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IDC發布報告稱,2025年,AI Agent將迎來規模化落地浪潮,其通過智能化任務處理重構標準化作業流程的潛力備受期待。隨著技術迭代與行業滲透加深,建立AI Agent標準化體系已成為產業共識。圍繞AI Agent核心功能,如任務處理精準度、響應及時性、系統可擴展性等,構建標準化框架,明確定義合格的AI Agent產品應具備的關鍵性能指標。
業內分析認為,AI Agent標準化加速,率先布局的科技龍頭正搶占市場份額。以聯想集團為例,在近日WAIC2025上,聯想展示了天禧超級個人智能體為代表的個人智能(Personal AI),還展示了企業智能(Enterprise AI)領域的創新實踐與落地成果——聯想樂享超級智能體、城市超級智能體,搭載了樂享超級智能體的首位“硅基員工”——樂享壹號成為WAIC現場的流量擔當,引發廣泛關注。
AI Agent應用場景爆發
Agent 軍備賽逐漸白熱化,科技龍頭紛紛加碼智能體。業界普遍認為,2025年AI智能體將變得更加普及,且能處理更復雜的任務,并迎來應用與生態的全面開花。當前國內AI Agent市場對定義缺乏一致性,這直接導致市場產品質量良莠不齊,終端用戶甄別難度增大。IDC認為,圍繞AI Agent核心功能,如任務處理精準度、響應及時性、系統可擴展性等,構建標準化框架,明確定義合格的AI Agent產品應具備的關鍵性能指標。這樣既能助力用戶精準篩選優質產品,又可規范市場,減少概念混淆與產品亂象,推動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IDC預測,中國企業級Agent應用市場規模在2028年保守估計將達270+億美元,并呈現三大核心特征:多模態能力融合處理跨系統任務、具身智能滲透物理場景、多智能體協作網絡實現全流程自動化。
隨著生成式AI與大模型技術的不斷成熟,AI Agent將在數據分析、企業運營、投研等多個環節發揮深遠影響。IDC分析師表示,AI Agent不僅通過人機協同重構企業生產關系,更將以”主動式服務”重塑消費端交互模式。企業端實現"人類策略+機器執行"的組織革新,消費端則化身個性化生活管家,如智能理財、健康預警等場景推動服務從被動響應轉向主動預判。兩端通過數據沉淀形成動態閉環,企業基于消費洞察優化供給,消費需求推動技術迭代,最終Agent將成為核心樞紐。
中信證券認為,2025年有望成為AI應用落地的元年,AI Agent應用場景有望迎來快速爆發,2027后有望加速滲透,用戶使用率有望陡峭提升,其未來滲透率必將達到高水平,2030年前大概率將比當前提高一個數量級。
AI巨頭彰顯配置價值
當下,智能體正從技術驗證邁向規模化落地階段,國內外科技企業紛紛加碼布局應用,加速推動智能體規模化應用落地,帶動AI產業鏈市場爆發,行業龍頭將深度受益。智能體時代,聯想集團錨定混合式AI,憑韌性增長能力和鎖定AI的戰略布局能力,具備的長期成長的潛力。具體來說,聯想集團將三大業務聚焦于AI內嵌的智能終端、AI導向的基礎設施和AI原生的方案服務。
發力AI終端是聯想集團把握AI機遇的前沿陣地。端側AI方面,聯想集團領跑全球 AI PC 市場,正在構建跨設備、跨生態的超級智能體,設備形態的創新也是層出不窮,卷軸屏、折疊屏、透明屏、2D/3D 融合屏、太陽能供電 PC,在 CES、MWC 上亮相。據悉,天禧個人超級智能體目前已全面登陸聯想AI PC。聯想天禧個人超級智能體有三大核心能力:感知與交互,天禧實現了多模態感知和意圖驅動的自然交互;認知與決策,天禧能調用跨設備數據所整合的個人知識庫,幫做出推理和判斷;自主與演進,天禧能自主拆解復雜任務,規劃步驟并主動執行。
基礎設施方面,聯想集團相關業務旨在為AI發展需求構建豐富全面的基礎設施底座。企業超級智能體的核心根基在于算力支撐體系。聯想集團基于異構算力發展方向,以萬全異構智算平臺為核心,構建了包含服務器、存儲、數據網絡、軟件及超融合、邊緣基礎設施產品和方案為主的AI基礎設施體系,致力于為市場提供可靠豐富的AI基礎設施,該平臺已成為構建企業智能體的算力基座。
方案服務業務方面,自去年10 月發布聯想混合式人工智能優勢集以來,已經推出了多個通用解決方案,并且在不同的行業領域打造了垂直行業解決方案,由此帶動了方案和服務業務的高增長。
在企業智能領域,聯想集團發布了業內首個企業超級智能體—— “聯想樂享”。此外,聯想集團還在打造城市超級智能體,已經與福建武夷山、湖北宜昌、上海虹口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達成戰略合作,在文旅體驗、能源管理、智慧交通及產業智能化發展等方面持續釋放價值。
太平洋證券認為OpenAI、Kimi 等大模型廠商近期均在Agent能力上發力,不斷拓展 AI智能體的能力邊界,商業化落地有望加速,AI agent 爆發也會帶來算力需求的大幅增長,重點推薦聯想集團等。華泰證券發布觀點稱聯想集團有望在AI商業化應用推廣中獲得顯著收益。
隨著智能體的應用潛力逐步釋放與拓展,智能體生態拐點臨近,這場技術變革將持續推動人工智能商業化落地,顯然這對聯想等AI領軍企業構成了長期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