間僅為一個多月,可見其登陸A股之迫切。
面對游戲行業競爭激烈、格局趨于壟斷的現狀,英雄互娛有理由拓寬融資渠道,以補充資金彈藥。根據東晶電子公告,將通過兩個步驟完成和英雄互娛的資產重組,公司股票于5月27日復牌。
游戲行業現狀促使英雄互娛上A股
據了解,英雄互娛從事移動網絡游戲的研發與運營,經過多年經營積累,已完成移動網絡游戲的研發、發行和運營業務的布局。英雄互娛2018年年報顯示,公司營收11.92億元,同比增長15.12%,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28億元,同比下降20.47%。
英雄互娛切入的移動游戲市場經歷2016年、2017年高速發展后,于2018年發展速度放緩。根據中國音數協游戲工委等發布的2016年至2018年游戲產業報告,中國移動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依次為819.2億元、1161.2億元、1339.6億元,同比增長59.2%、57%、15.4%。
政策環境對游戲行業的發展有著直接影響。2016年《網絡出版服務管理規定出臺》要求網絡游戲上網出版實行審批制,2017年的《文化部“十三五”時期文化產業發展規劃》提出培育骨干游戲企業。規范游戲行業的同時,2016年、2017年政策環境較為寬松。
到了2018年,游戲行業的政策環境急劇變化:3月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暫停游戲版號審批,8月教育部等八部門聯合發文稱將實施網絡游戲總量調控,12月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恢復網絡游戲審批備案工作。
某游戲行業人士表示,2018年游戲版號收緊限制了中小游戲團隊的生存空間,國家政策推高了游戲產品的成本,而游戲產品的研發、發行及運營等環節的成本就很高,政策和行業等因素疊加起來,使得游戲公司對資本需求更加旺盛。
“游戲行業爆發性強,只要找準產品,說上來就上來了。”上述行業人士告訴財聯社記者,目前資本還是比較青睞游戲行業,國家也意識到游戲產品的文化價值,今年年初游戲版號審批在加速,這個時候誰能拿到更多的錢,下一步發展就更有底氣,英雄互娛急于上A股,跟行業的整體形勢是有聯系的。
東晶電子分兩步吸收合并英雄互娛
從5月13日公告停牌重組英雄互娛,到5月25日公告交易預案,至少從目前看來,東晶電子的節奏并不拖沓,交易預案顯示,東晶電子控股股東藍海投控已向英雄互娛控股股東迪諾投資支付1億元保證金,此前英雄互娛借殼赫美集團失敗,跟赫美集團未能按時支付保證金有關。
根據交易預案,本次交易將通過重大資產置換、換股吸收合并兩個步驟實施。東晶電子先將截至評估基準日的全部資產、業務與英雄互娛全體股東擁有的英雄互娛100%股權的交易作價等值部分進行置換,再向英雄互娛全體股東發行股份購買英雄互娛100%股權交易作價超出置出資產定價的差額部分,對英雄互娛進行吸收合并。
交易預案尚未約定業績承諾。交易方案顯示,英雄互娛將促使迪諾投資及一致行動人迪諾兄弟對英雄互娛未來利潤承諾期的凈利潤作出承諾和補償安排,同時應促使英雄互娛董事長應書嶺對業績承諾承擔連帶責任。
交易預案對本次交易提示24條風險,包括華誼兄弟(300027.SZ)質押英雄互娛20.17%股份、英雄互娛18.9億元商譽減值以及游戲產品涉訴等風險。此外,公開報道顯示,因股東鷹虹投資的借款合同糾紛案,藍海投控32.45%的股份遭到司法凍結。這都將為本次交易帶來不確定性。
【來源:財聯社 作者:鄭州、張克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