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網吧和電競館,電競大潮里的眾生相業界
麥田電競館的游戲區
周五傍晚七點多,洪馳(化名)身著一件黑色帽衫,雙手插兜,悠然踱進網吧的大門。那是屬于他的地盤。如往常一樣,他習慣性地在各區域晃悠一圈,看看生意狀況。“今天上座率70%,馬馬虎虎吧,看樣子今晚不會太忙了。”
這是成都市成華區萬科魅力之城方圓十里內最大的網吧,面積大約1000平米。遠遠望去,網吧招牌從路邊四層高的樓頂垂下,格外醒目。上下兩層的空間共有254臺電腦,主題墻面上飾滿了煞有介事的英雄浮雕,整體的裝潢和氛圍,頗有一種黑暗森林的意境。
兩年半前,洪馳和另外四位合伙人一起湊了五百萬元投資了這家網吧,原計劃五年回本。同懂懂筆記閑聊時,面容瘦削的洪馳顯得有些羞澀和木訥。當被問及開網吧的初衷以及他對電競熱潮的看法時,他懶懶地回答道:“談不上什么情懷,就是一個投資嘛。”
令筆者倍感詫異的是,這家裝修豪華、規模頗大的網吧卻并不如表面看起來那么光鮮。“每位股東每月就分萬把塊錢,你以為呢?”洪馳淡淡說道。這么一合算,這家上千平米且上座率不錯的網吧,每月的凈利潤只有六七萬。
據洪馳介紹,成華區的兩百多家網吧,在這一年多陸陸續續倒了四十多家。“確實不太好做,我沒車沒房,未來就指望這家店了。”盡管開業以來,生意還算穩定,但就目前這微薄的利潤來看,不知洪馳和他的小伙伴們幾年內能收回成本。
帶著疑惑和不解,懂懂筆記的小伙伴進行了多番走訪和調研。起因就是電競市場雖然火爆,但我們過去這一年多來一直在媒體上聽到一種聲音——“網吧,已經是夕陽產業了”!
傳統網吧VS穿馬甲的新網吧
麥田電競館的休閑大廳
有人說,是2011年11月王思聰同學的入局,開啟了國內電子競技的“黃金時代”。這個說法不一定完全對,但是它至少讓資本市場、電競運動、觀眾三方開始加速向一起聚集。
荷蘭市場研究公司Newzoo近日發布了《2018年全球電子競技市場報告》。報告指出,2018年,全球電競市場規模將達到9.065億,同比增長38%,同時,今年全球的電競觀眾預計將達到3.8億,同比增長13.8%。這其中,預計有1.25億觀眾來自中國。
除了觀眾人數占全球總量的三分之一,國內電競市場也帶火了一些新的業態。據企鵝智酷聯合騰訊電競發布的《2017年中國電競發展報告》顯示,除了79.8%的觀眾選擇在家觀看電競比賽以外,有37.2%的用戶選擇在網吧觀賽。
我們還依稀記得英雄聯盟S7半決賽時很多網吧里觀賽的盛況,幾乎每一臺電腦屏幕都鎖定在同一個畫面,歡呼聲和嘆息聲此起彼伏,現場到處洋溢著一種緊張、興奮和炸裂的氣氛,好似一場青春與熱血的嘉年華。
那么,對于僅次于美、韓的全球第三大電競市場來說,國內電競行業近年來的走勢強勁,確實讓一部分業態迅速興起。不過,作為電競行業的重要業態之一,網吧,卻被很多媒體指出正處于行業低迷和下滑期。
從部分一線城市的數據來看,大型網吧確實在減少;包括一些人口密集的二線城市,大型和超大型網吧也逐漸走向沒落。但是與一些圈內人交流,不少人卻表示電競行業帶火了網吧市場……這里面的誤區是什么?
或許,距離洪馳這家網吧11公里之外的麥田電競館,能給我們帶來一些答案。
麥田電競館大門
出了萬科魅力之城,過成渝立交,沿迎暉路往西,上二環路后再折向西南,進入一條背街小巷的十字路口,麥田電競館醒目的藍色招牌映入眼簾。
麥田電競館在成都一共擁有三家門店,其中,麥田總店的初期投資與洪馳的店一樣,同樣是500萬,面積約1300平米。相較于洪馳店里分布密集的電腦,麥田則開辟了一大片休閑區域,配上大熒幕,舒適座椅,用于休息、交流、觀看直播。
不遠處的一個直播間里,一位身患殘疾但陽光帥氣的小鮮肉正在全民TV上直播英雄聯盟排位賽,這是當地直播公司和麥田之間的一個合作項目。
這,就是目前被業內稱為“套上賽事馬甲的網吧”——電競館。
在和麥田電競館總店店長趙鑫聊天時,他告訴懂懂筆記,自2015年電競館開業后生意就很火,每月僅網費收入就達四五十萬,而且麥田的網費比別家都要貴一些。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網吧針對會員的優惠政策普遍為充100送70,甚至充100送100。平均而言,多數網吧的網費收入約為5元/小時/臺,而麥田的網費則是從6塊到12塊/小時不等,充值也沒有任何優惠。
如果要說特點,就是麥田近一年多來承接了很多賽事,諸如EDG、RNG等知名英雄聯盟戰隊來蓉,都會在麥田的戰隊訓練室進行訓練。實際上,盡管電競館有諸多賽事加持,但由于目前電競行業的商業模式還有待探索和完善,因此大部分電競館與網吧無異,依然只能靠網費生存。那么,是什么原因讓成都的年輕人愿意接受這么高的網費?是品牌知名度、電腦配置還是考究的裝修?
