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義》繞過“小鮮肉”經濟,制作成本僅1.2億業界
“小鮮肉的肆虐是因為熒幕上已經太久沒有一部由老戲骨匯聚的好戲了,大家拼命的樹立小鮮肉好的標桿,這個路子就已經走錯了!”談及滿屏的小鮮肉,李學政如是說。
提起李學政,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他是誰?但是如果說到《人民的名義》中的大風工人代表王文革,你一定會對這個角色印象深刻。
王文革,性格偏執,維權意識強烈,在沒有人脈沒有背景的情況下,權利受到損害他采取的方式就是暴力維權,劇中的他真有幾分人如其名,像極了文革時代的縮影,他的沖突性和激烈性讓人印象深刻,在一群官員和工人代表中顯得尤為突出。
王文革這一角色,正是由李學政飾演。他透露,王文革其實是個悲劇人物,在后面的劇集中,他的偏執和沖動讓他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終被判刑12年。就是這樣一個看似“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的人,卻是中國千千萬萬農民的縮影,真實地再現了農民階層維權不得的苦衷。
除此之外,李學政老師還是中央軍委后勤保障部金盾影視中心主任,擔任《人民的名義》總監制、總發行人。《人民的名義》打著“13年來首次解凍的反腐劇”的招牌而來,發展到如今收視破2,網絡熱度居高不下,對此,李主任作為總監制和總發行人,有著自己的看法。
年輕受眾緣何成為正劇走紅神器?
如果不是自己在追劇,很多人可能都不相信,《人民的名義》這樣一部正能量滿滿的劇,竟然是在湖南衛視這樣一個青春題材為主的平臺播出,這種巨大的“反差萌”,引起了網友的關注。
談及此,李主任表示,剛開始也曾考慮過在央視平臺播出,但是因為劇集的限制不而已只能放棄,畢竟大量的內容刪減可能會嚴重傷害到劇情,損害電視劇的品質。
為什么選擇湖南衛視呢?李主任告訴獨角獸,作為影視劇的發行方,主要考慮的是電視劇的社會傳播效果和經濟回收成本,在這一方面,湖南衛視極具優勢。
首先,湖南衛視這個播出平臺的確很強大。針對很多人認為的湖南衛視主打青春偶像劇的定位,李主任解釋道,其實湖南衛視不只是局限于玄幻劇和青春偶像劇,也曾經播出過《大明王朝》、《麻雀》、《解密》、《紅星照耀中國》以及周梅森老師十年前的《絕對權力》等這樣的大型正劇,且反響不錯。他認為,湖南衛視永遠走在時代的前端,是弄潮兒。別的衛視在做正劇的時候它主打娛樂,別人做娛樂的時候湖南衛視又開始回歸正能量的劇。
其次,湖南衛視強大的經濟實力,對投資方的良好信譽,從不拖欠賴賬,也是其能夠成功拿下該劇的主要考慮因素。
事實證明,湖南衛視確實獨具慧眼。3月27日該劇一經播出,便引發了廣泛的關注,截止目前,微博、豆瓣、收視率各種指數居高不下,成為2017年開年以來口碑和收視雙豐收的現象級作品。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雖然失去了央視平臺的支撐,但湖南衛視獨特的青春平臺也為該劇籠絡了一大批年輕粉絲。隨著劇集更新,之前很多人表示不看好的年輕受眾逐漸成為了該劇的“自來水”。
根據PPTV聚力對《人民的名義》用戶畫像顯示,19-29歲年輕人群體占54%;極具年輕人屬性的微博熱門話題、表情包等更是刷爆朋友圈,將《人民的名義》推向了一個又一個的高潮。
對此,李主任表示,雖沒有預料到觀眾的“自來水宣傳”和微博熱門話題不斷,但是他表示對這個結果主辦方和演員是非常高興的,成果被認可。但是他強調,該劇在年輕人中極受關注這個是預料之中的。
他表示,現在的年輕人不是只關心仙俠偶像劇,他們更加關注現實,因為真正的思想動力和源泉是來源于年輕人的,他們的思想壓力更大,對未來的考慮更多,更希望現實是美好的。
李主任強調,認為年輕人對《人民的名義》不喜歡或者不關注這完全是對中國文化的不自信。中老年人可能對文化以及政治的認知已經基本定型了,但是年輕人不同,好的環境和好的現實才能實現理想。
據了解,為了最大程度的拿下年輕受眾,該劇也在內容制作上下了大工夫:認真考究劇本臺詞,包括演員服飾的潮流性;為劇中人物加入感情線,畢竟人活一世,是逃不出友情、親情、愛情這個圈子的;甚至在宣傳的時候加入“貝兒爸爸”、“夏東海”、“花兒與少年凱麗”等年輕人喜歡的因素。現在來看,皇天不負有心人,《人民的名義》已經成功俘虜了一大批年輕受眾。
小鮮肉終不長久,老戲骨主掌天下?
