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臉王思聰,圍陷王凱歆:2016年中初創公司如何危機公關?業界
有句話要說在前頭,公關危機搞不跨創業公司,只是在公司出現生存隱患時推波助瀾。
以往評出的年度創業公司十大危機公關案例,在今年上半年可能已經席位超額,除了今年3.15遭點名的餓了么、車易拍、鏈家,還有趣分期、36氪、拉勾、明星衣櫥、斗魚、B站、神奇百貨等一長串名單。創業公司在過去6個月面臨著更密集的公關危機,這或許是“雙創”勢頭不減以及上半年“網紅經濟”大熱,讓創業公司獲得媒體和公眾的集中關注;
或許是過去一年創業泡沫所造成的“現象級”創業頑疾,在今年上半年集中爆發;也或許僅僅是源于資本寒冬下,人們茶余飯后喜聞樂見的八卦消遣。總之,公關已成為創業公司一道繞不過的坎。
2016上半年初創公司危機公關事件薄
在梳理2016上半年B輪以前初創公司生存現狀時,我們發現,以往在B輪以后才需要創業公司重視的危機公關,在上半年有更趨于早期的態勢。
一方面,創業者的公關意識更早地覺醒。在新芽年中針對100位創業者的調查問卷中顯示,接近6成的受訪者認為做公關應在A輪,甚至有12%的受訪者認為做公關應該從計劃創業時就開始了。
而在意識覺醒的同時,創業公司又往往限于預算和人才,把更多資源配置在市場營銷,而非公關。有投資機構曾對其百家被投企業做過類似調研,僅7%的創業公司設有專職的公關部,且大多針對媒體關系。幾乎沒有創業公司配備專門的政府關系崗,而你知道,公共關系是公司所有利益相關方的關系管理,不僅包括業務關系和媒體,還包含監管部門以及投資者。
公關意識與公關能力的不匹配,是初創公司的普遍現狀,其直接結果是公司把公關做成了市場營銷和品牌推廣,在自我營造的良好感覺中自我膨脹。而當危機來臨,缺乏專業團隊和應對機制的初創公司都不可避免地栽幾個跟頭。
新芽Newseed梳理了2016上半年B輪以前初創公司的危機公關事件簿,他們有的選擇蟄伏,等待風浪過去;有的疲于拉鋸,不斷身陷漩渦;有的選擇無視,試圖轉危為機。他們都帶有某種“現象級”的標簽,在上半年熱議的話題中反復出現,不論是捧是貶。然而 “如果一億人罵你,是怎樣一種存在感”(語出馮侖)?是為眾人所指而引以為傲,還是為品牌失分而如履薄冰,其中冷暖或許只有創業者自己知道。
事件1:斗魚TV,負面不斷,終成戰斗魚
B輪 ︱資方:騰訊、奧飛動漫、紅杉資本、南山投資、天神娛樂
斗魚TV已于上半年完成了由騰訊領投的一億刀B輪融資,考慮其融資完成前已負面纏身,且上半年風波不斷,便以其頗具代表性收錄事件簿。
角色關系
危機方:斗魚,放縱不羈123、郭mini、阿怡等主播
發難方:文化部、警方等監管部門,競爭對手王思聰、熊貓TV
涉及方:騰訊、英雄聯盟
時間線
1月10日,風波斗魚TV主播在線直播“直播造寶寶”的淫穢視頻,武漢警方介入調查。
1月10日,應對斗魚TV第一時間發布公告,擺明姿態并做出行動。
2月24日,風波主播郭mini在直播期間突然脫衣。
3月15日,應對對脫衣事件沉默半月余的斗魚宣布獲騰訊領投B輪融資,使用“利好”充“利空”。
4月13日-14日,風波斗魚主播被制止以個人名義在媒體發聲,次日斗魚TV被列入文化部通報的第25批違法違規互聯網文化活動查處名單。
4月14日,應對斗魚官微發布聲明,有態度,無整改行動。
5月18日,風波“LOL小鴻”指斗魚當紅主播阿怡直播代打,事件一波三折,并有《英雄聯盟》官方介入。5月30日,阿怡以直播“五連跪”承認代打。因事件持續發酵半個多月,粉絲怒火燒到斗魚TV,而王思聰攜熊貓TV加入罵戰,使斗魚背腹受敵。
6月9日,應對斗魚發布聲明對阿怡予以嚴肅警告處分。
7月9日,應對斗魚聯合《英雄聯盟》再次發聲明,追加處罰禁止阿怡直播1個月,但仍無法平息游戲粉絲的憤怒,平臺形象依然無法修復。
另附:文化部違法違規互聯網文化活動查處后續
7月7日,應對斗魚把包括中央電視臺、《中國經營報》、《北京晨報》、《長江商報》在內的 20 多家媒體請進辦公室參觀,為之后的審查結果公布做事前公關。
7月12日,風波文化部公布了第二十五批違法違規互聯網文化活動查處名單,斗魚被要求整改。
結局在經歷了整整半年的危機纏身,斗魚的公關也被訓練為“斗魚”一般的戰斗種族。不論是聲明等常用手段,還是媒體開放日、利好充利空等進階手段,斗魚公關們都做到了合格線。
然而,經歷多次風波的斗魚,在監管部門的關系上仍疏于布局,在危機發生后,作為直播領域第一把交椅的斗魚采取抱團態度,選擇和其他直播平臺一起罰站外,并無更積極舉措。
在代打事件中,斗魚先采取不回應態度任由事件發酵,致使粉絲怒火轉移,以游戲直播為最核心業務的斗魚大失形象分,其appstore中的評分一天內跌至1星。而王思聰攜熊貓TV借機殺入,對斗魚行業第一的地位發起直接挑戰,繼挖角斗魚主播風波后又挖了斗魚的用戶。
事件2:熊貓TV,keyman瘋狂,尤擅轉移視線
天使輪 ︱資方:不詳
提到流年不利的斗魚TV,就繞不開對手熊貓TV。由娛樂圈紀檢委王思聰坐鎮的熊貓TV自成立以來便高舉高打,不懼負面纏身,要為自己在游戲直播領域“手撕”出一片天。
角色關系
危機方:熊貓TV
發難方:文化部、戰旗TV
時間線
4月14日,風波熊貓TV被列入文化部通報的第25批違法違規互聯網文化活動查處名單。
