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乱了高清露脸对白-日韩高清在线一区-激情三级hd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视频免费观看,亚洲精品色综合av网站,女性私密紧致按摩电影

免費閱讀:一場「返祖復辟」,還是遲來的顛覆?

業界
2019
06/03
17:48
極客公園
分享
評論

在王小書身上很難嗅到一個典型 CEO 的那種精英氣,更多的是像那種在網吧里的包夜玩家。

他的確是個游戲高手,高到 2003 年大學畢業后,直接加入陳天橋、陳大年兄弟的盛大,成為了一名 GM,也由此坐上了互聯網時代的快班車。

彼時,盛大靠代理《熱血傳奇》,一度成為了中國最賺錢、用戶最多的互聯網公司,在剛剛經歷泡沫的資本市場上風頭正勁。游戲之外,陳天橋、陳大年把野心押注在網絡文學領域,意圖打造「文學迪士尼」。為此,盛大收購了一批在線閱讀公司,整合成盛大文學,其中就包括由吳文輝創辦的、「當時年收入只有幾十萬人民幣」的起點中文網。而后吳文輝出走,盛大文學賣給騰訊,合并成閱文上市。恩怨糾葛的故事之外,吳文輝也順勢加冕,被稱為「中國網絡文學教父」。

在這段時間里,由起點最先推行的付費閱讀模式逐漸成熟、成為主流。市場普遍認為,吳文輝筑起圍墻,網絡文學的「故事」塵埃落定了。

十幾年前,幫當時的起點中文網做「導流」,是王小書和這段往事的短暫交集。后來王小書去了青島,做網頁游戲創業

故事百轉千回。2018 年,江湖四散的這批「老盛大人」重聚在網絡文學這條賽道上,重掀波瀾——王小書回到上海,在陳大年創辦的 WiFi 萬能鑰匙中做了免費閱讀產品,連尚免費讀書,2018 年下半年上線后,12 月底 DAU(日活躍用戶數)就突破了 300 萬;在此之前,原本在盛大負責廣告業務的譚思亮,于 2018 年 5 月推出了全免費的米讀小說,也迅速拿下了 500 萬 DAU,據 QM 今年 3 月數據,米讀 DAU 已上升至 622 萬,成為趣頭條的最新亮點。

一時間,免費閱讀一躍成為 2018 年底移動應用市場上的「黑馬」。曾一度被「巨頭」鎖定的網絡文學格局重新動蕩了起來。

新的動蕩之中,主打付費模式的閱文正在網文 IP   變現等產業下游著力探索,曾被棄用的免費模式卻重現于中上游撬墻角。王小書的判斷是:「付費模式并沒有把網文市場做完。」同屬盛大系、如今擔任趣頭條聯合創始人兼 COO 的陳思暉也表示:「網絡文學還有更高效的流量變現可能性。」

無論陳大年、王小書,還是譚思亮、陳思暉,都曾以「老盛大人」的身份表達過對網絡文學的「情節」難舍。這一輪免費閱讀的「復辟」當中,既是原盛大系對網絡文學的意氣難平,更是在新平臺、新技術,和新流量生態背景下,免費與付費的商業模式攻守對弈。

線上文學閱讀的故事,遠沒有結束。

付費把市場做小了?

吳文輝開創的付費閱讀模式,經過 16 年發展,已經被默認為網文市場的「正統」。

2002 年,北大畢業的吳文輝和五個興趣相投的朋友成立了玄幻文學協會,后來改名起點中文網。在那之前,網上讀小說是不花錢的,吳文輝帶頭,和大家一起湊了 1.5 萬買了臺服務器,然后開始認真思考變現的問題。

那時最成熟的互聯網變現方式是門戶廣告。但讓創業者和投資者都很絕望的是,當美國的互聯網公司已經開始盈利,中國的門戶還在持續虧損。為了讓網站生存下去,吳文輝設計了三個變現方案:廣告、版權代理和收費——收費是當時最可行的選項。

籌備了五個月后,起點中文網在 2003 年 1 月推出付費閱讀模式,每千字收費二分(后來根據用戶級別,分別收費二分、三分和五分),這一商業模式在中國網絡文學行業被推廣并逐漸成熟。