首先,這些都是必備條件。趙鑫介紹,他們一直在嘗試打造一種社交文化,除了不定期組織會員進行店內對抗賽以外,還會組織很多非電競活動,譬如線下聚會、集體觀影甚至舉辦3X3籃球比賽等活動。
電競寶貝
此外,麥田的“電競寶貝”也是其一大特色。這些電競寶貝除了容貌出眾以外,更重要的是情商高、會聊天。“來上網的大部分還是男生,漂亮女生肯定會吸引男生關注嘛。”趙鑫笑著說到。
麥田的電競寶貝會經常和會員們交流,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便于組織更豐富的線下活動。“我們絕對不允許他們采用很low的方式比如推銷飲料等,很多會員和電競寶貝熟絡之后,會自然而然地消費飲品餐食。”趙鑫強調。
針對“網吧已屬夕陽行業”一說,趙鑫表示,很多超大型的傳統網吧需要在環境和服務方面轉型,才能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而一些中小型的網吧實際上也在不斷涌現,而在異業合作方面,他們也在做進一步的探索。譬如他們最近正在與成都某連鎖酒吧洽談跨行業合作,試圖聚攏雙方的人氣。
從傳統網吧到電競館的演變,體現了年輕人生活方式和消費理念的轉變,大家愿意過得更精致和個性。對此,趙鑫也表示認可。此外,與傳統觀念不同,電競館的會員中女性群體也在迅速增長,越來越多的女生成為電競愛好者,傳統的“臟亂差”網吧環境顯然不能滿足她們的需求。
圖中的粉色圖標,代表女性會員在店內的占座情況
在周三晚上七點四十五分,趙鑫給懂懂筆記發來的店內上座情況截圖中,可以清楚地看見代表妹子會員的粉紅色圖標占比,已經達到五分之一,這與懂懂筆記獲得的《2017年中國電競發展報告》中的數據,基本相符。
泛娛樂時代下的全民競技場
提及中國網吧行業的變化,2015年是一個重要的拐點。是年,國家四大部門全面放開網吧政策,解禁牌照。在政策紅利與市場需求雙引擎驅動下,網吧如雨后春筍般出現。此外,自2011年起,以王思聰為代表的新型富二代群體先后入局大文娛和電競市場,推動了國內電競行業向規范化和多元化方向發展,隨后大量資本涌入,為行業發展進一步注入活力。
然而,行業頂層的繁榮卻加劇了底層網吧這一業態的競爭和淘汰,“現在行業飽和,利潤薄,可以說百分之九十的傳統網吧都瀕臨倒閉。”在成都市武侯區紅牌樓廣場二樓,元素網咖的老板楊斌(化名)這樣告訴懂懂筆記。
如果說洪馳的網吧僅僅是一種投資選擇,那么元素網咖的誕生則飽含了大量的情懷,在如此嚴峻的行業競爭現狀下,這家“元素網咖”生存的依托又是什么?
元素網咖門口的休息區
這是六位發小共同開設的一家中型網吧,開業兩年以來生意一直都不錯,每天的平均上座率基本保持在80%以上。不過,除了“元素網咖”,他們還在成都開辦了另外一家分店——魔方電競,位于成都市錦江區水杉街558號。此外,他們的第三家電競網吧也正在籌備中。
這六位80后鐵哥們兒,從初中時代起就喜歡湊在一起玩街機、TVgame,如今到了而立之年,情懷依舊。談起對電競的喜愛,馬松(化名)的話最令人動容:“我上大學的時候一個月生活費就一千,但我硬是買了個1500塊的專業鼠標”。
作為一名游戲癡,馬松走到哪里都會隨身攜帶自己的鼠標、鍵盤等裝備,這些東西之于他就如同寶劍之于俠客,或者電吉他之于搖滾樂手。相比之下,負責網吧日常經營的楊斌則顯得更為老成。
在談及這幾年經營網吧的理念和行業未來發展趨勢時,他認為,目前獨立的網吧實體很難存活,未來這個行當還是要往品牌連鎖的方向發展,只有當品牌旗下的網吧達到一定數量、形成共振,客戶量也足夠大時,才便于管理和內容策劃,從而開展電競或電競相關活動。
魔方電競效果圖
“畢竟這是一個泛娛樂時代,單一的服務模式很難走下去。”元素網咖的服務設置很獨特,例如專門設立了客戶接待崗位,為每一位服務人員配備了專用手機,除了迎來送往之外,他們還需要定期通過微信維護客戶關系,并提供訂座等相關服務(盡量提供人工客服)。
對于網吧在整個電競市場中的定位,楊斌給出了一個非常形象的回答,“現在火爆的電競生態環境里,網吧的角色更像是一個‘全民競技場’,在整條產業鏈中起著橋梁和樞紐的作用”。
或許,“網吧已是夕陽產業”一說并不太準確,盡管從“網吧”到“網咖”再到“電競館”,名稱上的變化似乎是傳統網吧為了適應時代發展而不斷主動或被動變化,有機地融入了各種新型業態,但究其本質而言,網吧就是網吧。
本質上,這里仍然是全民同樂的電子競技場,依然是你我去不了鳥巢、到不了北美看現場時,最為直接、最為便捷地參與、享受電競賽事的大眾途徑。
魔方電競效果圖
一個趨勢就是,規模過大、模式傳統的網吧,正在逐漸消失;規模適中,業態豐富的電競館正在崛起;二線城市的電競館,正在如雨后春筍般出現;手游和直播,成為了新型網吧的必要元素……這些變化,以及這些變化后新一代網吧消費群體的出現,或許才是目前資本市場如此青睞電競行業的原因吧。
2022年,電子競技將作為正式的比賽項目亮相杭州亞運會。“到那時候,電子競技或許才會真正被大眾所接受吧。”楊斌滿懷期待地說道。
(來源:鈦媒體 作者:懂懂筆記)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