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手機紛紛進軍高端市場,邏輯在哪兒?手機
2017年春節剛剛過去,國產手機廠商又爭相開啟了發布會模式。
魅族率先開了節后第一場發布會,這似乎是它去年連開了14場發布會的延續。華為、小米、360等手機廠商也都并未停歇,不是在開發布會就是在去開發布會的路上。
此起彼伏的發布會,昭示著國內新一輪智能機大戰已然拉開了序幕。而在這新一輪的戰火中,國產手機的決戰重心將會轉向何方?
答案無疑是高端機市場。
華為發布mate 9,售價五千以上,保時捷版走輕奢路線定價上萬;金立年度商務旗艦機M2017定價高達6999,私人訂制鱷魚皮版售價高達16999元;一向以性價比著稱的小米也發布了售價達五千的小米MIX。
由此種種,便可看到,如今國內的高端機市場已經迎來激烈角逐。并且,可以預見的是,這一趨勢在2017年將愈演愈烈。
三星Note7爆炸給國產手機搶奪高端市場一線生機
2016年,智能手機領域內最戲劇性的事莫過于三星Note7爆炸。要知道,三星Note7推出時被寄予厚望,被認為是最有能力對標iphone 7的產品。怎奈時運不濟,上市一個多月就上演了“爆炸門”事件。最后不得不宣布全部召回,退出市場。
然而這一偶然性的事件卻使得當下的智能手機市場格局發生劇變。華為迅速推出mate 9,而后小米、金立等緊跟其上,紛紛推出高端機產品,欲搶占三星因Note7召回而留下的市場空白。
毫無疑問,三星Note7爆炸給中國手機廠商帶來了沖進高端機市場的機會和希望。它硬生生的從三星和蘋果長期把持著的高端市場中開了一道口子。而嗅覺靈敏的國產手機廠商們迅速做出了反應。
“如果三星Note7沒有爆炸,那么國產手機廠商們幾乎沒有任何機會沖進由三星和蘋果長期把持的高端市場。Note7爆炸給中國的手機廠商們開了一扇方便之門。”資深業內人士向地歌網記者分析到。
無論如何,可以預見的是,因為Note7爆炸而受到重創的三星,已是元氣大傷,短期內還難以恢復。
并且,如今的三星在國內依然處于被卷入政治風波的焦灼狀態中,掌門人李在镕更是身陷囹圄。
內憂外患,三星的發展狀態可想而知。而對于國內的手機廠商們來說,卻是最好的機遇。
除了三星地位的逐漸式微,同樣占據著高端市場極大份額的蘋果在近年來也發展的并不順利。Iphone 7被指毫無創新,蘋果手機的電池、屏幕等問題也頻頻發生,蘋果整體業績下滑。
相反的是,國產手機發展迅猛,紛紛出海。對于國際市場來說,這恐怕是國產手機發展的春天。
如此利好的環境之下,是國產手機廠商打破三星、蘋果二者壟斷高端市場局面最好的機會。
分眾運營已是大勢所趨
縱觀2016年,智能手機行業內最大的贏家非OPPO和vivo莫屬,靠著十余年的線下渠道運營和積累以及品牌形象的塑造,O/V成功實現了逆襲成為國內銷量前三強。
但深究O/V的用戶運營之道,可以發現不管是一直主打視聽還是拍照,O/V之所以成功的很大一個原因在于分眾運營:深耕年輕女性用戶。
不得不說,對于已經難有較大創新的智能手機市場來說,分眾運營已是一個趨勢。
目前已經成功的例子除了O/V還有美圖手機以及金立手機等。美圖則從微商這個點切入和起家,如今已經是微商以及熱愛自拍美顏女性用戶的標配。借助美圖手機的成功,如今的美圖已經成功在香港上市。
而金立則定位政商人士,根據目標用戶的特點和需求,金立手機主打續航和安全,并且配置了一些個性化功能。其在2016年的銷量也取得了非常大的突破。
可以預測,未來分眾運營做的越精致,在市場上將越有競爭力。并且,個性化定制化的時代已經來臨,未來的分眾運營也將做的越來越精細化。這意味著,采取“單點突破”的方式發展依然有很好的前景。
本質來說,入局高端機市場也是廠商對用戶進行分眾運營的一種。
免費模式失靈,智能手機比拼硬件的時代已經過去
2017年,智能手機市場的激烈競爭還在。在智能手機緯度上,智能手機的核心競爭點到底有哪些,筆者曾撰文《智能手機這片紅海,未來的競爭到底在哪里?》有詳細闡述。
可以看到,發展到如今這個階段,智能手機比拼硬件以及性價比的時代正在成為過去,“硬件免費”的模式也已經慢慢失靈,然而這種模式帶來的后遺癥卻開始顯現。