4月15日,應對熊貓TV回應:王校長做的,肯定不會low。并發公告,試圖以公益活動轉移視線。
6月23日,風波剛“手撕”斗魚主播代打的熊貓TV被起訴,稱其新節目《Super Liar》存在侵權,并嚴重抄襲戰旗TV原創節目《LyingMan》,媒體爭相報道。熊貓TV未對此事作出回應。
結局繼2015年成立以來,熊貓TV便承襲王校長撕胯基因,一路高歌猛進。成立當年就搶走英雄聯盟的中國職業聯賽LPL的舉辦權,挖角斗魚TV知名主播讓張文明“病中驚坐”,在與斗魚同列文化部查處名單時,并沒有如斗魚般抱團直播平臺,反而手撕其主播代打,站在同行的對立面。
在文化部查處事件中,熊貓TV再次拋出keyman王思聰,以“平臺不Low”進行反駁。并試圖用公益話題轉移視線,然而公益行動的正向影響不足以消弭“查處”這一重大負面,且效果被keyman的話題度大大削弱。
在被起訴抄襲的事件中,熊貓TV并未及時回應,或許是靜待關注度最高時一舉爆發,也或許是戰旗TV根本引不起王校長“手撕”的興趣,又或許吃瓜群眾根本不關心熊貓如何回應,而是更樂于看到天道好輪回,王校長被打臉。
數據來源:QuestMobile中國區TOP1000App榜
事件3:papi醬,資本相挾下,網紅還能否特立獨行?
天使輪 ︱資方:真格基金、羅輯思維、光源資本、星圖資本
2016年及以后,這位“集才華與美貌于一身的女子”或許要再加一身負面,因為papi醬的投資人之一、《羅輯思維》的創始人羅振宇認為:“能有人罵也算成功”。
角色關系
危機方:papi醬、羅振宇
發難方:廣電總局、人民日報等媒體、王思聰
時間線
4月18日,風波papi醬因在其系列視頻中存在表述粗口、侮辱性語言等問題,被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勒令整改。羅振宇怒駁“被下架”傳聞,并刪除傳播此事的微信好友。
4月18日16:00風波人民日報隨即發微博打臉,網易等媒體跟進,坐實“下架”傳聞。
4月18日18:25應對papi醬在“被下架”后不到6小時內維持更新《papi醬!一個人的減肥全過程》,疑似叫板。
4月18日18:55 應對papi醬發公告,態度誠懇,與疑似叫板的新視頻形成反差,迅速贏得粉絲同情。
結局從被譽為2016最牛網紅,并以網紅身份獲得投資后,papi醬成功引爆了網紅經濟,讓其他同行看到,當網紅還能這樣賺錢。在“被下架”風波中,既然papi醬被稱為僅次于王思聰的網紅第二人,王校長怎能不表態?在事件當天,王思聰便在其微信朋友圈中表示,聰明人不會和羅振宇合作。
總體來說,公關界對此次papi醬公關團隊的反應是肯定的。借助“互聯網時代的神奇速度”在6小時內完成回應,有態度也有試探,同時引爆話題熱度。而真正獲益的,是3天后的papi醬廣告拍賣會,不僅為papi醬和羅胖再博了一次眼球,還借話題熱度拋出行動——拍賣所得2200萬捐給母校中央戲劇學院,成功挽回受損聲譽。
然而,將時間軸拉到半年來看,不斷被質疑的變現模式、失敗的直播首秀,papi醬似乎越來越難以維持最初的搞笑形象,在資本的裹挾下,papi醬的每次登臺都似有種說不出的心酸。
事件4:神奇百貨,官方無力找補,王凱歆強力拆臺
A輪 ︱資方:經緯中國、真格基金、創新谷
身負高中輟學、女性創業、95后等標簽,且在參加了《我是獨角獸》的節目被資本大佬追捧后,17歲王凱歆和她的“神奇百貨”爆火,而負面也隨之而來。過去半年,這個充滿話題的“神奇少女”經歷了人生中第一次重大轉折。
角色關系
危機方:神奇百貨
發難方:媒體、“神奇百貨慎爺”等離職員工
助攻方:創新谷創始人朱波
時間線
5月16日,風波 《GQ》雜志中文刊發布了一篇題為《17歲CEO王凱歆:風口少女的神通與孤獨》的特稿,指其管理不善、運營數據造假、商業模式經不起推敲。
5月18日,應對神奇百貨合伙人黃秋云撰文《我眼中的王凱歆,不要把我們的凱歆妖魔化》,聲稱媒體報道不實,此舉將王凱歆與神奇百貨徹底推向媒體讀者的對立面。
6月29日,風波 署名為“神奇百貨慎爺”在朋友圈發布神奇百貨辦公室照片,一片狼藉將神奇百貨的危機進一步深化。
6月30日,應對神奇百貨發布《關于神奇百貨前公關總監造謠一事的聲明及處分通知》,將此前媒體報道的全部責任推給公關總監。同時,王凱歆在朋友圈回應辦公室風波,態度幼稚傲慢。
7月6日,應對投資人朱波出馬回應神奇百貨裁員事件,稱支持王凱歆決定。
7月6日,應對神奇百貨公號發布《王凱歆:神奇百貨成立的一年里,我幾乎經歷了所有該遇到的坑》,反省錯誤,有態度,無行動。
結局遍翻過去三個月媒體對于神奇百貨的所有爆料,可以深深感受到這個未成年少女在危機公關上的稚嫩和混亂。如果一條回應線是官方聲明,另一條是王少女的朋友圈,便可對比出官方的無力找補和王凱歆的強力拆臺。
在整個事件的復盤中,王凱歆和她的團隊幾乎完全摒棄危機公關的常用套路,公開叫板媒體、不正面回應、歸咎個別員工,最后在事件愈演愈烈的情況下不得不搬出投資人救火。事實上,在神奇百貨的公關危機中,王和團隊對于首要彌補的關系——媒體及離職員工都沒有處理好,而王作為未成年輟學創業的女生,本身帶有極強的話題性,讓公眾關系也參與到事件中來。而王凱歆也沒有讓人失望,不斷通過朋友圈喂飽群眾,放任公眾情緒走向負面。
