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洋洞村迎來了一場意義深遠的公益盛舉——“加速鄉村氣候適應與應對,建設 WASH 友好型社區”公益項目在此正式啟動。該項目由博世中國慈善中心、博世舒適科技攜手愛德基金會、MyH2O 吾水信息平臺共同發起,并聯動博世舒適科技西南銷售大區、貴州誠和源商貿有限公司及當地經銷商,跨越千里,以保障水安全為核心、社區參與為橋梁,為這個傳統侗族村寨帶來了切實且全面的改變。
圖:捐贈儀式
創新公益模式:首次攜手本土經銷商,開啟鄉村公益新征程
此次公益行動是博世舒適科技在中國本土公益領域的創新嘗試,首次聯合銷售大區與貴州當地合作伙伴投身慈善。這一舉措拓寬了慈善覆蓋范圍,生動詮釋“慈善需各界共同參與”的精神。它不僅助力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更是企業踐行社會責任的本土化創新典范,為鄉村公益發展提供新思路、樹立新標桿。
圖:活動現場
聚焦鄉村痛點:氣候變化與環境問題,威脅洋洞村生存發展
洋洞村是擁有悠久農耕文明的侗族村寨,1500 戶 4000 多名村民在此世代生活。這里保留著“牛耕與水稻魚鴨”共生系統和獨特的斗牛習俗,遵循不施化肥、不打農藥的民俗約定,生態和文化價值極高。
然而,近年來氣候變化給村寨帶來嚴峻挑戰。MyH2O 團隊 2019 - 2023 年多次調研發現,當地水源穩定性受氣候變化影響大。雖目前缺水未呈線性規律,但旱季缺水、雨季濁度超標隱患嚴重,影響村民飲水、耕作和生活用水。極端天氣頻發加劇水源波動,傳統農業和鄉村社區應對韌性不足,老人、兒童等弱勢人群水安全問題尤為突出。
多方協同發力:公益實踐落地生根,解決鄉村實際難題
為助力洋洞村解決飲水安全與環境衛生難題,各方攜手開展了一系列務實且高效的公益行動,成效斐然。
圖:博世志愿者送物資上門
在提升飲水質量上,各方捐贈物資設備,并搭配前置凈水設備,建立起水源地村民巡護機制。這一系列舉措如同給村民的飲水安全加上多重“防護鎖”,有效提升了終端水水質,讓村民從此喝上放心水,告別了往昔對水質不佳的擔憂。
圖:居民家中安裝前置凈水器
圖:居民家中安裝前置凈水器
垃圾處理難題也得到了顯著改善。通過廣泛開展宣傳教育,并以實際行動引導村民,激發了大家自主定期清理垃圾的積極性,逐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與此同時,村里合理規劃新增了垃圾桶投放點,從源頭上減少了村民隨地亂扔垃圾的現象。如今,村里的環境衛生狀況煥然一新,曾經臟亂的角落變得整潔有序,處處洋溢著清新宜人的氣息。
圖:改善村里環境衛生
環保教育活動同樣成果豐碩。通過舉辦生動有趣的講座、開展互動性強的游戲等形式,將水資源保護和環境衛生知識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傳遞給村民。這不僅提高了村民對相關問題的認識,更增強了他們的環保意識和責任感。如今,村民們開始主動關注身邊的環境問題,積極投身到環保行動中,形成了人人參與、共建美好家園的良好氛圍。
圖:入戶訪談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公益活動還巧妙運用數字技術為公益賦能,實現了對困境人群的精準關愛。采用騰訊最新的數字關愛平臺模式,對捐贈的備災物資進行數字化管理。博世、愛德基金會與 MyH2O 借助該平臺,以數字備災×關愛卡模式,為災害預防和社區韌性建設提供有力支持,確保每一份關愛都能精準送達最需要的人手中,讓公益的溫暖無遺漏、更貼心。
圖:增強環保意識的互動游戲
契合全球目標:公益行動與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高度融合
此次公益項目與多項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高度契合。改善飲用水質量和環境衛生,直接響應 SDG6(清潔飲水和衛生設施)目標,保障所有人獲得安全、可負擔的飲用水;應對氣候變化,助力增強社區氣候韌性,呼應 SDG13(氣候行動);推動垃圾分類與資源化利用,促進資源可持續利用,契合 SDG12(負責任消費和生產)理念。此次項目實踐為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在中國鄉村的本土化實踐提供有力支撐,為中國鄉村公益案例庫增添創新方案。
展望美好未來:持續聚焦鄉村發展,共筑和諧美好家園
博世舒適科技銷售市場副總裁李林濤表示:“‘綠色科技成就健康舒適家’是博世舒適科技堅定不移的愿景,洋洞村公益項目正是這一愿景的生動實踐。希望通過在水資源管理、環境衛生改善等方面的技術與經驗,讓偏遠鄉村的人們享受安全飲用水和可持續的舒適健康環境。”
未來,博世舒適科技將持續聚焦鄉村健康安全與可持續發展領域,聯動更多合作伙伴,在鄉村振興與生態保護領域擔當更多社會責任。期待此次活動激發更多人參與,共同為社會和諧進步貢獻力量,讓公益陽光照亮每一個角落,繪就鄉村可持續發展的壯麗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