感受最明顯的莫過于近期各大手機廠商不約而同的宣布漲價。繼樂視、小米宣布手機漲價之后,魅族、360手機等也相繼宣布提價。
漲價的原因是顯而易見的,除了元器件等原材料價格上漲導致手機成本上升,過去手機廠商們遵循的倒貼或補貼模式,也使得其積累了嚴重的財務負擔。再加上目前手機平臺的分發業務、運營業務還未全部落地,市場上資本環境不佳,使得各大手機廠商的發展尤其顯得艱難。這也逼迫手機廠商思考轉向。
本質上來說,手機廠商紛紛提價不僅意味著價格戰即將告一段落,也側面表明了目前智能手機市場的競爭正在變得不那么激烈。智能手機市場通過幾輪的洗牌,市場格局已經初顯。未來國內手機廠商將會形成幾家獨大的局面,大批小的手機廠商將宣布倒閉或者被并購。
是時候轉向高端市場了。
企業需要生存,就需要獲取更高的利潤。高端市場獲利的空間大,更有利于促進企業的長足發展。這也是為什么各大手機廠商們都要做高端機的原因。
而一個令人心酸的現實是,長期霸占在高端市場的蘋果手機雖然市場銷量占有率只有17.6%,但卻獨占了全球智能手機產業利潤的百分之九十,三星則占據百分之九左右,而留給其它手機廠商可以進行瓜分的利潤卻只有可憐的百分之幾。
國產手機廠商們進軍高端機市場的路可謂漫漫。
進軍高端機市場,實力和策略不可或缺
但凡進入一個新的市場,首先要有資本,第二要有策略。在此,筆者講的更多是策略問題。
但筆者想首先探討的是如何理解高端機市場?這個詞的核心是“高端”二個字。“高端”一詞的解釋是指“等級、檔次、價位等在同類中較高的”。聯系起來“高端機”便可以理解為等級、檔次、價位等在同類中較高的智能手機。
從這個闡述中我們不難看出,高端機應具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品質較高,二是品味較高,三是價格較高。
那么遵循這幾個標準,放在智能手機領域,我們可以試圖判斷出怎樣一部手機才能稱之為高端機。首先,這臺智能手機在質量方面應該很高,比如耐摔、電池續航能力優秀、材質好手感好等等;其次,這臺智能手機有很品味,比如外觀設計很獨特、有逼格、有一些個性化功能或者很厲害的黑科技等等;最后,在價格方面,一定是比同樣硬件配置的價格水平高出好幾倍。
可以看到,一部高端智能手機并不僅僅是因為其價格高才叫高端機,而更多的還在于其內在的技術水平與外在的設計品位。真正想做好一部高端機并不是那么容易,人們普遍認為的“價格高”等于“高端機”其實是一種誤解。
高端機市場的形成除了高端機這個要素,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要素是用戶,為了匹配,我們暫且稱之為高端用戶。
高端用戶其實和高端人群又是密不可分的。在中國,高端人群可分為八類人群:追求創新型、文化知識型、廣告導向型、生活享受型、消費理性型、生活嚴謹型、品牌熱衷型和成就彰顯型。這八類人群其實又是一個垂直細分,也就是筆者之前提到的分眾運營。
當然,高端用戶不僅僅包括高端人群這個群體,還包括其它群體。針對這些群體的特點以及需求,企業也可以嘗試從某一個群人進行切入。這就是筆者在前面所說的分眾運營。
其實歸根到底,高端機的根本無外乎是“高溢價”。所以這里最核心的依然還是品牌價值。品牌值不值錢,意味著你的產品值不值錢,能拿到多高的產品溢價。品牌溢價的能力越大,產品的盈利空間越大,這是眾所周知的道理。
手機廠商們要想打進高端品牌市場,第一步要在塑造品牌方面需要花費苦功。
拉升品牌溢價的方式有多種,例如金立采用的則是用離譜的高價來拉升品牌形象。2016年12月26日,金立發布了售價之高史無前例的M2017,令市場一片嘩然。
然后深究這背后的原因,發現金立新發布的這兩款“天價”手機其實是金立為入局高端機市場在立flag。對于金立來說,這兩款手機究竟能賣多少并不是重點,金立的目的是為了拉升金立的品牌形象。
類似這樣的例子也不勝枚舉。高端機市場之路,即需要實力也需策略。
無論如何,可以肯定的是,2017年將會有更多的手機廠商入局高端機市場,高端機大戰最激烈的階段已經來臨。
【來源:艾瑞網 作者:IT老友記】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