在歷經半年的跌宕之后,神奇百貨的命運也似塵埃落定。王凱歆近日在接受某媒體采訪中談到,將拆分業務、尋覓新的負責人。雖然年輕是試錯的本錢,元氣大傷的王凱歆和神奇百貨還能否擁有試錯的機會?“這一仗就在業務上了”,王凱歆說的這句話,頗有點孤注一擲的味道。
自帶“招黑體質”的初創公司如何應對危機
將樣本量進一步擴大到B輪及以上,便可以看到2016上半年的公關圈是怎樣的波瀾壯闊。有被豬隊友構陷的餓了么,有靠老板種樹翻身的百度公關,有拉鉤反復道歉引發的價值觀大討論,有B站一封聲明換來用戶“續命1秒”的真情告白。而這些案例的背后又有多少公關上的是非對錯,則成為事件過后經久不衰的談資。
有人說,對于創業公司來說,關注度得來不易,應該抓住危機把負面做成正面;也有人說,創業公司本身問題就多,遇到危機回應就好,切不可步子太大扯了蛋。那么,對于初創公司來說,怎樣判斷自己是否屬于“招黑”體質?以及遇到危機時又當如何自處?
這三種初創公司最“招黑”
招黑不分行業領域,只分發展階段。一則言論醞釀成危機,往往需要一片廣泛關注的土壤,如果你的公司正處于被關注中,那么危機便也近了。
樹大招風的獨角獸及準獨角獸們
細分領域的前三名,你們要注意了!
今年愚人節的前一天,一封秒刪的來自拉勾創始人許單單的道歉信,坐實了此前Boss直聘對其“不正當競爭”的控訴,也為公關們的“失敗案例庫”增添了一則教學實例。
2月19日,Boss直聘指拉勾網某員工破解其所使用的企業郵箱管理員密碼,將其App從Appstore刪除。拉勾網一開始拒不承認,并于期間獲得了C輪2.2億的融資。但在Boss直聘以不正當競爭向海淀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后,拉勾與3月31日突然發布致歉信,承認行為。因文中提及“騰訊企業郵箱”,疑似被騰訊公關,刪除后補發另一則致歉信,內容無變化,僅隱去騰訊名稱。
就危機公關的法則來看,重復聲明顯然是不智之舉。拉勾網一時疏忽黑了騰訊,刪除重來的舉動也可以理解。但為何依然被視為公關失敗?其原因是那封“上帝視角加圣母胸懷”的致歉信,讓公眾對拉勾網的致歉拒不買單,并引發了對這個互聯網招聘領域處于領先的創業公司價值觀的深層叩問。
圖片來源見水印
這封缺乏誠意的致歉信引發的最終猜想是拉勾網借此危機妄圖炒作一把,因為想說的太多,唯獨少了道歉的誠意。而更得不償失的是,“視競爭為戰爭”的價值觀讓拉勾網的品牌形象極大失分。
另一個公關危機引發的價值觀討論案例,來自于二次元獨角獸嗶哩嗶哩彈幕網。早年,B站董事長陳睿就承諾B站的正版新番絕不會有貼片廣告,此舉長久以來一直被粉絲視為情懷。然而5月23日,B站幾部新番出現貼片廣告,被指出爾反爾。幾乎24小時內,陳睿在知乎做出解釋和回應,表示貼片廣告是因為日本版權方的要求,合同所限。并向用戶給出了多條解決方案和補救措施,最后,陳睿作出承諾,“B站未來有可能會倒閉,但絕不會變質。”
堅守初心的價值觀幫B站完成了這輪完美公關,甚至有媒體稱:即使B站倒閉了,也要給它續1秒。作為細分領域的獨角獸和準獨角獸們,面對危機是該自持位高拉整個行業下水,還是平衡各方為公眾做好榜樣?這所謂的“價值觀”便是危機中的試金石,因為危機公關的鐵律是——任何回應都不能違背主流價值觀。
融資階段最易招黑
平時風平浪靜,一到要融資時,你就能體會到來自各方的風起云涌。
6月12日,界面一篇《StarVC參投的跨境服飾電商明星衣櫥資金鏈緊繃D輪融資恐無人接盤》的報道,直指明星衣櫥“拖欠員工工資,估值過高,商業模式存疑,前景不容樂觀”。如果當時明星衣櫥采取危機公關的基本套路:溝通發難媒體撤稿,另擇一家具有影響力的媒體采訪,公開回應做出可被接受的解釋,或許事件不會愈演愈烈到今天的光景。
6月14日起,和明星衣櫥CEO林清華頗有淵源的天涯,出現大量原報道記者及其家人的“人肉帖”,不按套路出牌的明星衣櫥直接站在了媒體的對立面。15日,原報道記者發文描述整個報道過程,得到大量媒體同行的支持和轉發,明星衣櫥引發整個媒體圈的討伐。
圖片來源見水印
曾幾何時,明星衣櫥借娛樂媒體營銷,名氣也曾水漲船高。而此次又同樣是媒體將其推入危機旋渦。明星衣櫥否認既定事實,選錯發聲陣營,實施人身攻擊,以一己之力對戰整個媒體圈,引來更多媒體對其商業模式和盈利能力的質疑,致使其D輪融資受阻,“連原本不知道它的人,都知道它不行了”。
同樣正在進行新一輪融資的36氪也遭遇了公關危機。6月3日,鈦媒體微信訂閱號頭條發布了題為《36氪深陷股權眾籌項目“涉嫌欺詐”漩渦|深度調查》的文章,列舉了36氪在 “宏力能源”的項目中,對項目介紹的溢美之詞,以及在投資人微信群中通過員工充當“托”等細節,引發36氪信譽危機。
當天下午,36氪在網易科技、《21世紀經濟報道》等主流媒體發布回應聲明,有態度(和投資人站在一起),有權威發聲(通過律師事務所問責宏力能源),有行動(法律究責及挽回投資人損失),有行業責任擔當(呼吁行業健康發展)。這封標準的聲明確實起到了控制負面輿論擴散的效果,但對于36氪商業模式的質疑依然不絕于耳。在啟動新一輪融資的關頭,任何負面導致的商業模式和盈利能力的質疑都極具殺傷力。此前36氪預計融資后估值可達36億人民幣,不知這輪風波過后,36氪是否能講一個讓投資人信服的故事。
