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登革熱之后,一種由蚊媒引發的病毒刷了屏:基孔肯雅熱,迅速在南方蔓延開來。
它的癥狀近似登革熱,卻更為嚴重,會引發高燒等后果,沒有特效藥,傳播更快。病毒的名字“基孔肯雅” 的意思,就是 “彎腰走路”,聽這名字就能想象有多狠?——患者痛到直不起腰。
氣候危機催生暴雨高溫
蚊媒肆虐成基孔熱溫床
基孔肯雅熱的傳播與地區氣候、蚊媒密度及人口流動密切相關。但是,高溫高濕被視為伊蚊繁殖和病毒傳播鋪設了一條“快車道”,對病毒的擴散起著重要影響。
全球氣候變化引起平均氣溫升高,蚊蟲們率先嘗到了甜頭。科學數據顯示,氣溫每升高1℃,它們的繁殖周期就能縮短20%。廣州氣候溫暖潮濕,雨水充沛,夏季高溫多雨(27-35℃),濕度約在80%RH以上,加速蚊蟲繁殖和病毒在蚊體內的復制。同時,廣州作為國際商貿和交通樞紐,人員往來頻繁,病毒通過蚊蟲叮咬傳播給其他人,導致本地暴發。
最近幾日華南、華東以及東北和華北部分地區降雨將較為頻繁。降雨天氣為蚊蟲滋生提供了有利條件,加上華南、華東一帶普遍氣溫偏高,溫熱潮濕的環境更是成為蚊蟲繁衍的 “溫床”。
清除積水+控制濕度
阻斷蚊媒關鍵招
更可怕的是積水,暴雨過后留下的水洼,空調外機滴水出等都可能是滋養蚊幼的理想溫床,成為新病灶。
城市環境中(積水容器、廢舊輪胎、花盆等)易蚊蟲生存和繁殖;這類蚊子白天活動頻繁,喜歡在人類居住區附近滋生,尤其鐘愛清潔的積水——比如花盆托盤、廢舊輪胎、飲用水缸,甚至是一個被遺忘的瓶蓋。別小看這一滴水,哪怕只有一枚硬幣大小的積水,也足夠一只蚊子完成生命周期。
蚊卵在潮濕環境中更易孵化,干燥條件下可能休眠,但遇水后迅速孵化;高濕地區積水容器(花盆、輪胎、排水溝)為蚊幼蟲提供了理想滋生地;濕度>60%,蚊子的飛行能力和吸血頻率↑,叮咬傳播病毒的概率上升。
因此,濕度控制也成為抑制病毒傳播的關鍵。
百奧除濕機 精控濕度
抑制蚊媒傳播 降低感染風險
面對來勢洶洶的病毒,我們可以掌握防控主動權,室外留意清除積水,室內保持干爽環境,通過百奧除濕機可控制室內濕度(理想濕度40%RH—60%RH),間接抑制蚊蟲的生存和繁殖。
除濕機通過冷凝、吸附等技術原理,可將室內相對濕度控制在 50%-60% 的適宜范圍,這一濕度水平能快速蒸發暴露的積水,同時破壞陰暗角落的持續濕潤狀態,讓蚊蟲無法找到滿足卵孵化和幼蟲生長的水分條件,從根本上抑制室內蚊媒的繁殖基數。
此外,低濕度環境還能間接影響成蚊的活動能力。除濕機的控濕作用相當于為室內筑起一道 “濕度屏障”,有效阻斷了室外濕熱環境向室內的持續滲透,降低了蚊媒在室內滋生并傳播病毒的可能性。
對于北方地區而言,在夏季高溫高濕天氣增多的情況下,除濕機同樣能發揮作用,避免短暫的濕熱天氣在室內形成蚊蟲孳生的 “窗口期”,助力減少因蚊媒活動范圍北擴帶來的感染風險。
因此,合理使用除濕機控制室內濕度,是配合環境清理、殺蟲劑使用等措施之外,是預防基孔肯雅熱傳播鏈的重要防控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