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國際化“大躍進”3年完成友商10年目標手機
2018年來臨之際,互聯網手機榮耀再度提速。榮耀總裁趙明成為國產手機大佬之中的網紅。在任正非簽發針對榮耀激勵政策“特區嘉獎令”之后,借榮耀四周年慶典之機,趙明高調宣布了榮耀國際化戰略,三年之內進入全球品牌前五,2020年海外市場銷售占比達50%。
近日,趙明在題為《迎接2018,戰全球,守北坡,將榮耀的戰旗插到全世界!》的內部員工新年致辭中表示:整個2017年,手機行業都在低迷中前行,表面看似波瀾不驚,實則蘊含變局。我們看到一些品牌在掙扎求生,一些品牌在觸底下降,還有一些品牌跌宕起伏,上演驚險一幕。但對榮耀而言,2017年卻是從容提速、不斷精進、鎖定勝局的一年。根據賽諾數據,1到11月,榮耀手機銷量份額在中國互聯網手機位居第一。
值得注意的是,趙明在致辭中正式擂響戰鼓,此前不久在周年慶上發布的全球戰略計劃,三年全球前五,不及開年,就已宣告啟動。這個目標說大很大,說小真不小,榮耀等于要在短短3年完成友商10年的目標,趙明領銜的榮耀團隊能否完成這個指標?榮耀如何才能完成“大躍進”?這將為大步邁開全球化戰略的其他國產手機釋放一個怎樣的信號?
一、3年完成友商10年目標
趙明在致辭中指出,榮耀將構建海外內雙引擎發展模式。對此,榮耀祭出“聚焦品牌高地,覆蓋人口大國”戰略計劃,以美國、歐洲、俄羅斯、非洲、土耳其、印度、印尼等為重點區域,依托獨有的互聯網輕資產模式,在全球手機市場成為“三年前五”的品牌;2020年,海外市場銷售占比要達到50%!
趙明分析認為,榮耀不僅要面對競爭各異、格局各異市場,還要面臨跨文化溝通的挑戰。而用3年的時間,來完成友商10年甚至更長時間戰略布局和目標達成,可謂雄心勃勃。目前,榮耀海外業務占比約為15%,在中國市場已有較大規模下,從15%到50%,任務艱巨。
趙明把榮耀國際化拓展看成第二次創業,這說明把國內的四年看成第一次創業。“這是一條從未有人走過的路,但榮耀需要趟出來。當前最迫切的,就是需要有一批有能力、有勇氣的優秀人才,到最需要的地方去”,趙明通過致辭號召榮耀全員奔赴全球,向全球要市場要銷量要業績。
要確保目標完成,一方面趙明親自帶隊,榮耀四周年、昨天的微博和今天的內部郵件,說明榮耀全球計劃已啟動。
趙明認為,“不同于其他品牌,榮耀在海外,要敢于以輕資產的互聯網模式,以創新、品質、服務為戰略控制點,做全球年輕人最喜愛的科技潮品。”
二、全球挑戰與榮耀的第三種模式
研究機構Kantar Worldpanel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10月末,華為(含榮耀)、小米、蘋果、vivo以及OPPO等前五大手機廠商占據了中國市場91%份額,其他品牌的生存空間被再度壓縮,市場呈現“寡頭”壟斷格局。
同時,工信部旗下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報告指出,今年11月單月,國內智能手機累計出貨量為4034.5萬部,同比下降21.7%。在之前10月,國內手機出貨量3818.1萬部,同比下降9.8%。這表明,國內手機市場存量競爭態勢變得更為明顯。
通過數據對比,不難發現國內手機市場已經出現了嚴重的飽和,在國際市場尋找生路成為不二選擇。目前,人口超過1億的大國,成為國產手機競相爭奪的目標。其中,印度人口超過15億,世界第一,并且智能手機普及率也不高,市場上60%是功能機,智能機只有40%。非洲超過11億,印尼超過2.5億,這些地區都將成為重點爭奪目標。
國內手機廠商紛紛出海的當下,大有百舸爭流之勢。目前看來,國產手機在海外市場發展有兩種主流模式:一是平移國內的低價低質策略,以期靠此沖擊、占領海外市場,但這一模式目標在于沖量,通常以犧牲品牌、犧牲口碑甚至犧牲未來為代價,不適合長久發展;二是一些成熟巨頭,用步步為營的方式長線布局,雖市場基礎牢固,但卻伴隨著龐大的時間、人力、財力成本支出。