付費閱讀成就了閱文。16 年后,吳文輝利用騰訊收購盛大文學、帶閱文上市。在大眾的觀念被塑造成型后,免費閱讀模式在很多時候被等同于盜版,逐漸被邊緣化。

但習慣并不意味著唯一,同一個行業內不同商業模式常常此起彼伏地各領風潮。免費閱讀熱火的重燃,源于一個一致的判斷:市場規模被付費模式壓抑了。

單從數據上看,中國移動端網民大約有 8 億(中國互聯網網絡信息中心 2 月底數據 8.17 億),網絡文學用戶的規模超過 4 億(數據來自閱文發布《2018 網絡文學發展報告》)。企鵝智庫的調查顯示,除了 50 歲以上的網民,其他年齡段的網民看網絡小說的比例都大致在 50% 左右,基本上和 8 億用戶 4 億看網文的說法一致。

付費模式的市場規模可以通過付費用戶數和月均付費收入相乘得出,閱文稱其平均月活躍用戶數是 2 億,但付費用戶數只有 1080 萬,也就是只有 5% 的人會付費,平均每人每月付費 24.1 元。(數據來自閱文年報)

但假如將用戶做成金字塔,就會發現對閱文真正有價值的塔尖格外的細。要讓塔尖變寬,對閱文來說并不容易。更何況,財報顯示,閱文的付費閱讀已經顯示出增長停滯的疲態。

付費閱讀市場的金字塔尖非常細 | 圖:極客公園

根據財報,從 2017 年下半年開始,擁有 2 億用戶的閱文集團在線閱讀收入增速就逐漸減緩,下半年在線閱讀收入 17.868 億元,相比上半年僅增長了 9.36%,2018 年上半年在線閱讀收入 18.509 億元,相比 2017 下半年僅增長了 3.59%。(在半年報中增長率一般對比去年同期,考慮網文市場季度差異不明顯,本文選擇對比臨近半年),到 2018 年下半年,閱文改變財報披露口徑,付費閱讀和其他中的網絡廣告、第三方網游分銷收益合并為在線業務,但核算后,增速可能僅為 2%-3%。(參見極客公園文章《閱文的下半場》)

閱文集團付費閱讀收入半年期增長率變化 | 圖:極客公園

原因來自多方面。直接的變化是自 2017 年下半年起,若干騰訊產品改變其用戶分配策略,較少地推廣在線閱讀內容,用戶增長收到影響;另一方面,移動端短視頻市場的火熱,也在搶走網絡閱讀應用的用戶時間。

頭部公司閱文的增長窘境是整個行業的縮影。而一度被市場拋棄的免費閱讀模式,也恰好在這個時間點發起了側翼攻擊。

在連尚和米讀進入網文市場時,根據易觀千帆的數據顯示,閱讀類 App 的總 DAU 大約在 5000 萬左右,閱文和掌閱大約各 2000 萬左右。而王小書認為,閱讀市場有可能做到 3 億 DAU,趣頭條聯合創始人兼 COO 陳思暉也說,免費閱讀的天花板會更高。

在互聯網流量紅利整體消退的大前提下,這是一個野心勃勃的目標。

平行世界的三億DAU

歷史曾經在 2002 年選擇了吳文輝。

《增長黑客》的作者范冰在大學時曾在起點中文網實習,之后也和連尚保持良好關系。據其回憶,閱文的付費閱讀在當時是最有效的變現方式,迅速積累了大量的用戶,甚至不少用戶一年會豪擲數千元,一點也不比游戲中「氪金」的投入小。

在盛大時,王小書曾經負責起點中文網的「導流」工作。那時的盛大有傳奇這款「最賺錢的游戲」,因而坐擁中國最好的付費用戶群體。PC 時代沒有便捷的線上支付方式,但盛大游戲點卡可以連接起游戲和小說的用戶。「你在這邊看多少小說,我在傳奇里邊還給你送一點道具。」王小書回憶。對其他競爭者來說,這是致命的「降維打擊」,讓起點在短時間內營收過億,迅速拉開同競爭者之間的距離;同時,起點還用大量的成本用于培養作者,不少白金大神都成名于那段時間。

付費閱讀是一場始于流量的模式創新。如今免費閱讀模式發起的進攻,則是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流量格局下的新游戲。

本質上看,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流量變現效率的提高,是今日頭條等信息流產品能夠崛起的根本原因之一。連尚文學和米讀做免費閱讀的商業邏輯也是通過用戶時長賺廣告費,在免費閱讀 App 里,用戶可以閱讀正版內容,但類似現在的抖音,每過幾頁就會出現廣告。

這是一種看上去簡單粗暴的商業模式。王小書算過一筆賬:最開始,連尚文學的用戶閱讀時長能達到 100 分鐘,目前已經超過 130 分鐘。「舉一個例子,比如 5 分鐘插一次,一天有 30 次廣告,一般的廣告現在 CPM(每千次成本)百分之十幾到二十幾,一天有三四十次廣告,一次廣告的千次是十塊到二十塊,一次就是一分錢到二分錢,一個用戶身上能掙五六毛錢,能夠 cover(覆蓋)掉我們的成本。」

