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北京車展上,包括大眾和豐田在內的全球知名汽車制造商齊聚一堂,意圖在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中國,追趕快速發展的電動汽車制造商。此次展會,自本周開始,明顯展現出外國汽車制造商對中國市場態度的轉變。
據行業高管透露,自去年上海車展對比亞迪等中國汽車制造商的顯著進步留下深刻印象后,外國汽車制造商現在正積極地在中國尋找合作伙伴,并宣布建立新的合作關系。歐洲和日本汽車制造商在此方面尤為活躍。
豐田汽車公司宣布將與中國領先的游戲和社交媒體企業騰訊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領域展開合作。同時,大眾汽車公司也宣布了與中國電動汽車初創公司小鵬汽車的合作計劃。
雷諾公司的一位高管表示,他們已與中國電動汽車制造商理想汽車及新晉汽車制造商小米進行了深入的對話,以探索電動汽車和智能汽車技術的合作可能性。日產汽車公司則宣布將與中國科技公司百度在人工智能和智能汽車研究方面進行合作。
與此同時,外國汽車制造商也在加強與中國科技企業的聯系。日產首席執行官內田誠參觀了多個展位,其中包括正在崛起為主要汽車供應商的中國科技巨頭華為的展位。
此外,與去年相比,歐洲汽車制造商今年派出了更多高級管理人員參觀相關供應商的展位。總部位于上海的激光雷達供應商禾賽科技的銷售副總裁表示,這些外國汽車制造商正在積極尋找合作伙伴,以縮小與中國本土電動汽車制造商的差距。
盡管外國品牌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一直在中國汽車行業中占據主導地位,但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去年外國品牌在中國乘用車市場的總體份額已大幅下降。因此,包括大眾和梅賽德斯在內的德國汽車制造商正在強調他們在本地化生產和增加對當地合作伙伴投資方面的努力。
【來源:環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