越紅越黑的網紅體質
在這個CEO網紅化,網紅證券化的年代,你經得起多大贊美就得經得住多大詆毀。
不論是靠粉絲起家的“先天網紅”,還是努力為自己的創業培養粉絲而走向臺前的“后天網紅”,他們的創業公司都打上了鮮明的“個人”烙印。從此成也是他,敗也是他。
如果一家創業公司的CEO是網紅或成為網紅,就不可避免地面臨來自投資人的擔心——是否只徒有其表?來自競爭對手的敵意——看你能紅多久?來自公眾的評論——你家“網紅”創業真得很努力?來自媒體的關注——你是靠什么成為網紅的?以及來自紀檢委王思聰的隨時手撕(娛樂圈紀檢委轉戰創投圈依然火力十足)。這期間有質疑,有謾罵,有嘲諷,有看熱鬧。而任何一方的發聲,都可能成為公關危機的源頭,因為你被捧得越高,大家越關注你什么時候跌下來。
和明星一樣,網紅也本著“成名要趁早”,導致創業公司過早曝光于公眾面前。而此時項目還未成熟,公司地位尚未穩固,忙于營銷自己的CEO們往往對于危機公關還顯稚嫩,就把公司也一并交于公眾品評,顯然容易“招黑”,這也是為什么我們在盤點上半年B輪以前創業公司危機公關事件中,就有papi醬和王凱歆兩個案例來自于“網紅”。
這類公司的“招黑體質”或許僅僅存在于這個時代,當網紅經濟熱度過后,或許能沉淀下更多的經驗教訓,更多的腳踏實地,更多的回歸創業本質。當你站出來要為公司代言時,意味著公司將被人格化為“你”,想想自己是否足夠優秀,以及能否經得起對你優秀的質疑。
危機公關的事前3A和事中三思
“雙創”以來,越來越多的媒體開始關注創業公司,而大把傳統媒體人在自媒體安家落戶,極大延展了媒體數量和輻射范圍,這意味著對于創業公司來說,危機將無處不在。
如果你是上述三種自帶“招黑”體質的公司之一,如何做好公關,以及在危機來臨時如何應對?危機公關專家李言生和銳思愛特副總經理孫禮對創業者給出了建議。
李言生:“創業公司大都處于兵不強、馬不壯、一腔熱血往前沖的狀態,這個時候來了危機也都覺得自己是喊冤受屈、不吐不快。這種情緒就特別容易忽略危機處理核心是對利益相關者的關系管理和認知管理(與公共關系的本質一致)。特別是在今天輿論無處不在、利益方縱橫交錯的背景下,運用3A原則,審時度勢,辨明真相尤為重要。”
Attitude 姿態。很多創業公司言必稱“顛覆”。顛覆這個詞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一個有遠見的創業公司不是高喊你創造了什么,而是要學會站在不同的肩膀上摸索與探究了什么。這個卡位就顯得特別關鍵。聰明的創業者是創業本身要低調,但是商業模式的公共價值可以高調,這種謙卑與突破的混合姿態,恰恰容易讓創業公司獲取公共輿論最大的愛護與扶持,畢竟今天創業公司的輿論形象已經成為其品牌資產之一。
Alliance 同盟。創業團隊應該學會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你的盟友既包含合作伙伴,能扶持你的各種社會力量,也包括輿論的觀察者與參與者。創業公司圖謀的事可持續發展,最怕的是在這個持續發展的過程中,很多伙伴漸行漸遠,更有甚者成為很多危機事件的源發者和推動者,這種風險是很多年輕的創業團隊容易忽視的。
Action 行動。這部分特別講究“知行合一”。就是創業公司嘴上說的和實際做的事要一致化,一定不能兩層皮。很多公司的創始人愿意去造夢,而言行合一是檢驗一個創業公司靠不靠譜的標準。夢想可以很大,但怕的是你總也不務實。
孫禮:“一個公司給人留下的印象,恰恰是它被推到輿論風口浪尖的時候建立的。當所有人都看著你的時候,你就可以告訴所有人,你是個什么樣的人。”
判斷什么時候才是輿論的制高點的時候,有三個可以判斷的標準:有沒有關鍵話題產生,有沒有關鍵人物(或組織)指證,有沒有一個關鍵陣地放大這種輿論聲音。如果這三個“關鍵”都滿足,危機處理就到了最關鍵的時候了。也就是需要向公眾坦誠你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的時候了。而特別需要創業者注意的是,在自媒體時代,關鍵人物和關鍵陣地往往是重疊的。
而判斷是否能夠轉危為機,創業者首先要區分自己遭遇的危機是否有悖道德底線,因為再高明的危機公關也無法扭轉主流價值觀;其次要掌握危機的基本面,誰喜歡你,誰不喜歡你,有沒有新的力量會進場;最后等待一個最合適的時機,以正確的姿態、以實際行動、和能夠把行動有力傳遞出去的輿論陣地,舉全力而一搏,然后靜等輿論花開花落。
有句話要說在前頭,公關危機搞不跨創業公司,只是在公司出現生存隱患時推波助瀾。
以往評出的年度創業公司十大危機公關案例,在今年上半年可能已經席位超額,除了今年3.15遭點名的餓了么、車易拍、鏈家,還有趣分期、36氪、拉勾、明星衣櫥、斗魚、B站、神奇百貨等一長串名單。創業公司在過去6個月面臨著更密集的公關危機,這或許是“雙創”勢頭不減以及上半年“網紅經濟”大熱,讓創業公司獲得媒體和公眾的集中關注;或許是過去一年創業泡沫所造成的“現象級”創業頑疾,在今年上半年集中爆發;也或許僅僅是源于資本寒冬下,人們茶余飯后喜聞樂見的八卦消遣。總之,公關已成為創業公司一道繞不過的坎。
2016上半年初創公司危機公關事件薄
