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中興之后,最近美國商務部把華為公司列入實體清單從而禁止華為購買美國公司芯片、軟件,這件事已經鬧得沸沸揚揚,華為此前未雨綢繆已經準備了 6-12 月的庫存,留下了一些緩沖時間。
在半導體芯片方面,大家都知道美國公司實力強勁,中國很多 IT 公司都要依賴美國公司的芯片,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中國也是全球最重要的半導體市場,沒有之一,美國公司同樣也要依賴中國市場,雙方一損俱損一榮俱榮。
早在兩年前,美國 quatz 網站就發表過一篇文章,統計了美國半導體行業的公司對中國市場的依賴性,其中射頻廠商思佳訊(Skyworks)公司 83% 的營收來自中國市場,高通公司 61% 的營收來自中國市場,博通、美光、NVIDIA 分別有 55%、55%、54% 的收入來自中國市場,安華高有 49% 的收入也是靠中國,半導體設備廠商 AM 應用材料有 48% 的收入靠中國,其他如 TI 德儀、閃迪、LAM、Intel 等公司也有 30-40% 的收入需要中國市場支撐。
盡管這個數據是 2016 年的了,但是這兩年來半導體市場還在快速增長,來自中國市場的營收只會多不會少。這也是為什么昨天美國公布制裁華為的消息之后,美國半導體行業公司的多家公司股價暴跌的原因。
昨天新飛通(NeoPhotonic)暴跌 20.63%,他們是華為的光學元件供應商,這次暴跌創造了 4 年來的最大記錄,而另一家光學元件供應商 Lumentum 也深跌 11.54%,創 6 個月以來最大跌幅。
此外,華為調制調節器芯片供應商高通(Qualcomm),當日股價也大跌 4%。華為通訊芯片供應商思佳訊(Skyworks)、科沃(Qorvo)、賽靈思(Xilinx)股票分別收跌 6.06%、7.14%、7.27%。
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總經濟師王新哲在世界半導體大會上表示,2018 年,中國大陸集成電路市場規模已達到 1.6 萬億元,占全球市場份額接近 50%,銷售收入突破 6532 億元,其中外資企業貢獻了超過 30% 的規模。
【來源:驅動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