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1日,中國家用電器協會于廣州正式發布《電動牙刷-牙菌斑生物膜清除效果體外評價方法》(T/CHEAA 0050—2025)。這份由廣州星際悅動股份有限公司(usmile笑容加)作為第一起草單位牽頭制定的標準,是中國乃至全球口腔護理行業首部基于微生物培養的電動牙刷功效評價規范。它的誕生不僅填補了國際標準空白,更標志著電動牙刷行業從“營銷驅動”邁入“科學驗證”時代——今年恰逢主導品牌usmile笑容加成立十周年,這一標準成為中國口腔產業從追隨者蛻變為規則制定者的里程碑。
行業困局——當“清潔力”淪為玄學
據《2024電動牙刷行業洞察白皮書》顯示,清潔效果連續8年位居消費者需求首位。然而行業長期陷于尷尬境地:
• 檢測方法滯后:傳統人體試驗成本高、周期長,且受個體差異干擾;非生物實驗(如涂料、油漆或菠菜汁等模擬菌斑的模型)無法還原真實菌斑粘附力,導致結果與臨床脫節;
• 競爭失焦:企業扎堆宣傳電機轉速、刷毛數量等參數,但轉速≠清潔效率,刷毛數量≠覆蓋率;
• 消費者盲選:超70%用戶選購時依賴廣告語,對“清除牙菌斑”等宣稱無法驗證。
“行業亟需一把科學標尺。”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美健電器專委會負責人指出,“新標準的核心價值,在于用體外可量化模型取代主觀宣稱。”
技術破局——用“真實”重新定義清潔
新標準的革命性,在于首次構建了連接實驗室與口腔臨床的“生物橋梁”。它拋棄了傳統用樹脂牙齒模擬牙齒的機械邏輯,轉而還原口腔的微觀生態:
• 真實的“牙齒”:采用類人牙釉質材質載體,其成分、表面結構與真人牙齒高度一致,使細菌能如口腔內般自然定植;
• 真實的“菌斑”:通過培養口腔致齲主力菌——變異鏈球菌,在載體上動態模擬人體牙菌斑24小時生物膜形成過程(從唾液膜到成熟菌斑);
• 真實的“刷牙”:專用設備精準復現人手刷牙壓力(穩定在科學閾值)與水平運動軌跡,避免人手刷牙力度、速度難控的問題。
“這不僅是方法的創新,更是理念的顛覆。”參與驗證的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專家指出,“當菌斑有了生命體征,清潔力才不再是冷冰冰的參數游戲。”
產業變局——激活健康消費的三大躍遷
1. 企業:從“造電機”到“管健康”,標準倒逼企業重構研發邏輯:
• 終結虛假宣傳:無法通過清除率檢測的產品,將失去“高效除菌斑”等營銷話術的合法性;
• 研發資源重置:頭部品牌已削減電機參數優化投入,轉向口腔醫學團隊建設(如usmile開發緩震刷頭);
• 供應鏈升級:此前供應“金屬牙模”的廠商,正轉型生物材料研發,催生新產業賽道。
2. 消費者:從“盲選”到“明辨”,標準首次賦予消費者科學決策權:
• 透明化標識:未來產品包裝標注“牙菌斑清除率”,如同家電能效標簽;
• 降低試錯成本:用戶不必為“刷不干凈”反復退貨,維權糾紛預計減少30%以上;
• 推動需求升級:當清潔力可量化,消費者將從“基礎清潔”轉向“精準護理”(如正畸人群專用刷頭)。
3. 行業:從“內卷”到“外拓”
• 技術外溢:菌斑培養方法將被沖牙器、牙貼企業采納,催生口腔護理功效評價統一體系;
• 檢測新生態:第三方實驗室興起,為中小品牌提供平價檢測服務,避免行業壟斷;
• 國際規則參與:標準獲得外資品牌的認可與支持,應用后將扭轉歐美主導標準的舊格局。
中國標準的全球野心——健康話語權之爭
在usmile笑容加出海全球30國及地區的背景下,該標準將有望成為中國技術話語權及中國健康方案的載體:
• 技術授權普惠化:主導企業開放專利許可,助力中小品牌低成本接入科學評價體系;
• 打破認證壁壘:電動口腔清潔產品將依照該標準提供功效證明,為企業節省認證費用;
• 定義未來戰場:標準的推行將帶動一系列衍生標準的制定與評估,并將中國預防醫學理念植入全球市場。
當電動牙刷年銷量不斷突破時,行業亟需從“電子消費品”回歸“口腔健康工具”本質。這份誕生于中國企業實驗室的標準,正在重塑全球口腔護理的新游戲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