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社保卡,如何撬動政務與民生千億數字化市場?
數字經濟加速滲透的當下,政務與民生領域的數字化變革正孕育千億級市場機遇。站在政策紅利與技術突破的交匯點,德生科技以社保卡為載體,憑借在人社領域26年的深耕積累,正撬動一場數字人民幣、數據要素與AI政務民生的融合革命。
政策東風與技術創新共振 政務與民生服務迎數智化革命
2024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的意見》,明確提出在市場需求大、數據資源多的行業和領域拓展應用場景,鼓勵經營主體利用公共數據資源開發產品、提供服務。近日,上海數據交易所也在《RDA:數據要素價值化探索》中指出,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通過在價值化的過程中和其他要素有機融合,將在實數融合制度落地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RWA(Real Word Assets)作為資產價值化新賽道,具有經濟性、共識性、真實性、流動性、透明性五大優勢,在全球范圍內發展迅速,促進了實體資產在數字世界的價值映射。
上海數據交易所首次提出RDA新范式,為數據資產的資本化開辟了新路徑。行業人士指出,RDA注重以“真數據”為核心的資產信用生成和金融工具構建能力,將真實數據轉化為具備穩定收益預期和融資能力的“金資產”。未來RDA有望成為支撐數據資本時代的新基建。
政策紅利與技術創新共振,有望推動數據要素成為新時期經濟發展的新動能。在此背景下,深耕政務與民生數據領域的企業迎來蓬勃發展機遇。德生科技憑借覆蓋約200個地市的社保服務渠道和政府數據運營經驗,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領域率先布局,構建了支撐就業、就醫、政務等多場景的AI底座,形成“大數據+AI”雙輪驅動的運營服務體系,其構建的“社保卡+就業+政務”基層服務網絡,將成為挖掘數據要素價值的重要入口。
聚焦與“人”有關的業務 首創“智慧政務+民生消費”雙驅動
一手連接政務,一手連接民生。“AI+”戰略引領下,德生科技以自研的AI Agent為核心技術底座,創建面向人社垂直領域的德生大模型平臺,重構政務、就業、醫療等場景的服務邏輯,實現從“人找服務”到“服務找人”的智能化轉型,顯著提升了服務效率和商業價值。
德生大模型的優勢,在于對“人”的深度理解。其打造的“智慧政務+民生消費”雙驅動模式,在商業化落地中展現出強勁的生命力。
在政務場景,德生科技以“知識底座+數據底座”構建垂直類政務大模型,通過積累的100多個城市的服務語料,打造“數字公務員”服務模式,涵蓋就業、社保、醫療等核心民生場景。應用落地方面,助力東莞社保迭代升級為“大模型+智能體”雙引擎驅動的新一代智能客服,通過“精準答、問辦通、服務優”三大核心能力,實現多場景無縫嵌入、多渠道聯動覆蓋、多功能提升體驗。自2021年4月上線以來,累計服務341萬人次,解答問題900萬余個,政務相關專業問題解答準確率提升至97%以上,大幅降低政務服務的人力成本,同時提高了服務的響應速度和質量。當前,這種“數字公務員”模式已在廣東、河南、四川等省市鋪開,形成了可復制的商業化推廣路徑。
德生科技醫療場景的“就醫無感支付”服務更是成為商業化成功的典范。針對群眾就醫“三長一短”難題,德生科技聯合中國銀聯、醫保協議銀行及定點醫療機構,以智能化手段打造覆蓋門診及住院的就醫無感支付體系,以“數據跑路”代替“群眾跑腿”,免除排隊或手機繳費環節,在定點醫療機構實現醫保“秒報銷”、個人“先看病、后付費、免排隊”。截至2025年6月初,該服務已在廣州市15家醫保協議銀行、104家醫療機構上線,簽約人數約247.2萬,交易人次約227.4萬。德生科技開發和運營的小程序“便民醫付通”,活躍用戶數超6萬/周,為公司帶來了穩定的場景運營收入,驗證了其在醫療支付場景的商業化潛力。今年1月,就醫無感支付服務被納入《2025 年廣州市政府工作報告》,并榮獲廣州市第二屆“最具獲得感”改革案例。
