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第十八屆中國電子信息年會在成都成功召開。會議期間,移動云舉辦了題為“AI時代先進存力:構建新型數據存儲前沿基礎設施”專題論壇。在AI大模型應用如火如荼之際,數據量呈“爆炸”式增長,用戶對數據存儲、處理及算法框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此次專題論壇會議中,移動云攜手與會國內產學研領域領軍代表,共同探討了AI時代存儲技術、架構、安全等方面的創新與實踐問題,旨在共同推動存儲技術發展,構筑更加先進、可靠的存力基石。
近年來,AI、大數據等技術有力推動了我國產業升級,而在前沿技術落地的背后,離不開存力基礎設施的有力支撐。移動云作為云計算“國家隊”,不僅打造出面向AI時代的數據湖存儲、并行文件存儲、智算文件存儲等智算存儲產品;同時還基于自研存儲引擎,構建出包括高性能型、極速型云硬盤等完善的云硬盤產品矩陣。通過不斷完善高可靠、高并發、低延時、大容量的“存力基石”,移動云希望能夠充分釋放云端動能,滿足用戶日益提升的數據存儲、處理需求。
打造極速型云硬盤,釋放極致云端動能
隨著大數據、AI的落地,眾多大型企業往往需要通過SAP系統來支撐業務體系或使用搜索數據庫處理海量數據。盡管用戶已將業務系統部署在云端,但此類性能密集型核心業務數據量大且實時性強,其業務連續性、用戶體驗、批處理時間幾乎直接由云硬盤的IOPS、吞吐和延遲決定,如果因云硬盤性能“瓶頸”導致數據供給效率不足,就會導致云服務難以發揮其算力優勢。
為滿足此類用戶極致的存儲性能需求,移動云基于自研大云天權存儲引擎,成功實現了中心化索引、全用戶態IO技術、故障節點無感切換、AI智能預測部件故障等一系列技術創新,并在此基礎上打造出面向百萬級IOPS、GB級超大帶寬、百微秒超低時延的極速型云硬盤產品。其極速型云硬盤L3目前已實現單盤最大百萬IOPS、4GB/s的吞吐量、百微秒級時延,同時數據可靠性高達99.9999999%,能夠充分滿足中大型核心業務關系型數據庫、企業級SAP、ELK日志分析等場景對存儲服務高IOPS、高帶寬、低時延、高擴展性的極致需求。
接入AI大模型,助力用戶輕松融智升級
今年年初,國產開源大模型DeepSeek橫空出世再次推動了AI大模型的落地應用,通過在架構設計、訓練策略、算法優化等方面的創新,DeepSeek為用戶高性價比部署AI應用提供了更多可能。因此,移動云快速完成了對DeepSeek的全面接入,并通過高效便捷的預置環境與工具打通了用戶部署應用DeepSeek的“最后一公里”。
目前,移動云支持用戶基于云硬盤輕松部署DeepSeek-R1模型,用戶開通移動云GPU云主機+云硬盤服務后,只需將DeepSeek模型下載到云硬盤中,通過快速、輕量且易于使用的開源AI代理框架載入并運行DeepSeek后,即可快速完成安裝,輕松實現DeepSeek的本地化使用。通過將DeepSeek部署在云硬盤中,用戶既能有效降低大模型應用的技術門檻,同時還能以彈性、靈活的云端算力實現業務需求與計算成本之間的完美平衡,進而輕松實現辦公、編程等業務的融智升級。
構建完善產品矩陣,滿足多元化業務場景需求
除AI、大數據等業務之外,在數據量激增的當下,中小企業也紛紛通過應用系統、數據庫上云提升自身數據處理能力。為此,移動云針對不同類型的應用場景,打造出包括容量型、性能型、性能優化型、極速型等多種類型的云硬盤產品矩陣,能夠全面滿足從基礎系統數據存儲、小型數據庫到中型數據庫再到ELK日志集群、大型SAP系統等數據密集型場景下的多元化使用需求。尤其在我國大力推進信創戰略之際,移動云還基于國產化服務器提供的底層存儲能力,推出三款信創規格云硬盤,其能夠通過與國產化云服務器搭配,為用戶提供全鏈路自主可控的信創云服務。
此前,某大型智能制造公司上云后,就選擇使用移動云云硬盤為其核心數據庫業務部署提供存力支撐。對比同樣成本下的自建服務器,采用云硬盤搭建云服務器后該企業數據庫TPS性能提升2倍,并通過云硬盤多副本存儲架構及豐富的備份方案確保了業務的連續性,從而成功加速了該企業在工業4.0時代的數智化轉型腳步。
信息時代,數據已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新型生產要素,而存儲是數據基礎設施的核心組成部分,是支撐經濟社會激活數據價值的關鍵所在。因此,移動云錨定我國數字經濟戰略部署,持續完善算力基礎設施建設、探索AI時代前沿存儲技術,并通過優化、迭代云硬盤、對象存儲、文件存儲等云存儲產品與服務,為千行百業數智化轉型升級提供高質量存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