作為一部沒有小鮮肉、只有遍地老戲骨的《人民的名義》,簡直是電視劇中的一股清流。要知道,近幾年,影視劇產業可謂是資本加持風光無限,儼然已經成為小鮮肉的天下。
他們自帶流量,自帶話題,哪怕是一個簡單的動作也能引發萬千粉絲的關注,逐漸地,各類影視劇中只知滿屏的小鮮肉,卻不知演技為何物,與之同時滋生的還有演員的高片酬,動輒占到制作成本的70%-80%,導演編劇苦不堪言,嚴重壓縮的制作經費也影響了作品品質,“高流量+低口碑”成為我國影視劇打不破的魔咒。
2016年為業內人士上了嚴肅的一課,逐漸無人買單的“粉絲作品”成為“退潮后方知誰在裸泳”的典型代表,也給了拿小鮮肉做噱頭的出品方當頭一棒。今年以來,呼吁高質量、高品質的作品逐漸成為主流聲音,《人民的名義》正式在這種聲音中突圍而出。
談及小鮮肉,李主任形象比喻道,老戲骨和小鮮肉就像是人的飲食搭配一樣,小鮮肉是海鮮大餐,老戲骨是主食,不能天天吃海鮮大餐,也要注意營養搭配。
他認為,真正的藝術來源于表演,小鮮肉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臨時的、暫時性的產物,因為他們的演技包括生活閱歷和老戲骨還有很大一截差距,他們帶給人們的更多的是一種感官的享受,并不長久。
李主任強調,“小鮮肉”產物的出現,是因為近十余年來中國熒屏上缺少真正的由老戲骨聚成的好戲,大家都拼了命的去樹立“小鮮肉好”的標桿,這個路子走錯了!
但是這肯定不會維持很久,未來一定是老戲骨主掌天下的時代,小鮮肉的時代肯定會被《人民的名義》帶來很大的啟示和沖擊,讓更多的制片人和導演認識到,花更少的錢請老戲骨,省下的錢投資影片質量也是有收視率的,這就是一種平衡,左右之間自動的平衡。
現實案例藝術再造,公檢法司都有腐敗?
《人民的名義》播出到現在,很多人物的走向已經逐漸清晰,但是同時也遇到了一些質疑。有網友指出,該劇是一部抬高檢察機關,貶低公安機關的劇。
當然這和其中的人物設定有關系,作為該劇唯一一個百分百正義的男主侯亮平,設定為檢察院反貪局局長,而其中涉及的省公安廳廳長祁同偉、分局局長程度等都是要打擊的對象。
對于這種聲音的出現,李主任堅決表示否定,他強調,觀眾包括公安機關的同志繼續關注接下來的劇情就會有新的發現,會有英雄的人民警察的出現,他們守正辟邪,成為人民的守護神。
目前劇中已經出現的市公安局局長趙東來就是一個堂堂正正、一心為民的好警察,據了解,在后來的劇情推動中,將聯合陸毅飾演的檢察官成為反貪腐、守正義的中堅力量。
對于劇中涉及的部分公安案例,李主任表示,這部分的案例來源于生活,現實中公安局長已經被抓了四五個了:原重慶公安局長王立軍為討好薄熙來掩飾其投毒殺死外國人的事實,并涉嫌徇私枉法、濫用職權、受賄等;原內蒙公安廳廳長槍殺情婦;天津武長順濫用職權收受賄賂等……這都是血淋淋的現實,劇本是在此基礎上加工成為素材。
他特意表示,該劇絕對不針對哪個階層和群體進行褒貶,只是通過現實中的案例進行藝術再加工。
李主任透露,在接下來的劇情中,會陸續發現省法院的副院長、京州市的檢察長也是腐敗分子,幾乎是公檢法司里面都有腐敗分子,這是現實生活的真實寫照,沒有不腐敗的團體和行業。
李主任笑言,該劇那前兩集披露的丁義珍是副市長,那是不是在劇本創作中也不能寫副市長了,中國的副市長那么多,都該跳出來抗議了。文學作品和現實是有關聯的,但是和現實是有區別的,也要允許藝術加工。
最后,李主任代表《人民的名義》向全國二百萬余名公安和警察的辛苦付出表示敬意,是你們的辛苦付出甚至犧牲換來了人民的平安。
的確,近年來不乏公安警察為了守護人民而英雄犧牲的例子:蘭州公安李鋼在高檔轎車被盜案件中英雄犧牲,社會各界民眾紛紛自發舉行悼念活動;有為救落水群眾而犧牲的……他們真切的連接著群眾和國家,看似微不足道卻又無處不在、無微不至地守護著人民群眾的安全,向他們致敬!
不能否認,《人民的名義》的播出確實起到了警示和反思的作用,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觀眾看得大呼過癮。對此,李主任表示,“尺度大”是這部電視劇火的根本原因,真實、臺詞犀利、決心很大,深入挖掘了人性背后的秘密。
他表示,這種尺度大不是主創人員膽子大,而是黨中央十八大以來反腐的決心和成果大。這并不是拍馬屁打官腔,如果不是黨中央反腐的決心和自信,這樣的劇目很可能也上不了,層層把關和審查,都是代表的中央和國家的態度。
但對劇情的過度解讀,甚至影射現實中的機關團體確實有些牽強,不妨客觀公正的去看待劇中的每個人物和每段故事,堅信其傳遞的正義的力量。
最后,李主任透露,在未來,金盾影視中心還將繼續關注反腐劇,目前正在籌備的有以“天上人間”真實案例改編的網劇《人間天上》和“天津大爆炸”事件改編的院線電影。相信不久之后,會給我們帶來新一輪的心靈震撼和洗禮。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