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克訪華──又一次亡羊補牢之旅?業界
庫克又來中國了,先是見了一位國內知名設計師,然后會晤了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昨天又在重慶市長黃奇帆的陪同下逛了自家的蘋果店。
顯然,庫克跟他的前任喬布斯相比截然不同,喬布斯在有生之年也沒有來過中國,而庫克作為供應鏈高手努力維護這種企業與政府之間的微妙關系。
庫克此次訪華,正值iPhone銷量持續下滑,大中華區下滑尤其嚴重的情況下。但庫克可能需要想明白一點,產品創新才是止住iPhone下滑的良藥,卑躬屈膝換不來任何庫克想要的尊重。他的這次訪華之旅被華爾街日報直白地描述為“亡羊補牢之旅”。
本文轉載自華爾街日報中文網,原標題為《庫克訪華──又一次亡羊補牢之旅?》。
對蘋果公司(Apple Inc., AAPL)首席執行長庫克(Tim Cook)來說,中國的需求正在增長,而他手中的籌碼正在減少。
中國政府正要求像蘋果這樣的西方科技公司遵守越來越嚴格的對數據存儲和信息共享的規定,同時,隨著iPhone產量減少,蘋果的供應量和代工企業已不再是昔日創造就業的引擎。
面對蘋果銷售額大幅下滑、中國政府支持力度減弱和新一代iPhone即將面市的局面,庫克開啟了一次對中國的親善之旅:他與中國政府官員舉行了會晤,參觀了蘋果在中國的門店,并與當地居民交談。庫克周二在北京會晤了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其間他承諾會增加在中國的投資。周三,庫克來到中國中部城市重慶,在市長陪同下參觀了一家蘋果店。
蘋果公司發言人沒有就庫克此行回復記者的置評請求。
科技咨詢公司ADG的總經理迪安杰利斯(Chris DeAngelis)說,庫克不得不對中國政府表現得非常友好。安杰利斯談到蘋果公司正在嘗試擴大在中國市場的業務,例如移動支付領域,這些領域是外國公司很難進入的。
庫克最新的投資承諾讓人想起中國長久以來對外國企業的期待:外企要進入中國龐大的消費市場,需要以投資和技術轉讓來幫助中國經濟發展。以用戶數量衡量,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和互聯網市場。
市場研究機構國際數據公司(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 簡稱IDC)中國研究總監福克(Kitty Fok)表示,庫克正在努力表現出他對中國文化的學習和喜愛。福克說,這種投資能拉近蘋果與中國政府的關系。
這種利益互換對蘋果和其他大型西方科技公司來說都不算新鮮事。蘋果一直沒有停止在中國的投資,例如5月份宣布向中國打車應用市場的領頭羊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Didi Chuxing Technology Co.)投資10億美元。
但蘋果眼下正處在一個充滿挑戰的關頭:一方面,中國政府的監管要求越來越嚴,另一方面,蘋果最大的談判籌碼──依靠iPhone生產為中國經濟做出貢獻──正在減少。
蘋果截至6月底財季的全球iPhone銷量下降14.9%,至4,040萬部,為連續第二個季度下滑。蘋果當季在中國大陸、臺灣和香港市場的全線產品銷售額下降33%,至88億美元,為最大的地區性降幅。大中華區當季是排在美洲和歐洲之后的蘋果第三大銷售區,而此前排名第二。
中國最高領導層也表達了對iPhone銷售持續下滑的擔憂。據與會人士透露,今年5月份在貴州省與科技企業管理人士會面時,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只向富士康科技集團(Foxconn Technology Group)董事長郭臺銘(Terry Gou)提了一個問題。富士康集團是蘋果主要的代工商。
李克強的問題是,今年產量是否會下降。知情人士說,郭臺銘先是試圖回避這個問題,然后承認整體趨勢是向下的。
一名富士康的發言人沒有立即回應記者的置評請求。
富士康上周公布,第二財季凈利潤同比下降31%,至新臺幣177億元(合5.66億美元)。
在全球iPhone銷量下滑之際,庫克于5月份赴印度展開魅力攻勢,但此舉在中國引發不滿,據國有媒體報道,一些中國評論人士呼吁改弦更張,支持本土制造商。
中國官方媒體《環球時報》(Global Times)撰文稱,鼓勵中國西部本土制造商的發展是上策,好過跟印度競爭蘋果這樣的跨國巨頭。
知情人士說,蘋果最新款iPhone手機在經過幾個月試生產之后,近期開始在富士康位于鄭州市中心的核心廠區生產。外界預計,今年的產品和往年相比不會有太多重大改變,蘋果可能會將更具創新性的新功能留待明年,以紀念iPhone推出10周年。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