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教給雷軍的事:千萬別把自己的品牌搞low了!業界
一般買小米的,大多是學生黨。而這些人畢業后,很快就成了工薪階級,隨著收入的增加以及虛榮心越來越強,品味也會逐漸變高。紅米手機,基本上就不會選擇了。這就是雷軍最心痛的事情,你做便宜貨,極力為用戶省錢,可用戶最終還是要逃離你,是不是很不劃算?
天天動聽和蝦米音樂宣布停止服務后,很多人調侃馬云,收購一家公司就死一家。創業這么多年,只有三件事做對了。
第一是選擇互聯網,選擇電子商務;第二是做支付寶;第三是做天貓商城;
前兩件事情都很好理解。中國最偉大的互聯網企業基本上都誕生于2000年左右,而支付寶不僅為電子商務增加了信任值,而且還為阿里巴巴建造了一個龐大的金融帝國。
而做天貓商城有前兩件那么偉大嗎?事實上,是的。
馬云最初的創業口號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幫助85%中小企業。其實說的好聽一點叫中小企業,其實就是假冒高仿的小作坊,或者是賣三無產品的個人。而這種走低價卻毫無品質保障的C2C模式,本質上是不可持續發展,而且也是賺不到錢的。一直到現在還只有百分之五的淘寶店在盈利,足以說明問題。
到了2008年的時候,馬云看到京東的生意越做越好,似乎意識到了B2C正品商城的魅力。立即發力做淘寶商城,并在2012年改名為天貓商城。這樣最大的好處就是,在淘寶里為用戶提供了一個可信賴的正品商城,淘寶不再是一個low到爆的假貨集中營了。現如今,淘寶的品牌價值高達2300億人民幣,高于中國移動、百度和微信,成了國內最具價值的品牌。做天貓商城成了阿里最成功的一次轉型。
這是馬云最可喜的地方。
中國還有一家手機廠商,本來是一個品牌新秀,但現在一提到它,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廉價。
它就是小米,但價格便宜真不是什么好事兒。
低價意味著劣質
大約是14年的時候,不少網友在雷軍微博吐槽紅米手機的內存太小。
雷軍好沒氣地說,就800塊錢的手機,你還想怎樣?
是啊,才800塊錢。考慮到硬件、研發、人工、銷售、售后、納稅,800真的已經很低了。
但依然有人能做出更低的,360和酷派合作后,推出的奇酷360手機,定價為399,不僅有死磕小米的架勢,還把整個千元手機市場都攪得天翻地覆。
記者問周鴻祎后悔嗎?周鴻祎回答,我唯一后悔的是,沒有把價格定到360!
瞧,多任性!
拼低價永遠有比你更低的,山寨機們連一百元的智能機都做出來了,樂視的賈躍亭甚至說要把硬件做到免費,不賺一分錢。
但沒有利潤的支撐,哪來的服務與創新?如果所有的企業都靠低價來競爭,整個國家的科技得一夜回到解放前。
俗語說得好:一分錢一分貨。
事實上,不可能有真正物美價廉的產品,低價就意味著劣質,對用戶的傷害也更大。就拿小米的空氣凈化器來說,本來正規品牌的市場價是2000多一臺,你非要整個700塊錢的出來,等到老百姓用了幾天不行了,又得再換個2000多的。表面上買700塊錢產品的時候好像省了一兩千,實際上用戶是多花了700塊的冤枉錢。
便宜會降低品牌價值
從小米1到小米2s,小米的每款產品都倍受矚目,好評如潮。特別是小米2s,無論是外觀還是體驗,至今來看都是非常經典的機型。
但自從2013年紅米出來后,小米的產品線越做越亂,大紅大紫了一年,很快就變成low品牌。
小米站在風口上不停地攪局,很多手機品牌也被逼low。魅藍、堅果、酷派大神、奇酷手機等等,然而這些低端品牌的命運會怎么樣呢?可能如同泡沫一樣,很快都要湮滅。
不可否認小米的最大貢獻:拉低了整個國產手機的售價。但同樣也拉低了自己的品牌價值。
(馬后炮)其實如果小米不做紅米系列,能像最初那樣,能堅持一點情懷,一年就出一款產品,每款就賣1999,用心做好研發與創新,可能還是一個中高端品牌。而現在卻被人貼上廉價貨的標簽,這是所有企業家都不愿看到的,雷軍也想把這個標簽洗掉,但已經太晚,太難。
便宜不代表性價比高,貴也不一定性價比低
購買小米手機,大多是看重其性價比高,但小米手機的性價比真的高嗎?
