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峰出任“觀戰大使”,什么鬼?營銷
《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繼公布上映檔期后,近日宣布了由國民鮮肉李易峰來擔任中國推廣大使。有趣的是,李易峰此次代言DC英雄大片,還被授予了一個響亮的官方稱號,叫做“觀戰大使”。此消息一出,不少群眾先是一臉懵逼,而后又迅速將目光鎖定在“觀戰大使”這四個字上。網友評論最多的便是:“觀戰大使是什么鬼?”
關于“出任觀戰大使”一事,李易峰也迅速在自己的微博中作出回應“自己作為一名朝陽群眾 很榮幸參與到哥譚市的這場民事糾紛當中”。他自己也應是料到,“大使”是個棘手的活,除了哥譚市的民事糾紛之外,還有DC粉與蜜蜂(李易峰的粉絲)之間的口舌之爭。一邊是笑到抽抽的吐槽大軍:“觀戰大使這四個字我真的笑出血來”。一邊則是買買買的真愛粉:“其他事情先放一放,和峰峰一起觀戰!小蜜蜂們安利起來!”。當然也有冷靜客觀的路人,淡然地點評道:“從星球大戰開始,外國大片開始有代言人了,又名觀戰大使……依目前的勢頭看,美隊3很有可能是吳亦凡。”
那么,站在朝陽群眾的角度上,我們來聊聊“大使是什么鬼”。
年初之時,星球大戰系列第七部影片《星球大戰:原力覺醒》在中國地區上映,迪士尼便請到了當紅炸子雞鹿晗擔任該片的中國大使,甚至為此推出了專門針對中國市場的原力宣傳片。要知道,星戰系列在歐美的火爆是建立在幾代觀眾的基礎之上,但在中國內地,星戰更像是一個陌生的外來物。可以說,鹿晗正是這部現象級好萊塢電影在決定進入中國市場時為防“水土服不”而服下的一枚定心丸。一是以中國面孔讓自己混個臉熟,更重要的是迪士尼看到了鹿晗個人品牌,黑洞般不可測的人氣以及吸金能力。某種程度上來說,是鹿晗率先在國內電影市場卷起了這股“大使之風”。中國市場已經成為好萊塢最大的海外票倉,曾經擺著高姿態的好萊塢也不得不學會花心思去討好中國觀眾,畢竟給錢的就是上帝。推廣大使的出現,是好萊塢在中國地區圈錢技能的2.0版。
《星球大戰:原力覺醒》宣傳片 鹿晗手持光劍對戰凱洛·倫
此時,不少人應該會想問:為何是這樣的“大使”,他們與電影有半毛錢關系嗎?正是如此,不少網友在聽聞李易峰、鹿晗成為大使后都是一臉懵逼狀。要知道國內男藝人中,并不缺星戰系列、DC漫畫系列的死忠粉,例如林俊杰就是個徹徹底底的星戰粉,他甚至推出過與星戰角色同名的一首單曲《黑武士》。所以,片方并不是找不到一個與星戰電影本身的精神相契合的代言人,而是片方看到了“小鮮肉”身上超越國界線的人氣與影響力。中國市場小鮮肉的粉絲們的消費力著實不可小覷,當他們把對偶像的瘋狂迷戀轉化成著著實實的票房數字后,片方有什么理由不去與小鮮肉共同“創造價值”。
以星戰系列電影為例,星戰粉基本覆蓋在70至80后中早期的年齡段,這也就造成了這一系列電影在全年齡段覆蓋上的斷層。對于很多90后,更或是00后,星戰是什么?他們一知半解。但是,對于鹿晗是誰,他們清楚不過。鹿晗的粉絲與星戰系列電影希望培養的粉絲在年齡度上有很大的重合,這一年齡段的人已經開始成為電影票房的主力軍。既然如此,片方又怎能忍心錯失這塊美好的鮮肉,自然希望借助鹿晗的人氣,將90、00后這樣的新鮮血液融入自身之中,抓緊時機培養新一代星戰粉。
同時,從原力覺醒在百度指數上的搜索來看,電影受眾的性別幾乎呈現一邊倒:男性占比達91%,而女性僅為9%。而對鹿晗稍作了解的人便知道,鹿飯(鹿晗的粉絲)幾乎是個年輕女性主導的群體。片方選擇鹿晗作為宣傳大使,就是希望能夠引導原本不屬于星戰圈的人群去增加對這一系列電影的關注。正如一個鹿飯所言,“沒有鹿晗我都不知道這個影片,為了鹿晗才補的前六部,不管怎么說他將這部70 、80后受眾推向了90、00后。”
當然,也有不少電影的死忠粉,至始至終無法接受讓小鮮肉成為電影推廣大使的這一事實。對他們而言,這些所謂的小鮮肉的出現,使他們本能性地產生一種“領地受到侵犯”的抗拒感。片方自然不是沒聽到這些抗議的聲音,而是選擇了“裝聾作啞”。畢竟對電影本身來說,“大使”一角并不影響到劇情的發展,僅僅只是出現在影片宣傳策略上。相信絕大數的影迷,都不會因為誰誰成了影片的代言,就矯情傲嬌到放棄進影院觀片。而本不屬于該影片的受眾,卻很可能為自己喜歡的小鮮肉去貢獻一張電影票。下次若是聽說吳亦凡成為了美隊3的推廣大使,大概就沒啥好懵逼的了。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