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乱了高清露脸对白-日韩高清在线一区-激情三级hd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视频免费观看,亚洲精品色综合av网站,女性私密紧致按摩电影

4年僅6款產品,一加如何做國際化?手機

砍柴網 / 金錯刀 / 2018-01-18 15:32
中國品牌手機崛起,這已經是個不爭的事實,但它們都還面臨著一個巨大的挑戰。

中國品牌手機崛起,這已經是個不爭的事實,但它們都還面臨著一個巨大的挑戰。

在2012年,占據中國手機市場份額最多的是三星,達17.4%;轉眼至2017年,三星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已不足2%,取而代之的便是中國品牌手機。

本土作戰,中國品牌成績斐然,接下來的難題是:如何加快國際化?

在出貨量上,雖然華為、OPPO等品牌漸漸能與蘋果、三星競爭,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在它們國際化的過程中,支撐起它們銷量的始終還是國內用戶。而在歐美主流媒體和用戶中,它們的受重視程度也遠不及國際品牌。

反倒是一加,在國際化方面,走在了最前面。

2014年,一加1問世,《時代周刊》稱其為“夢想中的手機”,這也是《時代周刊》第一次刊登中國手機的評測;2016年的一加3T,美國科技媒體The Verge給出了8.8的高分,創下了中國智能手機獲得的最高評分;在The Verge今年評選的最好智能手機的榜單中,一加5T是唯一一款上榜的中國智能手機。

《時代周刊》好評一加手機

與之相襯的數據則是,一加手機接近60%的市場份額都來自海外市場。

對于國內知名度尚未徹底打開的一加——當然,是與華為,小米這樣的頂級玩家相比——也許有不少朋友會感到疑惑,這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品牌?

特立獨行的一加

2016年,魅族一年十余場發布會,手機品牌效仿三星大打機海戰術,這是全行業的一個縮影。

相比之下,一加成立4年以來,僅發布6款旗艦產品,這樣的新品發布頻率似乎有點跟不上行業的節奏。

但一加并沒有因此被拖慢發展的腳步,反而在國際化上走得比許多同行更加快速、更加穩健。

這一切始于那位如偏執狂般的創始人——劉作虎。

一加創始人兼CEO劉作虎

劉作虎擁有20多年的產品打造經驗。曾經的他,在美國做藍光機,從無到有,打敗了當時最強的天龍和索尼,拿獎拿到手軟。

2013年末,他創辦一加。創辦之初,他已經清楚自己想做什么——只做最好的安卓旗艦!

幾個月后,他發布一加1,售出近150萬臺,海外銷售份額占到一半以上。第一年就打開海外市場的手機廠商,一加是第一家。

隨后的一加3、一加3T,今年的一加5、一加5T,不論是銷量還是口碑,都在刷新著自己的記錄,讓這個成立僅4年的公司,在國內外都收割了不少粉絲。

這樣的經歷,給了劉作虎一個最強的感受就是:商業社會里,一切靠產品和服務說話。

所以在媒體眼中,劉作虎很低調,不像其他CEO那樣“有料”可曝。專訪時,劉作虎最喜歡談論的還是產品,機身曲線、R角、性能體驗等等。

平時生活中,他的重心仍是產品。“我拆過很多蘋果的產品,里面線路板設計的像是藝術品”,每一款iPhone出來之后,他都會想方設法搞到手機主板的拆解圖,“留著慢慢欣賞”。在智能手機行業里,劉作虎可以說是唯一一個在產品上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同時也是最懂產品的一位CEO。

要做就做精品、做旗艦,這是劉作虎的執念,他所堅持的是:用優秀的產品走好每一步。

所以在他領導下的一加,自上而下都信奉產品才是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在營銷為王的手機時代,他們不搞噱頭,不搞炒作。例如喬布斯去世后,批Apple沒創新幾乎成了一種政治正確,雖然事實絕非如此。這種踩別人捧自己的事,刀哥還沒看到一加干過。