性能與價格的比值簡稱性價比。很多人以為便宜貨性價比就高,而貴的貨性價比就低,這是一種誤解,其實所有商品的性價比都是差不多的,利潤率一般都在15%左右。
性能低,價格就便宜;性能高,價格就貴。
比如800元的紅米和6000元的蘋果,二者性價比差別不會很大。性價比太低的商品,不會成為大眾消費品。這種商品叫奢侈品,在國際上被定義為:一種超出人們生存與發展需要范圍的,具有獨特、稀缺、珍奇等特點的消費品,又稱為非生活必需品。(比如:鑲了N多八星八箭鉆石的手表,售價一千多萬!)
手機是生活必需品,而手機的流暢也是剛需。也就是說,6000元的手機,并不是奢侈品,從性能的角度來看,也不一定貴。而且賺得的利潤還要跟經銷商分成,給員工發工資,給中國納稅,給美國納稅,仔細一算,真正被資本家賺得的剩余價值并不高。
為什么oppo和vivo能超越了華為和小米,成了銷量冠軍?
2016年上半年國產手機銷量榜上:oppo的2902萬臺,加上vivo的2555萬臺,達到了5457萬臺!超越了華為的4377萬臺,名列第一!
業內人士爆料oppo r9的具體硬件成本只有一千多元左右,卻賣2500,很多人指責其性價比低。
但只看具體的硬件成本,其實是很不公道的。第一,oppo和vivo的設計非常好,外觀都是iphone級別的,無論是正面還是背面,與iphone相似度都高達99%!第二,花了很高的代價請明星代言,塑造品牌價值。另外,客戶到實體店買手機,國產手機的體驗其實都差不多,而那么多手機往那兒一放,當然是哪個好看買那個,更何況oppo還有快充技術和極快的指紋解鎖速度。
綜合來看,oppo的性價比和普通手機是差不多的,而在外觀和品質感上,oppo都更好的抓住了用戶的心,而小米卻一直在標榜性價比。
有錢了,就會買更好的
雖然不少媒體人都在高喊階級固化,社會分層。但不得不承認的是,從馬云、王健林這樣的頂級大佬到鄉村野里的小老百姓,中國人確實是越來越有錢了。回想幾十年前,大多數中國家庭吃頓豬肉都是奢侈,而現在每天考慮的則是買房買車的事情。
曾看到懂懂教腚疼學會斷舍離:如果你覺得不是藝術品的東西,都不要帶進門。
這是中國人消費的趨勢:越來越趨向于購買優質高檔的產品,價格不再是消費最主要的考慮因素。
也就是說,有錢了,就會消費更好更貴的商品,這是不爭的事實。即使馬云那么樸素低調的人,也購置了上億的豪宅和專門的綠色蔬菜種植園,家里還安裝了私人電影院,開著一千多萬的邁巴赫。
普通人雖然不能像他那樣買買買,但消費觀念也會隨著收入的增加而改變。
一般買小米的,大多是學生黨。而這些人畢業后,很快就成了工薪階級,隨著收入的增加以及虛榮心越來越強,品味也會逐漸變高。紅米手機,基本上就不會選擇了。
這就是雷軍最心痛的事情,你做便宜貨,極力為用戶省錢,可用戶最終還是要逃離你,是不是很不劃算?
曾經看到一個小故事,非常形象生動
有一個業務員問老板:“市場上有個小廠,價格很低,很難對付,怎么辦?”
老板反問道:“既然這家廠這么厲害,為什么一直是家小廠,而我們卻是大廠呢?”
這個小廠何嘗不像小米?
實際上,低價在市場上通常只是扮演著“攪局”的角色,在競爭中,高價經常被低價攪得膽戰心驚,但低價最終卻總是在高價面前一敗涂地。
雖然一直到現在,我還是非常佩服雷軍,他人生的每一步都走得很踏實,值得中國的青少年們學習。現在每天在微博上曬產品,跟個小微商一樣,很可愛。但我已經很久不買小米的產品了。 在購買能力范圍內,盡量買最好的。
雷軍的悲,也在提醒所有的企業家和創業者:千萬不要把自己的品牌搞low了!
微信公眾號:阿伍優優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