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戰上市 酷派告小米侵權會有什么影響?手機
酷派把小米給告了。
這可能是許多人沒有想到的。對于正計劃在2018年第三季度上港交所上市的小米來說,這樣的消息顯然是越少越好。
北京時間1月26日,酷派集團發布公告稱,小米通訊技術有限公司,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小米之家商業有限公司,深圳通天達通訊電子有限公司,侵犯了酷派附屬公司專利。而這四家公司,小米就占了其中三家。
小米官方也表示會積極應對此次事件。1月30日,酷派官微正式放出起訴文書,酷派方面稱,我們不會和小米直接溝通,我們只和法院溝通。
酷派官微的回復,似乎沒有回旋的余地,只寄望于法律。這件事情對于小米來說會產生什么影響?
首先,小米被起訴并不是第一起案例,酷派狀告小米,會進一步推動小米在專利方面的布局。其實小米因專利被起訴的案件并不在少數,在2014年小米初進印度時,在當年12月11日就被愛立信起訴,因涉嫌侵犯愛立信所擁有的ARM、EDGE、3G等相關技術等8項專利,2015年底小米4手機剛在美國獲得FCC認證即被知名NPE(非執業實體)BlueSpike起訴隨后導致美國虛擬運營商下架小米的手機。
或是受到了這些事情的影響,小米開始在專利技術上發力。比如,通過收購專利、申請專利、與微軟和高通等展開專利授權合作,目前小米在專利的數量上增長非常快,已經超過6000件。
其次,這一事件對于手機行業的專利保護或有借鑒意義。不可否認,小米手機的增長速度令一些手機品牌刮目相看。但即使小米專利數量增長飛快,由于進入手機行業時間較短,與華為、中興、酷派等在通訊設備行業經營多年的老牌手機品牌相比較還是相形見絀。
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的2017年專利統計數據顯示,僅2017年一年華為發明專利授權量就有3293件,中興通訊有1699件,這僅僅是兩者一年的專利數量。如果把此前的專利授權量累加在一起,則在手機行業具有明顯的優勢。
即使市場表現較弱的酷派,其所屬的宇龍計算機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現如今也擁有近9500項專利。
擁有專利優勢的企業在國內市場起訴本土企業鮮有發生。酷派壯告小米,或給行業帶來了一些借鑒和啟示。一方面是有專利權的企業會進一步明確產權意識,另一方面,有專利權的企業或者會順勢通過訴訟手段來打擊那些侵犯知識產權的企業。
對行業而方,這其實是一件好事,但對于計劃今年三季度將要上市的小米來說,這樣的案件對其并非一件好事情。
毋庸置疑,小米是一家成功的企業。但是小米的短板就在于其專利技術,與其他手機企業相比較時顯得底氣不足。這也是今后小米應該致力于改進的方向。只有擁有核心技術,才擁有話語權。
無論此次酷派與小米的專利案最終會以怎樣的結果收場,無疑對小米都會起到警鐘長鳴的作用。未來的小米,必須要在技術上有更大的突破,手握核心專利,才會更有底氣。
來源:藍科技網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