在梳理2016上半年B輪以前初創公司生存現狀時,我們發現,以往在B輪以后才需要創業公司重視的危機公關,在上半年有更趨于早期的態勢。
一方面,創業者的公關意識更早地覺醒。在新芽年中針對100位創業者的調查問卷中顯示,接近6成的受訪者認為做公關應在A輪,甚至有12%的受訪者認為做公關應該從計劃創業時就開始了。
而在意識覺醒的同時,創業公司又往往限于預算和人才,把更多資源配置在市場營銷,而非公關。有投資機構曾對其百家被投企業做過類似調研,僅7%的創業公司設有專職的公關部,且大多針對媒體關系。幾乎沒有創業公司配備專門的政府關系崗,而你知道,公共關系是公司所有利益相關方的關系管理,不僅包括業務關系和媒體,還包含監管部門以及投資者。
公關意識與公關能力的不匹配,是初創公司的普遍現狀,其直接結果是公司把公關做成了市場營銷和品牌推廣,在自我營造的良好感覺中自我膨脹。而當危機來臨,缺乏專業團隊和應對機制的初創公司都不可避免地栽幾個跟頭。
新芽Newseed梳理了2016上半年B輪以前初創公司的危機公關事件簿,他們有的選擇蟄伏,等待風浪過去;有的疲于拉鋸,不斷身陷漩渦;有的選擇無視,試圖轉危為機。他們都帶有某種“現象級”的標簽,在上半年熱議的話題中反復出現,不論是捧是貶。然而 “如果一億人罵你,是怎樣一種存在感”(語出馮侖)?是為眾人所指而引以為傲,還是為品牌失分而如履薄冰,其中冷暖或許只有創業者自己知道。
事件1:斗魚TV,負面不斷,終成戰斗魚
B輪 ︱資方:騰訊、奧飛動漫、紅杉資本、南山投資、天神娛樂
斗魚TV已于上半年完成了由騰訊領投的一億刀B輪融資,考慮其融資完成前已負面纏身,且上半年風波不斷,便以其頗具代表性收錄事件簿。
角色關系
危機方:斗魚,放縱不羈123、郭mini、阿怡等主播
發難方:文化部、警方等監管部門,競爭對手王思聰、熊貓TV
涉及方:騰訊、英雄聯盟
時間線
1月10日,風波斗魚TV主播在線直播“直播造寶寶”的淫穢視頻,武漢警方介入調查。
1月10日,應對斗魚TV第一時間發布公告,擺明姿態并做出行動。
2月24日,風波主播郭mini在直播期間突然脫衣。
3月15日,應對對脫衣事件沉默半月余的斗魚宣布獲騰訊領投B輪融資,使用“利好”充“利空”。
4月13日-14日,風波斗魚主播被制止以個人名義在媒體發聲,次日斗魚TV被列入文化部通報的第25批違法違規互聯網文化活動查處名單。
4月14日,應對斗魚官微發布聲明,有態度,無整改行動。
5月18日,風波“LOL小鴻”指斗魚當紅主播阿怡直播代打,事件一波三折,并有《英雄聯盟》官方介入。5月30日,阿怡以直播“五連跪”承認代打。因事件持續發酵半個多月,粉絲怒火燒到斗魚TV,而王思聰攜熊貓TV加入罵戰,使斗魚背腹受敵。
6月9日,應對斗魚發布聲明對阿怡予以嚴肅警告處分。
7月9日,應對斗魚聯合《英雄聯盟》再次發聲明,追加處罰禁止阿怡直播1個月,但仍無法平息游戲粉絲的憤怒,平臺形象依然無法修復。
另附:文化部違法違規互聯網文化活動查處后續
7月7日,應對斗魚把包括中央電視臺、《中國經營報》、《北京晨報》、《長江商報》在內的 20 多家媒體請進辦公室參觀,為之后的審查結果公布做事前公關。
7月12日,風波文化部公布了第二十五批違法違規互聯網文化活動查處名單,斗魚被要求整改。
結局在經歷了整整半年的危機纏身,斗魚的公關也被訓練為“斗魚”一般的戰斗種族。不論是聲明等常用手段,還是媒體開放日、利好充利空等進階手段,斗魚公關們都做到了合格線。
然而,經歷多次風波的斗魚,在監管部門的關系上仍疏于布局,在危機發生后,作為直播領域第一把交椅的斗魚采取抱團態度,選擇和其他直播平臺一起罰站外,并無更積極舉措。
在代打事件中,斗魚先采取不回應態度任由事件發酵,致使粉絲怒火轉移,以游戲直播為最核心業務的斗魚大失形象分,其appstore中的評分一天內跌至1星。而王思聰攜熊貓TV借機殺入,對斗魚行業第一的地位發起直接挑戰,繼挖角斗魚主播風波后又挖了斗魚的用戶。
事件2:熊貓TV,keyman瘋狂,尤擅轉移視線
天使輪 ︱資方:不詳
提到流年不利的斗魚TV,就繞不開對手熊貓TV。由娛樂圈紀檢委王思聰坐鎮的熊貓TV自成立以來便高舉高打,不懼負面纏身,要為自己在游戲直播領域“手撕”出一片天。
角色關系
危機方:熊貓TV
發難方:文化部、戰旗TV
時間線
4月14日,風波熊貓TV被列入文化部通報的第25批違法違規互聯網文化活動查處名單。
4月15日,應對熊貓TV回應:王校長做的,肯定不會low。并發公告,試圖以公益活動轉移視線。
6月23日,風波剛“手撕”斗魚主播代打的熊貓TV被起訴,稱其新節目《Super Liar》存在侵權,并嚴重抄襲戰旗TV原創節目《LyingMan》,媒體爭相報道。熊貓TV未對此事作出回應。
結局繼2015年成立以來,熊貓TV便承襲王校長撕胯基因,一路高歌猛進。成立當年就搶走英雄聯盟的中國職業聯賽LPL的舉辦權,挖角斗魚TV知名主播讓張文明“病中驚坐”,在與斗魚同列文化部查處名單時,并沒有如斗魚般抱團直播平臺,反而手撕其主播代打,站在同行的對立面。
在文化部查處事件中,熊貓TV再次拋出keyman王思聰,以“平臺不Low”進行反駁。并試圖用公益話題轉移視線,然而公益行動的正向影響不足以消弭“查處”這一重大負面,且效果被keyman的話題度大大削弱。
