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消息,有投資機構正在推介大疆無人機股權融資項目,并透露有明年香港上市計劃。對此消息,大疆方面相關人士表示:“內部尚未收到上市消息。”
36氪據此詢問大疆,截至發稿,尚未得到回復。
大疆官網信息顯示,深圳市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疆無人機”)成立于2006年,由汪滔創辦。主營業務為消費級無人機系統、手持影像系統與機器人教育,產品適用于影視、農業、地產、新聞、消防、救援、能源、遙感測繪、野生動物保護等領域。
主流產品線包括:Ace One系列工業無人直升機飛行控制系統及地面站控制系統、WooKong-M系列、禪思系列、筋斗云系列、Phantom系列一體化多旋翼飛行器等。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大疆發布了“御Mavic Pro”可折疊四軸無人機。這款無人機推出后成為爆款,加之大疆的剎停與起落操控系統,當時業內資深玩家評價御Mavic Pro是一款至少領先行業2—3年的產品。
融資歷程中,天眼查資料顯示,2013年1月大疆獲得紅杉資本的數千萬美元A輪融資,并在2018年4月獲得一筆10億美元的戰略融資。融資結束后,大疆最新估值為160億美元。
大疆已成為消費級無人機領域頭部企業。
據Frost&Sullivan數據,大疆在2015年就拿下了消費級無人機70%的市場份額。公開資料顯示,大疆2015年-2017年的營收分別為59.8億元、97.8億元、175.7億元。根據大疆董事會預計,2022年大疆營收可達1700億元。
增速方面,大疆在融資材料商表示,2012-2021年復合增長率達到70%以上。
數據來源:大疆融資材料
大疆所處的無人機產業還處于快速擴張階段。
東興證券研報顯示,近期Gartner發布的數據顯示,未來10年,無人機產業產值將突破4000億美元。5G應用將進一步刺激無人機需求的增長。中投研究院數據顯示,未來五年全球工業級無人機市場年復合增速預計為25%。
不過大疆的發展也有疑慮。大疆曾公開表示,2020年之后消費無人機市場將達到飽和,增速或不到10%。
《全天候科技》曾報道一位投資者認為:“大疆一直以來不過多倚賴資本,是腳踏實地做技術和產品的公司,能成為消費級市場的龍頭老大難能可貴。不過也要看到這種趨勢背后的危機,更重要的是如何在達到份額的極限后突破增長的天花板。”
【來源: 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