只是很少人會料到,新品發布頻次并不高產的一加,在國際化方面,卻比誰走得都快。

全球上演“一加現象”

從大多數公司的全球化發展路徑來看,一加可以說是足夠的非典型。一般企業都都是先立足國內再發展國外,而一加從誕生之初,便同時開拓海外和中國市場,始終重視全球同步發行產品,在過去的4年中,一加屢次獲得了來自國際市場和頂級媒體的認可。

在印度,根據Counterpoint的數據顯示,2017年第三季度高端手機市場里(售價400美元以上),一加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二,占比32%,僅次于蘋果。而如果僅算線上高端市場,一加的出貨占比則高居第一,達到62.2%。

在產品門檻較高的歐美地區,僅僅開售6.5個小時,一加5T就已經超過了一加5的首日總銷量,刷新歐美地區首銷記錄,英國《衛報》則再次為其打出了五星的滿分好評,而在芬蘭,一加與當地最大的運營商elisa聯手,從去年12月份開始到今年10月份,連續十一個月一直保持著單型號銷量第一的成績。

四周年紀念版一加5T熔巖紅

四年時間,一加把市場拓展至歐美等全球32個國家和地區,是出海港口最多的中國手機品牌之一。

從2015年起,一加在全球8個國家14個城市舉行了Pop-up活動。每次舉行,都會引來當地用戶大排長隊,成為備受大家關注的“一加現象”。

去年11月21日,一加5T在歐美市場發售,在法國巴黎,一加照例和colette合作,定在下午三點正式發售,引來上百人排隊,有人甚至提前六個半小時占位。

一加5T海外排隊

僅僅是發售新機,便能讓用戶在寒冬中靜候幾小時,除了蘋果,一加可能是科技行業中少有的例外了。

另外,一加發布新機,激動的不止是歐美用戶,還有歐美媒體,幾乎每次都會主動關注。在刀哥看來,這也算得上是一種“一加現象”了。

知名科技媒體《the next web》評價新品一加5T是“應該是2017年度最佳全面屏旗艦”;年中的一加5,被Stuff、PCMag、CNET等十多家媒體稱為最值得購買的手機;一加3T更猛,被全球24家主流媒體集體推薦為“年度旗艦”。

相比媒體評價,用戶對一加的評價同樣極高。

以最新發布的一加5T為例,在京東上,這款手機的好評度是100%!而且,這是基于超過10萬條評論的好評度,即便是很多智能手機大企業也未做到過,可以說是逆天了。

一加5T京東好評稱贊

在評論中,一加5T的全面屏、攝像頭、8GB+128GB、手感、操作體驗等等,從硬件到軟件到設計,總有一點讓用戶感受到了超預期的體驗,評語中“震撼”“666”等字眼隨處可見。

在亞馬遜上,放眼望去,同樣滿是好評。“比三星S8 Edge更好”、“驚艷”,這是歐美用戶對一加5T的看法。

一加5T亞馬遜好評稱贊

一加5T在海外的人氣與好評,很大程度上也證明了一加在國際化方面的成績。而晚入局的一加能后來居上,在刀哥看來,主要得益于它的獨特的定位。

一加的國際化如何后來居上

由于劉作虎的工程師作風,一加注定是一個產品聚焦型公司。他希望一加手機可以成為由他打造出來的第二款全球性的電子消費品,或者說,挑戰連藍光DVD都未能立足的高度。

而在征服全球市場的過程中,一加主要靠兩招。

1.只做最好的安卓旗艦

一加是少有的在產品上具有品牌意識的企業。對于一加而言,比銷量和規模更重要的是通過優質的產品建立起來的品牌口碑。所以在產品上,他們不抓風口也不搶概念,也不靠數量和品類去獲得市場份額,他們的聚焦點始終是“安卓旗艦”。