2019 年 4 月末,連尚文學的 DAU 已經達到了 1000 萬,假如能在保持增長的前提下,以每名用戶每天為連尚文學賺取 0.5 元收入計算,那么這 1000 萬 DAU 帶來的年收入就相當于 18.25 億元,差不多是 2018 年閱文付費閱讀收入的一半了。

陳思暉為米讀小說給出的模型也差不多。對每天通過每名用戶能賺取收入的估計,米讀小說的數字是 0.6 到 0.7 元,「和趣頭條基本持平」。陳思暉判斷:「只要免費能做到付費模式 DAU 的 1.5 倍,免費的蛋糕就比付費的大,價值就更多。」

下圖可以更加直觀的感受到,米讀和連尚能夠攫取市場價值的潛力。假如 X 公司將免費閱讀 DAU 做到 1 億,每個 DAU 帶來的月收入是 15 元(0.5*30),圖中矩形的面積就相當于月收入。不難發現,即使 X 公司的單個用戶收入有明顯的天花板,甚至實際收入更低,但靠數量可以撐起更高的總收入。

每一個用戶都可以為 X 公司帶來收入,而與之形成明顯對比的,是閱文的付費用戶數和單用戶收入增長潛力正在下降。

數據來源于閱文年報

但這只是平行世界中的一種理想狀態。這個模型能夠成立的前提是:免費閱讀必須找到源源不斷的用戶增長動力,并且用好內容讓用戶沉淀下來。而后者恰好也是閱文通過在作者培養、IP 變現等多種方式下長期積累,才形成的壁壘。從這個層面看,米讀和連尚文學面臨的挑戰和壓力并不小。

但在當下階段,閱文的壟斷地位并沒有對連尚文學和米讀小說的增長造成障礙,目前二者獲得的用戶,極大比例都是閱文沒有觸及到的——數億來自下沉市場的空白還等著被填補。

這是一個更易開拓的增量市場,在連尚文學成立之前,王小書就觀察到,WiFi 萬能鑰匙超過 60% 用戶來自三線及以下的城市,連尚對用戶進行分析后發現,其中網絡文學的滲透率不到 10%。目前,連尚文學獲取的新用戶主要來自三線及以下城市,其中超過 70% 之前從未接觸過網絡小說。「存量的那些東西我做不了,我是給這四五億新的三四五線城鎮的網民,給他們一個選擇,可以正版一直看下去。」王小書說。

這也是一場在需求端打響的錯位競爭。陳思暉提到,在米讀小說的用戶調研中發現,三四五線城鎮的網民位于金字塔底端,他們對價格敏感,對小說內容的接受度更高,相比于付費模式下的追更模式,他們更在乎一口氣「看爽」。「給他們一個選擇,只要是正版,就可以看下去,并沉淀下來。」陳思暉說。這個思路與趣頭條在下沉市場打開局面的方式相同。不過根據用戶調研,不同于趣頭條女性用戶居多的現狀,米讀小說在二線及以下市場更受男性用戶歡迎。

到 2019 年,意識到免費閱讀市場價值的玩家變得越來越多了,這場流量掘金游戲的競爭也繼續加速。外化表現是,為了獲取更多的流量和用戶,米讀小說、連尚文學、今日頭條旗下的番茄閱讀、七貓小說等產品都在加大廣告投放力度。

增長是現階段最重要的任務。2019 年春節前后,米讀沒有選擇從趣頭條導流而是通過下沉市場廣泛投放線下廣告,拉動 DAU 迅速增長。到 2019 年上半年,這個勢頭只增不減,4 月底,字節跳動來自小說行業的日廣告收入突破 1000 萬,差不多和閱文付費閱讀的日收入持平,而據業內人士估計,小說行業在幾大流量巨頭的單日廣告消耗已經達到近 3000 萬。

4 月底,字節跳動來自小說行業的日廣告收入突破 1000 萬 | 圖:極客公園截圖

新的問題也隨之出現,投入的上限在哪里?前期的燒錢投入,能否為「看上去很美」的免費閱讀模式最終帶來健康的商業模型?