就業場景方面,針對大學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德生科技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公共就業服務體系,提供招聘求職、零工市場、技能培訓、政策咨詢等綜合服務,通過“AI就業Agent”下沉基層,形成“家門口就業服務站+15分鐘就業服務圈”,在全國范圍內樹立了具有價值的數字化公共就業服務標桿。目前,其“AI就業Agent”已進入全國約10所高校,通過精準的崗位匹配和就業服務,提升就業服務效率,也打開了面向高校和企業的商業化服務空間。
盤活地方數據資產 真數據變“金資產”
數據要素市場的發展將加速形成全國協同的數據治理格局。德生科技聚焦與“人”有關的業務,憑借在政務資源、技術創新和數據生態構建方面的優勢,已在這場數據要素的爭奪戰中占據先機。
近日,該企業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在區塊鏈等方面具備相應的技術能力,并擁有豐富的民生場景運營經驗,未來將積極發揮民生服務場景運營優勢,重點探索數字人民幣、區塊鏈技術在多場景的應用布局落地。
數字人民幣方面,德生科技助力完成首張加載數字人民幣硬件錢包的北京民生卡樣卡,并深度參與全國待遇補貼及養老金發放工作,在數字人民幣的場景落地方面走在前列。隨著數字人民幣在政務支付、民生消費等場景的進一步滲透,德生科技有望形成新的利潤增長點。
當前,不少地方政府有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需求,但缺乏直接運營能力,德生科技打造的縣域數據資產運營示范樣板,推動了公共數據的規范化、標準化管理。具體來看,公司與地方政府深度配合,以區縣為單位,聯合當地國企尋找有潛力的產業,共同推進數據資產運營。目前公司已簽約廣州數據交易所(天河)服務專區運營服務項目,并作為廣西數據資產全過程管理服務聯合體成員,推動當地數據資產規范化、標準化管理。其中,廣州數據交易所(天河)服務專區數據交易累計成交金額已突破10億元,占廣州市數據交易總額的50%以上,成為區域數據交易的核心平臺。
數據可以變成生錢的資本,在以前這是不可思議的事,如今正變成現實。2024年,德生科技成功幫助北京一家供暖公司做數據融資,為該公司增加了2000萬元的授信,幫助其成功融資1000萬元,驗證了數據資產商業化的可行性。群眾就醫無感支付,大學生、農民工通過“AI就業Agent”找到心儀工作,企業供暖數據換來貸款,這場由技術驅動的變革,讓每個普通人都感受到了數字時代的溫度。
技術、政策和市場的多重利好下,德生科技搭建的“政務與民生的橋梁”,從概念走向現實,其在數據要素富礦中的深度挖掘,將進一步驅動其“政務數字化改革引領者”和“民生消費升級賦能者”目標實現。據了解,德生科技還獲得全球首張《ISO 55013 數據資產管理體系認證證書》,并參與起草國內跨境數據相關團體標準,在數據資產的規范化、標準化管理方面具備領先優勢,企業可結合跨境可信數據運維管理規范,通過產業試點項目,推動全球數據的安全流動及應用。德生科技也與多家數交所合作數據服務專區,聯合行業伙伴深度探索數據應用場景,吸引更多數商加入生態圈。
未來,德生科技在數據資產運營方面的商業化模式也逐步清晰。短期看,廣州數據交易所等數據交易平臺運營項目將為公司帶來穩定的營收增長;中長期角度,RDA作為“新基建”的普及和數字人民幣的規模化應用,將放大公司場景服務價值,數據資產化和AI應用的深化,也將提升公司的毛利率水平,改善盈利結構,推動其資本市場價值穩健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