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突破!專家設計出可自我修復的軟性機器人業界
可自我修復的軟性機器人是一項重大的技術突破。近日,據外媒報道,機器人專家設計了一款可以自我修復的軟性機器人。
眾所周知,我們的手被割傷或肌肉被撕裂等都可以隨著時間而愈合。但是,如果機器人也能痊愈呢?發表在科學機器人雜志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在不久的將來,這種情況可能會出現。
來自布魯塞爾大學的研究人員(VUB)已經將這種自我修復的特性延伸到了軟性機器人身上。這些機器人是由柔性材料制成的,可以用來在食品工業或微創手術中獲取精細的物品。它們在康復和假肢修復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
“機器人非常復雜,很難修理。”“軟性機器人尤其容易受到尖銳物體和高壓的影響”——該項目的五名研究人員之一的VUB教授Bram Vanderborght解釋道。“這項研究是在軟性機器人中引入自我修復材料的第一步,我們認為這將開啟一個全新的自我修復機器人研究領域。”
在他們的實驗中,研究團隊制造了完全由橡膠聚合物制成的軟性機器人。這些材料在受損后,首先能夠恢復原有的形狀,然后完全愈合。他繼續說道:“這一原理在三個自我修復的機器人部件上進行了測試:一個用于機器人撿拾物品的鉗子、機器人手和人造肌肉?,F實的傷害可以在不留下傷疤的情況下完全愈合。之后機器人能夠完全重新開始他們的任務。”
一旦軟性機器人損壞,這種材料在以80攝氏度加熱40分鐘后可以恢復。在以25攝氏度加熱24小時后,受損的機器人的力量和靈活性也將恢復。
該研究小組得到了歐洲研究理事會的支持,他們對這項研究的影響也抱有很大希望。自2014年以來一直參與該項目的Seppe Terryn表示:“我們希望人類能信任機器人,知道它們的性能并不取決于人類的探測和修復損害。”
事實上,這個行業的差距使得這項研究特別令人興奮。麻省理工學院的電氣工程專家Russell證實:“沒有愈合能力是我們的機械系統與他們生物系統相比的主要缺陷之一。在這個方向上取得適當的進展,可以極大地提高我們機器的穩健性。”
劍橋大學的軟性機器人研究人員Fumiya Lida說:“自我修復的軟機器人技術是一個重大突破。”在以人為本的環境中,自我恢復會讓整個機械系統的成本更低也更安全。
此外,Tedrake還懷疑這項技術在未來將如何延伸到其他領域,“比如汽車的自動維修輪胎”。然而,更直接的是,VUB團隊希望能增加一個傳感器網絡來檢測機器人的健康狀況,甚至是新材料。
來源:網易智能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