在被起訴抄襲的事件中,熊貓TV并未及時回應,或許是靜待關注度最高時一舉爆發,也或許是戰旗TV根本引不起王校長“手撕”的興趣,又或許吃瓜群眾根本不關心熊貓如何回應,而是更樂于看到天道好輪回,王校長被打臉。
數據來源:QuestMobile中國區TOP1000App榜
事件3:papi醬,資本相挾下,網紅還能否特立獨行?
天使輪 ︱資方:真格基金、羅輯思維、光源資本、星圖資本
2016年及以后,這位“集才華與美貌于一身的女子”或許要再加一身負面,因為papi醬的投資人之一、《羅輯思維》的創始人羅振宇認為:“能有人罵也算成功”。
角色關系
危機方:papi醬、羅振宇
發難方:廣電總局、人民日報等媒體、王思聰
時間線
4月18日,風波papi醬因在其系列視頻中存在表述粗口、侮辱性語言等問題,被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勒令整改。羅振宇怒駁“被下架”傳聞,并刪除傳播此事的微信好友。
4月18日16:00風波人民日報隨即發微博打臉,網易等媒體跟進,坐實“下架”傳聞。
4月18日18:25應對papi醬在“被下架”后不到6小時內維持更新《papi醬!一個人的減肥全過程》,疑似叫板。
4月18日18:55 應對papi醬發公告,態度誠懇,與疑似叫板的新視頻形成反差,迅速贏得粉絲同情。
結局從被譽為2016最牛網紅,并以網紅身份獲得投資后,papi醬成功引爆了網紅經濟,讓其他同行看到,當網紅還能這樣賺錢。在“被下架”風波中,既然papi醬被稱為僅次于王思聰的網紅第二人,王校長怎能不表態?在事件當天,王思聰便在其微信朋友圈中表示,聰明人不會和羅振宇合作。
總體來說,公關界對此次papi醬公關團隊的反應是肯定的。借助“互聯網時代的神奇速度”在6小時內完成回應,有態度也有試探,同時引爆話題熱度。而真正獲益的,是3天后的papi醬廣告拍賣會,不僅為papi醬和羅胖再博了一次眼球,還借話題熱度拋出行動——拍賣所得2200萬捐給母校中央戲劇學院,成功挽回受損聲譽。
然而,將時間軸拉到半年來看,不斷被質疑的變現模式、失敗的直播首秀,papi醬似乎越來越難以維持最初的搞笑形象,在資本的裹挾下,papi醬的每次登臺都似有種說不出的心酸。
事件4:神奇百貨,官方無力找補,王凱歆強力拆臺
A輪 ︱資方:經緯中國、真格基金、創新谷
身負高中輟學、女性創業、95后等標簽,且在參加了《我是獨角獸》的節目被資本大佬追捧后,17歲王凱歆和她的“神奇百貨”爆火,而負面也隨之而來。過去半年,這個充滿話題的“神奇少女”經歷了人生中第一次重大轉折。
角色關系
危機方:神奇百貨
發難方:媒體、“神奇百貨慎爺”等離職員工
助攻方:創新谷創始人朱波
時間線
5月16日,風波 《GQ》雜志中文刊發布了一篇題為《17歲CEO王凱歆:風口少女的神通與孤獨》的特稿,指其管理不善、運營數據造假、商業模式經不起推敲。
5月18日,應對神奇百貨合伙人黃秋云撰文《我眼中的王凱歆,不要把我們的凱歆妖魔化》,聲稱媒體報道不實,此舉將王凱歆與神奇百貨徹底推向媒體讀者的對立面。
6月29日,風波 署名為“神奇百貨慎爺”在朋友圈發布神奇百貨辦公室照片,一片狼藉將神奇百貨的危機進一步深化。
6月30日,應對神奇百貨發布《關于神奇百貨前公關總監造謠一事的聲明及處分通知》,將此前媒體報道的全部責任推給公關總監。同時,王凱歆在朋友圈回應辦公室風波,態度幼稚傲慢。
7月6日,應對投資人朱波出馬回應神奇百貨裁員事件,稱支持王凱歆決定。
7月6日,應對神奇百貨公號發布《王凱歆:神奇百貨成立的一年里,我幾乎經歷了所有該遇到的坑》,反省錯誤,有態度,無行動。
結局遍翻過去三個月媒體對于神奇百貨的所有爆料,可以深深感受到這個未成年少女在危機公關上的稚嫩和混亂。如果一條回應線是官方聲明,另一條是王少女的朋友圈,便可對比出官方的無力找補和王凱歆的強力拆臺。
在整個事件的復盤中,王凱歆和她的團隊幾乎完全摒棄危機公關的常用套路,公開叫板媒體、不正面回應、歸咎個別員工,最后在事件愈演愈烈的情況下不得不搬出投資人救火。事實上,在神奇百貨的公關危機中,王和團隊對于首要彌補的關系——媒體及離職員工都沒有處理好,而王作為未成年輟學創業的女生,本身帶有極強的話題性,讓公眾關系也參與到事件中來。而王凱歆也沒有讓人失望,不斷通過朋友圈喂飽群眾,放任公眾情緒走向負面。
在歷經半年的跌宕之后,神奇百貨的命運也似塵埃落定。王凱歆近日在接受某媒體采訪中談到,將拆分業務、尋覓新的負責人。雖然年輕是試錯的本錢,元氣大傷的王凱歆和神奇百貨還能否擁有試錯的機會?“這一仗就在業務上了”,王凱歆說的這句話,頗有點孤注一擲的味道。
自帶“招黑體質”的初創公司如何應對危機
將樣本量進一步擴大到B輪及以上,便可以看到2016上半年的公關圈是怎樣的波瀾壯闊。有被豬隊友構陷的餓了么,有靠老板種樹翻身的百度公關,有拉鉤反復道歉引發的價值觀大討論,有B站一封聲明換來用戶“續命1秒”的真情告白。而這些案例的背后又有多少公關上的是非對錯,則成為事件過后經久不衰的談資。
有人說,對于創業公司來說,關注度得來不易,應該抓住危機把負面做成正面;也有人說,創業公司本身問題就多,遇到危機回應就好,切不可步子太大扯了蛋。那么,對于初創公司來說,怎樣判斷自己是否屬于“招黑”體質?以及遇到危機時又當如何自處?
