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望著我的隊員,眼眸里看到了一顆顆滾燙的紅心,他們的眼神告訴我,這事我們能行。”劉一凡說。
8月,河北滄州市南大港疫情突然緊張起來,劉一凡成為了一名蘇寧易購愛心志愿者疫情流調人員,她的父親是一名社區醫務工作者,她的母親則是一位零售云老板。
在劉一凡的記憶里,偶爾父親回家,也總是匆匆收拾個人生活用品,和母親寥寥交代兩句,就匆忙而去。母親董鳳英說:“現在防疫很緊張,流調、消殺、隔離點、都需要你爸。”
“我不會怪他,我想成為父親那樣的人”,劉一凡說。
8小時,2039次,2021人。
“喂,您好,我是育才社區蘇寧易購愛心抗疫流調隊員,請問您近期出過滄州嗎?您有沒有去過中高風險地區,您接種過新冠疫苗了嗎?……”
(劉一凡和隊員們)
上午9點30到下午5點半結束,這樣的通話大家重復了2039次,有效流調了2021人。“電話那頭的市民聽到我們嗓子沙啞,會說辛苦你們了,千萬別累著。電話這頭的我們有點溫暖,有點淚目,也有點干勁爆棚”,隊員們說。
為了更好的做好防疫工作,隊員們到各個小區門口、村口粘貼新冠疫情中高風險提示,幫扶疫情管控,指導做好來訪人員登記,協助消毒60余次,宣講防控新冠知識80余場。
(劉一凡和隊員們)
“居民們不一定知道他們每個人的名字,但背后都說蘇寧易購這幫小伙子,小姑娘,牛!”劉一凡的母親董鳳英說。她是南大港蘇寧易購零售云店長,疫情期間協助防疫工作,這一家人自始至終都在傳遞對服務的深刻理解。
16臺,40歲,500萬
今年,董鳳英免費為當地養老院贈送了16臺奧克斯壁扇,并聯合志愿者為孤寡老人重點科普應急救護常識知識,發放各種防病宣傳書籍。兩年來,憑借好產品和好服務,門店積攢了不錯的口碑,顧客都親切的稱呼她“董姐”。
(南大港蘇寧易購店養老院捐贈)
關于零售云開店,緣起1995年董姐的創業故事。
1994年畢業進入工廠半年后便辭職下海,1995年湊了幾千塊在滄州開了一家“BB機”店;2000年左右,董鳳英組建了幸福的小家庭,開始經營服裝店,生意和生活都很忙碌;后來由于生意不景氣,便又在附近化工廠上班,從老板成為“打工人”,有妥協也有不甘。
2019年,南大港高新區發展迅速,短短幾年,附近的商品住宅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彼時零售云正在滄州區域迅速布局,40歲的董鳳英選擇再出發,從沒接觸過家電行業的她毅然牽手零售云,從朝九晚五的工作中“果斷抽身”投入新事業。
隔行如隔山這句話并不適用董姐,通訊和服裝創業經歷沉淀了經營和服務意識,加上快速“惡補”專業知識,零售云團隊的駐店幫扶,門店很快進入正軌。
路都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董姐的跨界創業帶來更開放的思路,聯合碧桂園進小區一場活動成交超10萬,下鄉村、跑夜市、異業聯合家居市場,迅速為門店打開廣闊銷路。
2020年銷售超過500萬。這一刻,董姐仿佛找回了25年前剛創業時的熱情。
“雖然我沒有像孩子和她爸爸一樣參與到防疫的第一線,但我也盡了最大努力為防疫做點實事兒”,董姐說。半個多月以來,這一家三口的抗疫工作凝成一段故事,素然沒那么美麗動人,但也確確實實感動過身邊的每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