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端音響市場,除了Bose、帝瓦雷、BangOlufsen等知名品牌外,近年一款來自意大利的DUOMONDI多曼尼音響品牌也正漸入了不少高端用戶(如:明星、設計師、發燒友等)居家場景。一提到它有人覺得是音響界的“愛馬仕”新奇酷炫;也有人會認為只是個“花瓶”,只能看不耐聽。但它的真實檔次如何?是值得入手的居家藝術品,還是徒有其表的“智商稅”?今天就來看看,它究竟值不值得金主爸爸們入手~
一、從內至外,骨子里的意大利血統
話說DUOMONDI多曼尼這牌子,雖然不是含著金鑰匙問世,沒有厚重的歷史背書,但卻延續純正的意大利基因——繼承意大利傳統雕塑美學結合現代多元先鋒創意,從意式美學對形式與功能的平衡追求。通過將看似單一的音響設備化成舞臺化的民族審美,將工廠與藝術完美融合的傳統,奠定了意大利設計的底層邏輯,讓功能與形式永遠在對話。
設計:典型的意式美學,玩的是意大利的“精準浪漫”
獨特的懸浮箱體造型:像比薩斜塔精準測算的曲率,以精確計算的角度設計,達成視覺張力與聲學優化的平衡;似羅馬斗獸場,透過優雅流線組合賦予造型流動感,更最大程度上減少聲波衍射...說白了,在音響上我們看到的也并非是簡單的設計,其實是符合黃金分割比例、平衡與對稱等原理美學,呼應著意大利不甘于平凡的創意巧思與對美學極致的追求,以至于有人認為DUOMONDI多曼尼產品是音響也是居家藝術
同樣是走家居風格的音響品牌,難免有人會拿它去跟B&O的A9比較。但正好你刷到,只能告訴你如果B&O代表北歐的極簡,那么DUOMONDI就是意大利式的熱情與精致——用一種對藝術的感知音響重新定義家居的藝術格調。
聲音:劇院級的質感,意大利的音樂基因
“技術流”的人設,首先離不開土生土長的意大利技術團隊及專家級品牌K-Array雙重的實力保障。將意大利是歌劇之鄉路子延續,聲音調校是參考了意大利歌劇院的空間聲學特性,也就是說聽到的不再是一耳朵的低頻震撼,而是將聲音的重點更精細在每個頻段的層次細節,即便居家也能還原置身歌劇院的震撼。其次,獨家研發Anglart技術進而取代的是聆聽失真。以前聽音響都講究哪一位置哪一角度聽歌才是最佳的聽音位置,現在無論你在哪角落位置,都是清晰、準確的聲音。簡單來說,就是解決了傳統音響聲場太窄的bug,直接360°在家也能體驗現場的VIP聲效
二、從設計師到明星愛用!愛得越深,越遭“槽點”?
DUOMONDI多曼尼產品雖好,但是也少不了吐槽評論,就像是“形式主義”,有人愛它愛到骨子里,也有人對它嗤之以鼻。到底是為什么?
爭議點1:“價格太高”?如果是拿現在市面主流的大眾音響相比,千元檔和萬元檔,它的SPERO 24居于萬元,追求性價比的它和千元比確實高,但是和同檔萬元比,它確是性價比之王。
*就拿造型來說,多曼尼造型改掉了以往笨重的占地設計,懸浮能給到空間一點的視覺沖擊,同時更增加了層次感。柔和的透聲織物與金屬的冷冽光澤形成戲劇性的張立,即是對立也是共生,這也是從設計角度的講究,看似簡單其實蘊含巧思
*音響內除了正常的播放功能,其一大亮點是絢麗的光影技術方案。比如:可自定義的光影動態,顏色,能按照自己需求配合音樂、場景、心情等狀態調節,
爭議點2:第一耳聽并沒有多驚艷?
也是很多人抱怨,第一聽感聽起來并不會很炸裂的震撼。這主要是因為調音方向的差異造成以及個人的音樂風格喜好
*追求第一耳朵震撼也就是現在市面上品牌對用戶的心理抓取,故意把低頻調得很重的量感,所以在聽音樂時給的震撼更注重的是低頻的反饋,而把其他頻段的層次聽感忽略,而往往這些調音風格是短瞬即逝,聽久了會轟頭
*聽音風格的不同,也會形成負面的評價。有的人喜歡聽電子、搖滾,有的人喜歡聽人聲、弦樂、R&B,也就是不同的聽音喜好,產生的需求不同。而多曼尼雖然給不了第一耳朵的震撼,但卻是不妥協主流的久經耐聽優勢,
三、到底誰在用DUOMONDI多曼尼?三擋價位買哪款才對?
內卷的音響環境里,選擇雖然多,但是DUOMONDI多曼尼能打出自己的名氣并非是空穴來風。和B&O、寶華韋健、帝瓦雷等這些萬元檔產品,它目前算是獨樹一幟的存在,音質、設計和藝術皆存,簡單來說玩得是音響界的gentlemoster,吸引的是高凈值人群、設計控、進階音樂玩家、小眾個性群體等。那么問題來了,到底買哪一款適合你?
如果是資金充足,直接一步到位入兩臺SPERO 24組成左右立體聲道,享受最全面豐富的功能及直接在家打造如音樂廳般的聽音質感;如果空間有限SPERO 16更針對高端場境的移動使用,適合放在房間、花園、客廳等;喜歡外出或桌搭等使用且資金有限,則更推薦SPERO 10作為品牌入門款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