這三種初創公司最“招黑”
招黑不分行業領域,只分發展階段。一則言論醞釀成危機,往往需要一片廣泛關注的土壤,如果你的公司正處于被關注中,那么危機便也近了。
樹大招風的獨角獸及準獨角獸們
細分領域的前三名,你們要注意了!
今年愚人節的前一天,一封秒刪的來自拉勾創始人許單單的道歉信,坐實了此前Boss直聘對其“不正當競爭”的控訴,也為公關們的“失敗案例庫”增添了一則教學實例。
2月19日,Boss直聘指拉勾網某員工破解其所使用的企業郵箱管理員密碼,將其App從Appstore刪除。拉勾網一開始拒不承認,并于期間獲得了C輪2.2億的融資。但在Boss直聘以不正當競爭向海淀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后,拉勾與3月31日突然發布致歉信,承認行為。因文中提及“騰訊企業郵箱”,疑似被騰訊公關,刪除后補發另一則致歉信,內容無變化,僅隱去騰訊名稱。
就危機公關的法則來看,重復聲明顯然是不智之舉。拉勾網一時疏忽黑了騰訊,刪除重來的舉動也可以理解。但為何依然被視為公關失敗?其原因是那封“上帝視角加圣母胸懷”的致歉信,讓公眾對拉勾網的致歉拒不買單,并引發了對這個互聯網招聘領域處于領先的創業公司價值觀的深層叩問。
圖片來源見水印
這封缺乏誠意的致歉信引發的最終猜想是拉勾網借此危機妄圖炒作一把,因為想說的太多,唯獨少了道歉的誠意。而更得不償失的是,“視競爭為戰爭”的價值觀讓拉勾網的品牌形象極大失分。
另一個公關危機引發的價值觀討論案例,來自于二次元獨角獸嗶哩嗶哩彈幕網。早年,B站董事長陳睿就承諾B站的正版新番絕不會有貼片廣告,此舉長久以來一直被粉絲視為情懷。然而5月23日,B站幾部新番出現貼片廣告,被指出爾反爾。幾乎24小時內,陳睿在知乎做出解釋和回應,表示貼片廣告是因為日本版權方的要求,合同所限。并向用戶給出了多條解決方案和補救措施,最后,陳睿作出承諾,“B站未來有可能會倒閉,但絕不會變質。”
堅守初心的價值觀幫B站完成了這輪完美公關,甚至有媒體稱:即使B站倒閉了,也要給它續1秒。作為細分領域的獨角獸和準獨角獸們,面對危機是該自持位高拉整個行業下水,還是平衡各方為公眾做好榜樣?這所謂的“價值觀”便是危機中的試金石,因為危機公關的鐵律是——任何回應都不能違背主流價值觀。
融資階段最易招黑
平時風平浪靜,一到要融資時,你就能體會到來自各方的風起云涌。
6月12日,界面一篇《StarVC參投的跨境服飾電商明星衣櫥資金鏈緊繃D輪融資恐無人接盤》的報道,直指明星衣櫥“拖欠員工工資,估值過高,商業模式存疑,前景不容樂觀”。如果當時明星衣櫥采取危機公關的基本套路:溝通發難媒體撤稿,另擇一家具有影響力的媒體采訪,公開回應做出可被接受的解釋,或許事件不會愈演愈烈到今天的光景。
6月14日起,和明星衣櫥CEO林清華頗有淵源的天涯,出現大量原報道記者及其家人的“人肉帖”,不按套路出牌的明星衣櫥直接站在了媒體的對立面。15日,原報道記者發文描述整個報道過程,得到大量媒體同行的支持和轉發,明星衣櫥引發整個媒體圈的討伐。
圖片來源見水印
曾幾何時,明星衣櫥借娛樂媒體營銷,名氣也曾水漲船高。而此次又同樣是媒體將其推入危機旋渦。明星衣櫥否認既定事實,選錯發聲陣營,實施人身攻擊,以一己之力對戰整個媒體圈,引來更多媒體對其商業模式和盈利能力的質疑,致使其D輪融資受阻,“連原本不知道它的人,都知道它不行了”。
同樣正在進行新一輪融資的36氪也遭遇了公關危機。6月3日,鈦媒體微信訂閱號頭條發布了題為《36氪深陷股權眾籌項目“涉嫌欺詐”漩渦|深度調查》的文章,列舉了36氪在 “宏力能源”的項目中,對項目介紹的溢美之詞,以及在投資人微信群中通過員工充當“托”等細節,引發36氪信譽危機。
當天下午,36氪在網易科技、《21世紀經濟報道》等主流媒體發布回應聲明,有態度(和投資人站在一起),有權威發聲(通過律師事務所問責宏力能源),有行動(法律究責及挽回投資人損失),有行業責任擔當(呼吁行業健康發展)。這封標準的聲明確實起到了控制負面輿論擴散的效果,但對于36氪商業模式的質疑依然不絕于耳。在啟動新一輪融資的關頭,任何負面導致的商業模式和盈利能力的質疑都極具殺傷力。此前36氪預計融資后估值可達36億人民幣,不知這輪風波過后,36氪是否能講一個讓投資人信服的故事。
越紅越黑的網紅體質
在這個CEO網紅化,網紅證券化的年代,你經得起多大贊美就得經得住多大詆毀。