以用戶體驗為中心,把產品做好,這是劉作虎最優先考慮的事。

他是創始人,更是公司最大的產品經理,更多時候是全身心撲在產品上,甚至會帶著團隊直接和用戶溝通,因為他要做的,只是“最好的安卓旗艦”。

一加5T外觀圖

在劉作虎看來,旗艦機并不是簡單的頂級硬件堆砌,更要有設計感和品質感,一切為了兩個字:體驗。

對細節的苛責是劉作虎傳遞給整個公司的一個產品理念。所以我們常常看到,一加不惜傾全公司之力只為打造一款產品,甚至會花一年的時間去打磨一個顏色,改良一個“腰線”。

憑借著對一款優秀產品的觸覺,劉作虎成為了一加產品的最后一道防線。你所看到的一加呈現出來的每一個細節,都經過他的最終拍板。曾經,為了改動使用手機時的流暢體驗,他搬去和開發坐了一個多月,逼他們一點點改,要的是快0.1s的流暢感。

同樣是為了體驗,一加很注重研發技術,但極少冒進。

劉作虎工程師出身,做事謹慎。也因此,對于新技術,相比別人,他顯得更為克制。在他看來,一個技術的成熟需要時間,往往炒的最熱的時候并不是應用的最好時候。

所以當新技術出現時,一加的做法是先冷靜地觀察和研究,只有當它真的能帶來更好的用戶體驗時才會加以運用。其結果就是,一加對新技術的應用有時可能會慢人一步,但體驗卻比大多數同行更好,比如全面屏、人臉識別。

一加5T人臉識別

2.聚焦線上

除了只做精品,一加另一大特點就是聚焦線上。它與一加的產品戰略一起,加速了一加的國際化。

一加5T砂巖白

一加通過優質的產品和電商渠道建立起海外業務,創業第一年就把產品賣到了歐美,并且實現盈利。

即便后來OPPO、vivo因為線下優勢銷量大漲,一加也沒有跟風,仍然堅持著自己這條路線。

這其中主要有兩點原因。

第一,通過電商模式,一加可以通過較低的成本快速有效的進入國際市場。隨著歐美和印度地區電子商務的逐步發展和完善,也將帶給一加更多的市場空間。

第二,投入產品研發,讓利于用戶。將從渠道上省下的錢,投入到產品研發中,最終的好處不僅體現在優質的產品上,在價格上也顯而易見。

尤其是在西歐市場,一加的優勢更加明顯。西歐市場的智能手機定價在全球一直名列前茅,同樣是iPhone X 64GB,法國定價為1159歐,比美國高了36%。

相比之下,一加的定價常常只有蘋果、三星旗艦機的一半,比如一加5T的6GB+64GB,只要499歐元。硬件配置和用戶體驗上相差無幾,但價格只有一半,使得一加在西歐的中高端市場極具競爭力。

“只做最好的安卓旗艦”“聚焦線上”,聽起來并不很困難,但在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仍不驕不躁,仍能沉下心來,沒有堅定的信念很難做到。

對于一加來說,這種信念就是“不將就”。因為這樣的品牌精神,所以在一加1推出的時候,亞馬遜、Facebook和Google等科技公司的員工是購買主力軍。

不僅科技公司的員工,很多科技行業的大佬對一加也印象良好,比如楊致遠、莫博士。蘋果的前創始人Steve Wozniak、Paypal的聯合創始人Pete Thiel在看到一加手機后,更是主動找到一加希望投資

能夠征服歐美市場,乃至這些行業中人,劉作虎更堅信了一條道理:商業的本質離不開產品和服務。

在國際化的這條路上,一加還將繼續著它獨樹一幟的品牌形象,只做最好的安卓旗艦,聚焦線上。“不將就”的品牌精神是最強的動力,因為國際化的過程,其實就是“制造”到“質造”的升級。

來源:金錯刀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


閱讀延展



最新快報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