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粉絲經濟的實質是“文化洗腦”業界

小米核心競爭力是“文化洗腦”
[編者按:小米變了嗎?小米“高大上”了嗎?小米遠離了屌絲還能升為高富帥?這些可能是現在有一些人的疑問。鑒于小米3“不太成功”,雷軍在小米4身上表示得尤為謹慎,據他透露,這款新品僅開發時間,就花費了18個月,對以速度見稱的小米而言,這實為罕見。然而,意想不到的是,業界對小米的努力并不買賬。不少觀點認為,小米4在工藝上抄襲了蘋果。有自媒體人指出,從小米4可以看出,小米正淪為一家平庸的公司。]
7月22日,小米4在千呼萬喚中揭開面紗。鑒于小米3“不太成功”,雷軍在小米4身上表示得尤為謹慎,據他透露,這款新品僅開發時間,就花費了18個月,對以速度見稱的小米而言,這實為罕見。這款耗費小米心血的產品,在工業設計方面,較前幾代產品有了較大的顛覆。在發布會上,雷軍終于可以不談跑分、配置,可以談談工藝與情懷。
然而,意想不到的是,業界對小米的努力并不買賬。不少觀點認為,小米4在工藝上抄襲了蘋果。有自媒體人指出,從小米4可以看出,小米正淪為一家平庸的公司。
媒體人士這么看倒也罷了,國內幾大手機企業的負責人,竟然也一致看衰小米。在小米4公布后,魅族創始人黃章在微博上寫了一個“好”,這里的“好”是指“放心了”的意思;華為榮耀掌門人劉江峰則在微博中留下一個“爽”字,他指的是對榮耀是一件很爽的事。
而在微信朋友圈里,很多手機圈的朋友,都在瘋傳一個段子:小米發布會后,雷布斯:情懷弟,抄到哪里了?羅大錘:累死我了,剛抄到iPhone4的雙玻璃,鋼圈不想抄了,太明顯了!哥,你抄到哪里了?雷:你得加把力了,我抄到iPhone5的鋼圈了,又抄了點三星的后殼,順帶還抄了手環,不然他們老說我抄不出新東西!對了,順帶還抄了你的情懷,老弟不要見怪啊。
傳統手機廠商輕視,成就了小米。現在,它們又在走同一條老路。竊以為,如果將小米4創新不夠,當做看衰小米的論據,顯然是大錯特錯。因為,小米從來就不是一家靠產品創新參與競爭的企業。從小米一代涉嫌抄襲蘋果、魅族,到小米3外觀抄襲索尼,缺乏藝術積淀的小米,用同行看來很平庸的產品,打了一場又一場偉大的戰役。
在看衰小米之前,我們不妨問幾個問題。小米大獲成功是因為產品品質嗎?顯然不是;是因為供應鏈嗎?更不是。小米在國內市場獨領風騷,得益于其獨特的“文化洗腦”。在國內,小米最早提出硬件不賺錢的概念,并承諾未來幾年也不靠硬件賺錢,一心一意為發燒友造高性價比的手機,這種“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崇高思想境界,迎合了國內“屌絲們”的口味。
雷軍對中國網民的消費心理了如指掌,以此跟傳統手機廠商打了一場心理戰,為爭取用戶贏得了好感和加分。而其他傳統硬件廠商,雖然手機產品也不賺錢(聯想手機曾多年虧損),但卻從來沒有拿出來說事,甚至擔心媒體曝光,放佛很丟臉似的。而小米呢?一開始就將“不盈利”放大,將“不盈利”上升到“為用戶”的高度。
事實上,正是因為小米硬件不賺錢的承諾,以及小米與粉絲做朋友、讓粉絲參與手機研發的文化(說到底是雷軍的忽悠文化、洗腦文化),讓消費者誤將小米當做處處替自己著想的“衣食父母”。他們甚至包容小米手機的缺點,拼力為小米護短。小米一代用戶大多遭遇過頻繁死機的經歷,依然沒把小米擊倒。今年3·15消費者日公布的榜單中,小米是手機行業投訴最高的,對小米的影響也有限。

那么,小米硬件真不賺錢嗎?完全不是這回事,這僅是小米使出的一個“障眼法”。在國內,小米手機的利潤遠超過中華酷聯。尤其是小米長期使用饑渴營銷,保證手機長期不掉價,越賣到后面越是暴利,這也讓小米賺得盆滿缽滿。小米手機的高利潤(此處不詳細論述,周鴻祎已揭露過小米手機的成本),是小米能進行多元化發展的重要原因。迄今,小米涉足了電視機、盒子、平板電腦、路由器等多個領域。如果小米手機不賺錢,單憑軟件補給和融資,是完全無法支撐小米的快速擴容以及多元化策略的。
現在,包括華為、中興、酷派、聯想等也都推出了互聯網品牌,而且做工好過小米,價格與小米同類產品差不多,甚至更低,但它們為什么玩不過小米?有它們擔心線上、線下左右互搏的因素,但更深層次的原因在于,小米憑借“文化洗腦”,品牌已經深入年輕用戶的心智,粉絲們甚至免費甘當小米的“五毛”。
小米文化就像國內的傳銷一樣,在外人看來不可思議的,當局者卻執迷不悟?在前不久陜西搗毀的傳銷大案中,有40%是大學生,其中不乏清華大學的高材生。為什么為這樣,理由很簡單—,中國有文化洗腦的土壤,而一旦經過洗腦,則對固有認識之外的東西產生排斥。
遺憾的是,國內的手機廠商并未意識到這一點,還停留在產品與渠道上跟小米錙銖必較。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