不論是靠粉絲起家的“先天網紅”,還是努力為自己的創業培養粉絲而走向臺前的“后天網紅”,他們的創業公司都打上了鮮明的“個人”烙印。從此成也是他,敗也是他。
如果一家創業公司的CEO是網紅或成為網紅,就不可避免地面臨來自投資人的擔心——是否只徒有其表?來自競爭對手的敵意——看你能紅多久?來自公眾的評論——你家“網紅”創業真得很努力?來自媒體的關注——你是靠什么成為網紅的?以及來自紀檢委王思聰的隨時手撕(娛樂圈紀檢委轉戰創投圈依然火力十足)。這期間有質疑,有謾罵,有嘲諷,有看熱鬧。而任何一方的發聲,都可能成為公關危機的源頭,因為你被捧得越高,大家越關注你什么時候跌下來。
和明星一樣,網紅也本著“成名要趁早”,導致創業公司過早曝光于公眾面前。而此時項目還未成熟,公司地位尚未穩固,忙于營銷自己的CEO們往往對于危機公關還顯稚嫩,就把公司也一并交于公眾品評,顯然容易“招黑”,這也是為什么我們在盤點上半年B輪以前創業公司危機公關事件中,就有papi醬和王凱歆兩個案例來自于“網紅”。
這類公司的“招黑體質”或許僅僅存在于這個時代,當網紅經濟熱度過后,或許能沉淀下更多的經驗教訓,更多的腳踏實地,更多的回歸創業本質。當你站出來要為公司代言時,意味著公司將被人格化為“你”,想想自己是否足夠優秀,以及能否經得起對你優秀的質疑。
危機公關的事前3A和事中三思
“雙創”以來,越來越多的媒體開始關注創業公司,而大把傳統媒體人在自媒體安家落戶,極大延展了媒體數量和輻射范圍,這意味著對于創業公司來說,危機將無處不在。
如果你是上述三種自帶“招黑”體質的公司之一,如何做好公關,以及在危機來臨時如何應對?危機公關專家李言生和銳思愛特副總經理孫禮對創業者給出了建議。
李言生:“創業公司大都處于兵不強、馬不壯、一腔熱血往前沖的狀態,這個時候來了危機也都覺得自己是喊冤受屈、不吐不快。這種情緒就特別容易忽略危機處理核心是對利益相關者的關系管理和認知管理(與公共關系的本質一致)。特別是在今天輿論無處不在、利益方縱橫交錯的背景下,運用3A原則,審時度勢,辨明真相尤為重要。”
Attitude 姿態。很多創業公司言必稱“顛覆”。顛覆這個詞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一個有遠見的創業公司不是高喊你創造了什么,而是要學會站在不同的肩膀上摸索與探究了什么。這個卡位就顯得特別關鍵。聰明的創業者是創業本身要低調,但是商業模式的公共價值可以高調,這種謙卑與突破的混合姿態,恰恰容易讓創業公司獲取公共輿論最大的愛護與扶持,畢竟今天創業公司的輿論形象已經成為其品牌資產之一。
Alliance 同盟。創業團隊應該學會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你的盟友既包含合作伙伴,能扶持你的各種社會力量,也包括輿論的觀察者與參與者。創業公司圖謀的事可持續發展,最怕的是在這個持續發展的過程中,很多伙伴漸行漸遠,更有甚者成為很多危機事件的源發者和推動者,這種風險是很多年輕的創業團隊容易忽視的。
Action 行動。這部分特別講究“知行合一”。就是創業公司嘴上說的和實際做的事要一致化,一定不能兩層皮。很多公司的創始人愿意去造夢,而言行合一是檢驗一個創業公司靠不靠譜的標準。夢想可以很大,但怕的是你總也不務實。
孫禮:“一個公司給人留下的印象,恰恰是它被推到輿論風口浪尖的時候建立的。當所有人都看著你的時候,你就可以告訴所有人,你是個什么樣的人。”
判斷什么時候才是輿論的制高點的時候,有三個可以判斷的標準:有沒有關鍵話題產生,有沒有關鍵人物(或組織)指證,有沒有一個關鍵陣地放大這種輿論聲音。如果這三個“關鍵”都滿足,危機處理就到了最關鍵的時候了。也就是需要向公眾坦誠你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的時候了。而特別需要創業者注意的是,在自媒體時代,關鍵人物和關鍵陣地往往是重疊的。
而判斷是否能夠轉危為機,創業者首先要區分自己遭遇的危機是否有悖道德底線,因為再高明的危機公關也無法扭轉主流價值觀;其次要掌握危機的基本面,誰喜歡你,誰不喜歡你,有沒有新的力量會進場;最后等待一個最合適的時機,以正確的姿態、以實際行動、和能夠把行動有力傳遞出去的輿論陣地,舉全力而一搏,然后靜等輿論花開花落。
新芽NewSeed Viya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