陳思暉的想法是,趣頭條的算法能力可以幫助米讀小說提升變現效率,以達到投入和變現的平衡:「在算法推薦下,我們可以為新產品更個性化地提供廣告主,迅速支持和優化它的變現模型。」

王小書也持相同的觀點。他也是做「廣告變現」出身。目前看來,免費閱讀投入市場的推廣費用「花的值得」,它正在換來用戶和時長,而商業化則是下一步才需要考慮的事。長期下來,如果某個平臺能讓用戶「呆一年兩年甚至三年,這樣連續攤銷」,那么這個生意模型就可以跑通。

「你沒有見到說誰擁有海量時長,但是卻找不到錢,這件事情我覺得不存在。」王小書說。

理想情況下,這是一個分層的市場:最終付費模式不會消失,追求時長的免費模式獲得時長,網絡文學市場也被進一步做大。不過,王小書口中的那「3 億 DAU」大蛋糕,就是幾家友商同時激烈爭奪的目標了。

「如果被擊敗了,我覺得挺悲哀的」

當然,這個產業說到底還是內容為王,不能簡單粗暴地將一切都歸結為錢的問題。

單純靠燒錢可以拿下份額只是最表面的一步棋。網絡文學付費和免費之爭只局限于行業內部,從泛娛樂產業的大格局看來,網文行業的競爭對手是影視、手游和短視頻等。只有讓網文的內容越來越好,才能從根本上擴大網文市場的疆域。

長遠來看,付費和免費,誰能帶來更好的網文內容呢?

簡單地解析網絡文學產業,上游是內容生產者,中游是閱讀平臺和渠道,下游是讀者。付費閱讀和免費閱讀的另一個差異在于,前者視上游的內容生產為核心競爭力,閱文的壟斷地位就來自于其對頂級網文作家及作品的壟斷,吳文輝在盛大文學時想要自立門戶,首先做的就是拉攏頂級的作家;而后者則將下游的用戶作為主要著力點,至于內容來源,目前則大部分通過與其他正版平臺合作獲得。

吳文輝「教父」地位的確立,不只是他做成了付費的商業模式,也是因為從這個平臺中誕生了無數優秀的網絡文學作品。

在這個過程中,閱文用多年時間完善了網文平臺的規則和制度。平臺建設和創作者分成,也是閱文長期以來最大的成本支出。但帶來的一個結果是,平臺資源越來越向頭部作家傾斜,最終頂級網文作家群體用腳投票,依舊會留在付費閱讀的陣營。

吳文輝在談閱文為什么不做免費閱讀時就說過:「對于優質的內容,廣告的收入仍然沒有辦法跟付費閱讀來比。像我們很多白金大神作家,一年能夠獲得幾百萬甚至幾千萬的收入。但是如果以廣告變現來說的話,這些頭部的作家他們收益會大大降低。相對來說,付費的收入會更集中于頭部,而廣告的收入會更長尾。」

一池春水被攪動后,出于各自地位、圈層、利益相關的不同,內容最上游的網文作者對免費閱讀模式的態度千差萬別。

早在今年年初,唐家三少曾經判斷:「免費是未來的趨勢」。但不是所有人都買賬這位「大神」的說法。在網文論壇「龍的天空」,這個話題迅速掀起討論,甚至演化成罵戰。有人樂觀,有人悲觀;有人大聊商業模式的適者生存,有人認為作家將淪為資本家的奴隸。唐家三少被樹成靶子、輪番炮轟。

在網文論壇「龍的天空」上,免費模式這一模式的復辟,引起作者圈的激烈討論。| 圖:極客公園截圖

悲觀者認為,免費閱讀追求用戶時長的商業邏輯,不在乎內容質量,最終會從源頭上導致網文異化。這是作者們不愿意看到的結局。

「如果付費模式、高質量的內容能擊敗了,我覺得挺悲哀的,說明爽和不需要腦子的時代到了。」《諾德征服》的作者零一月對我們說,零一月是一名在校學生,出于興趣寫的小說在起點中文網上連載字數已經接近百萬,評分高達 8.6,不過目前還沒有和平臺簽約。

從內容上看,《諾德征服》作品題材來自中世紀游戲《騎馬與砍殺》,涉及大量中世紀時代的細節,結構上至少有三條主線同時推進。這樣復雜和伏脈千里的文風,顯然不是免費閱讀平臺用戶熱捧的那一類。

但從另一面看,創作表達本身就是一種欲望,網文的門檻不高,想象力可以很大程度上抵消文筆與專業性上的缺失。很多作家是素人出身,看的人多,想寫的人就多,按概率來看就會有優秀的作品出現。

一位逐浪網上日更 8000 字的「素人」作家就對極客公園表示:現階段,寫作不是為了收益,也不那么在意無人問津的冷清,「有時候,就是因為想寫。」

無論陳思暉還是王小書,都認定新的平臺、資本、模式和技術力量進入這個行業后,一批新興作家也有機會嶄露頭角,這是打破網文創作者固有圈層的好事。

而關于作家培養和內容生態這個問題,免費閱讀平臺不是沒有思考過。陳思暉描述過一個未來的狀態:「免費的總蛋糕比付費模式大,未來也會在培養內容 IP 和原生態作者。」米讀在一周年之際,平臺拿出 5000 萬資金和 10 億流量來吸引原創作者入駐,希望進一步擴充平臺的內容庫存,以保證內容量能跟上現在的用戶增速。

