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營收增長放緩,但凈利潤增長超預期。
11月15日,京東集團(Nasdaq:JD,09618.HK)發布2023年第三季度財報。數據顯示,京東總收入達2477億元,去年同期為2435億元,同比增長1.7%。
凈利潤方面,京東表現超出市場預期。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歸屬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106億元,去年同期為100億元,同比增6%。在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歸屬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率為4.3%,零售經營利潤率為5.2%。
值得注意的是,當天京東還發布公告稱,京東集團CEO許冉將兼任京東零售集團CEO,原京東零售集團CEO辛利軍另有任用。該人事調整決議自公告起立即生效。
公開資料顯示,辛利軍于2012年10月加入京東,后歷任京東零售生活服務事業群總裁、京東健康CEO。2021年9月,京東進行組織架構調整,辛利軍代替徐雷繼任京東零售CEO,至今任期剛滿兩年。
或受財報利好影響,京東美股11月15日報收28.59美元,漲7.04%。截至16日發稿時,京東港股漲超1.8%。
回應低價策略:通過提高價格競爭力來進一步增強實力
從細分數據來看,京東的總營收主要分為零售、物流、達達、新業務四大部分。 其中京東零售也包括京東健康、京東工業等組成部分,新業務則包括京東產發、京喜及海外業務。
其中,核心業務京東零售第三季度營收為2120億,去年同期為2119億,同比持平;京東物流第三季度實現總收入為417億元,同比增長16.5%。新業務營收同比有所下滑,由去年同期的49.97億元,降低至38.18億元。達達和新業務仍處于虧損狀態,分別虧損5200萬元和1.4億元。
在財報后的電話會議中,許冉著重談到了外界關注的京東“低價策略”。許冉表示,京東并沒有將重心從品牌產品的核心競爭力或服務于高端市場轉移,相反,京東通過提高價格競爭力來進一步增強實力。在提供低價的同時,也決不允許任何劣質或假冒產品出現在京東的平臺上。
此外,在提到對零售CEO的任命時,許冉表示,零售業務是京東最核心、收入占比最高的業務,也是京東其他多元化業務的基礎。接下來,她將繼續努力推進零售業務以“成本效率體驗為核心”的戰略落地,推動零售與集團其他業務板塊的協同。公司的零售戰略之前也都是集團在SEC(京東戰略執行委員會)層面共同制定的,她平時也會參與重要戰略項目的推進和落地的工作,所以整體零售戰略在方向上不會有大的變化。
談雙11:不會犧牲公司的合理利潤和股東利益
因為炮轟李佳琦,今年京東雙11的表現頗為受到外界關注。
數據顯示,今年京東11.11期間,京東采銷直播的觀看人數超過了3.8億,也帶動超過60個品牌銷售破10億元,近2萬個品牌成交額同比增長超3倍,新商家成交單量環比增長超5倍。
財報中,京東披露,一系列商家扶持舉措帶動三方商家整體數量在三季度保持同比三位數增長,商家生態繁榮也帶動非自營訂單量和用戶數量的有效增長。
“我們現在在對商家的扶持上還處于投入階段,目前對第三方平臺商家的變現也不是我們短期內的首要任務。”許冉表示,平臺生態是公司過去這兩、三年以來的長期投入方向,將持續、長期地深耕于“構建京東獨特的平臺生態”這一方向。
對于今年雙11消費者的變化,許冉稱,能看到消費者的消費決策更加理性,同時對價格和質量的關注度也更高。不過,雖然對價格敏感,但消費者需要的低價不只是商品的絕對價格更低,也需要品質和服務,對價格之外的因素要求沒有降低。
對于今年雙11期間的競爭,許冉認為,電商行業的競爭永遠存在,京東不太看重競爭對手做什么,用戶體驗的提升不會建立在犧牲公司的合理利潤和股東利益的基礎上,京東追求健康的可持續增長。目前來看,京東在雙11采取的“低價戰略”依然是正向循環,用戶體驗好的時候,就會吸引更多流量和銷售,從而產生更多毛利和利潤,可以將新增利潤拿出來進一步提升用戶體驗。
許冉表示,今年調整對京東的正面影響也會陸續釋放,預計明年零售業務將恢復正常增速。
“目前中國經濟的增長呈現持續回升向好的態勢。”談到目前經濟環境時,許冉表示,預計今年整體消費會保持穩步回升的態勢,并且成為推動整個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之一。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