因此趙明認為,榮耀需尋找第三種發展模式。“雖然時不我待,但我們絕不能野蠻生長,我們要追求有價值觀的、健康的增長。我們既需要漂亮的業績,合理的利潤,更要實現品牌健康運營。”
來自第三方市場機構GfK的數據顯示,目前在俄羅斯和芬蘭市場,榮耀均獲得1-10月市場份額前三的好成績,其中還于7月躋身芬蘭市場份額第一位置。而在Amazon“黑色星期五”活動中,榮耀在法國,德國,美國市場,均實現超越100%的突破增長。可以看出,榮耀雖選擇了與其它手機廠商迥然不同的海外市場模式,收獲的卻是近乎“大爆炸”般的迅猛增長。
在歐洲之外的區域,譬如亞洲印度以及非洲等欠發達地區,正處于由功能機升級到智能機的時代,市場增長潛力巨大。根據榮耀既定策略,未來將以美國、歐洲、俄羅斯、墨西哥、非洲、土耳其、巴基斯坦、印度、印尼為重點區域,實現線上線下融合,并計劃在全球范圍內開設更多潮玩體驗店,為全球年輕人打造沉浸式購物體驗。
據悉,榮耀海外將按照國內的輕資產模式運作。何為輕資產模式?顧名思義,品牌運營中不以重資投入為策略,包括渠道管理、團隊建設等。據媒體報道,在中國31個省中(不含港澳臺地區),榮耀線下團隊為14個,還有17個省市,榮耀連一個人都沒有,在全國所有區域加起來做線下的人只有34個人。
但是,據筆者觀察,榮耀在國際化方面的策略可能比國內更為靈活,由于要實現快速本地化,在線上線下融合時,不排除在某一渠道優勢明顯的區域布下重兵。
另外,在國際化的過程中,盡管榮耀跳出華為品牌的庇護,品牌更為獨立成長,厘清平臺資源、客戶界面、媒體界面、品牌界面、用戶界面等,但與此同時,也在人群定位、商業模式、運作模式上與華為品牌形成了互補。華為公司的雙品牌運作模式將走出中國,經受全球市場的考驗。
截至2017年,榮耀海外出貨量約占總出貨量的15%左右,未來目標為50%份額,這就需要維持每年20-30%的復合增長率。國際市場保持如此增速、保證足夠利潤空間、完善售后服務體系的同時,國內市場還不能出現停滯。沒有成功的經驗可以復制,對于榮耀乃至趙明來說,其難度或許和四年前榮耀誕生一樣,充滿了刺激和懸念。
三、2018年,決定成敗的一年
目前榮耀產品平均好評率達到98%,部分產品如榮耀暢玩7X甚至達到100%。國際化的2018年,還將在保證銷售數量的同時,保持用戶口碑,這對榮耀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對此趙明早有預料,新年致辭中他說,“毋庸置疑,在前方等待我們的,并不僅是鋪滿鮮花的大機會,也還有壓力重重的大挑戰。尤其是最為關鍵的2018年,榮耀海外布局與推進,不僅關乎當年的成敗,也決定榮耀三年戰略目標的完成。”
剛剛坐穩中國互聯網手機第一寶座的榮耀,提出“三年進入全球品牌前五名”這一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是媒體在獲得這個消息時卻異口同聲給趙明和榮耀點贊。因為,低調慎行的趙明在華為這樣嚴謹的國際化公司,不可能隨意立下“軍令狀”。
從不負眾望到使命必達,榮耀團隊已有相當的戰略自信,而這種自信來自以下三點:第一、趙明有過在歐洲等地的國際化運營經驗,對待海外市場運營,或有更為靈活的應對方案;第二、任正非簽發的《榮耀品牌手機單臺提成獎金方案》也從集團層面,予以榮耀全球戰略支持;第三、雖華為和榮耀雙品牌獨立運營,但其共享集團研發團隊,確保了榮耀手機在產品質量、專利、前沿技術等方面前程無憂,尤其是領先了友商至少半年的AI技術,這是榮耀區別友商不可忽視的成功要素。
正如趙明說的:“我們要占據制高點,更要守住底線。戰全球,守北坡,將榮耀的戰旗插到全世界!”至于榮耀能否使命必達,真正成為全球化品牌,2018年將是決定性的關鍵一年。讓我們拭目以待榮耀的進擊。
作者:毛啟盈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