連尚文學則在這方面率先踏出了一步。2017 年,連尚集團收購逐浪文學,以盡快獲得自我造血能力;除此之外,連尚還進入了漫畫領域,不久前收購漫漫漫畫,以求實現漫畫、文學 IP 上的互聯互通。目前連尚對新人作家的扶持是每月 600 的全勤,當作家的月收入達到 3000 塊,部分頭部作家的收入突破兩萬元。這個數字雖然遠不及「大神」,在中國很多地方,已經可以支持全職創作了。

在王小書看來,以連尚的能力,無法上來就培養出頂級的作家,也不想用大幅提高稿酬的方式從閱文挖角。但新興平臺要押注的,是「傳統」大神群體之外的一群新興創作者的成長。

而免費閱讀平臺對未來的期待,也不只是賣廣告這么簡單。當下,目標用戶的不同讓這些公司還在「錯位競爭」的賽道上奔跑,未來,米讀、連尚等頭部公司能否攜用戶基數反攻付費平臺的核心競爭力,乃至在 IP 衍生產業鏈上交鋒?這都是不確定的事。

這將是一個更加漫長的過程。內容行業本身就是慢熱的,閱文用了 16 年慢慢探索,和背后騰訊系的加持,如今才有了做 IP 生意的底氣,下一個「閱文」呢?暫時沒人知道答案。

閱文集團版權運營收入半年期變化 | 數據來源:閱文年報

但商業的進程還在飛速前進。連尚、米讀只是這一波免費閱讀大潮暫時的領先者,頭條系的番茄小說上線增長迅速,七貓小說的獎勵機制甚至比米讀還像趣頭條,就連閱文和掌閱,也不甘心成為靶子,上線了免費模式飛讀和得間,以擺出防御姿態。在飛讀上,如《鬼吹燈》等優質作品也放開免費閱讀。與此同時,連尚和米讀也沒有完全放棄通過「會員制」兜售付費內容的可能性。

不管面子上如何友好,在劍拔弩張、不進則退的互聯網江湖里,不打一架是沒人會服氣的。

拋開商業化,這樣混戰的未來是令人期待的嗎?王小書覺得,他為原本數億沒書看的人,帶來了免費正版的書,這是最大的意義;陳思暉也提到,免費模式讓整個網文市場的天花板抬高了,這也是巨大的價值。即使是吳文輝,也認為,免費會成為付費的有效補充,讓人循序漸進的追求更優質的內容。

網文作家跳舞就曾表示,網絡文學在捍衛中國文學的最后一塊陣地。但行業的經濟格局又進一步決定了網絡文學的發展,無論付費或免費,商業模式創新和營收繁榮的最大價值,還是為中國網文行業帶來更加良性的環境,支持更多的作者寫出更好的內容,讓更多的中國人享受到閱讀的快樂。

【來源:極客公園】

THE END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擊這里 尋求合作
業界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砍柴網的觀點和立場。

相關熱點

去年秋天蘋果取消了 macOS Mojave 系統的 Back to My Mac 功能。現在,蘋果進一步對該功能支持文檔的更新,并警告通知用戶,7 月份將停止 "Back to My Mac" 功能,聽起來適合所有 macOS 版本。
業界
據彭博社報道,馬來西亞航空正就繼續推進 27.5 億美元波音 737 采購計劃進行評估,該公司已經要求波音就該機型的安全性作出進一步的保證。
業界
iTunes 作為一款媒體管理播放軟件,自喬布斯在 2001 年的 Macworld 上宣布推出后,成為蘋果用戶聽音樂、款看電影以及管理 iPod 等設備的應用。雖然作為媒體管理軟件 iTunes 比較稱職,但是隨著其功能越來...
業界
NVIDIA 在此次的臺北電腦展之前,就發布了一個帶有 SUPER 英文單詞的產品預告視頻,人們都期待著 NV 在這次臺北展這個神秘的新產品能夠發布。
業界
2019 年的 ComputeX 臺北國際電腦展終于在今天拉開帷幕。與大多數消費電子展覽一樣,各家廠商往往都會在第一天通過發布各種新品引爆高潮。現在,不妨就跟我們來看看,今年的 ComputeX 到目前為止有哪些「...
業界

相關推薦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