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健康發展迅猛,春雨醫生掛號網能否堅持?手游
互聯網健康在過去幾年已成為互聯網行業的一大熱點,根據中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估計,至2020年,我國整個健康產業規模將達到10萬億,發展空間巨大,在此背景下,近年來,BAT等互聯網巨頭相機介入這一領域,通過各種渠道挖掘互聯網健康的模式和價值,使得“互聯網+”與“大健康”的結合越來越緊密,在業界人士看開,這不僅能帶來巨大的投資價值,也將會創造巨大的社會價值。
BAT對互聯網健康的布局各有側重
從策略來看,應該說,BAT對互聯網健康的布局各有側重。先來說阿里巴巴,早在2014年,阿里就投資了醫藥電商中信21世紀科技有限公司,并將其更名為“阿里健康”,通過這種模式推進藥品信息化平臺建設,共同開發、建立一整套基于醫療和健康領域的信息化標準。另外,支付寶在2014年5月還推出了“未來醫院”計劃,根據阿里的解釋,“未來醫院”計劃主要是通過支付寶在賬戶體系、移動支付和大數據等解決方案上的技術,幫助醫院優化醫療資源配置、改善服務。
再來說說騰訊,在2014年9月,騰訊投資了7000萬美元給醫療健康互聯網公司丁香園,2014年10月,騰訊又領投移動醫療平臺掛號網,之后掛號網全新的移動醫療開放平臺—“微醫平臺”與微信、QQ打通,為醫院和醫生提供接口。此外,騰訊還與廣州市衛生局聯手推出廣州健康通公眾賬號,實現全市60家醫院預約掛號及支付。
最后說說百度,早在幾年前,百度就開始關注健康領域并上線了百度健康,隨后一系列舉措更是加快了百度在大健康領域的布局。2013年,百度成立了dulife品牌,通過智能設備和數據分析平臺為用戶量身打造健康解決方案;2014年與北京市衛計委開展戰略合作,通過大數據挖掘分析的關鍵技術,在公共事件、流行病疾病爆發、健康服務業發展等領域提供分析預警,提供科學的管理決策,等等。
實際上,從BAT的舉措來看,應該說,“互聯網+”已經引爆了大健康產業------通過“互聯網+”的資源和模式可以幫助大健康產業更快的成長,拉近用戶與互聯網健康之間的距離。BAT堪稱“互聯網+”時代最典型的代表,也是最強大的推動力量。
未來互聯網健康還面臨哪些問題?
在BAT大舉介入的情況之下,互聯網健康的發展速度無疑會進一步加快,再加上春雨醫生、掛號網等垂直網站,整個行業可謂是“蔚為壯觀”。不過這并不代表互聯網健康已經非常完善,相反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
首先,作為用戶而言,對互聯網健康的認知仍顯不足,大部分人更愿意接受傳統的醫療模式。舉個例子,幾年前醫藥電商模式一度很火,但后來大部分平臺都難以做下去,其中的關鍵就在于用戶很難接受網上購藥,怕上當受騙。你可以將其視為消費意識層面的原因,也可視為監管層面的原因。
而目前BAT對互聯網健康的布局仍主要體現在信息和渠道層面,只能解決用戶信息查詢,掛號方面的問題,而更深入的服務,恐怕是鞭長莫及。其他垂直網站受制于資源、資金等限制,也很難大幅鋪開來做。在筆者看來,要解決這一難題,只能通過互聯網企業與醫院方、醫療機構深度合作來解決。只有這樣,用戶對互聯網健康才會進一步接受。
其次,目前不同的平臺在數據、服務方面沒有實現共享,基本上是處于各自為政的狀態,這必然會造成巨大的資源浪費,而且不利于互聯網健康的推進。筆者認為,最好的解決方案是,相關部門推出一個系統的平臺,然后引入各方資源,比如這個平臺可以對接百度的搜索服務、阿里的支付服務、騰訊的社交服務,通過吸納各方之長共建平臺。這樣的話,互聯網健康才能以更快的速度推進。
總的來說,互聯網健康雖然發展潛力十足,但未來所面臨的問題也不少,尤其對BAT而言,他們對互聯網的布局更是資源整合互通的一種方案,而并不是為了謀求短期利益。但對春雨醫生、掛號網等垂直類網站而言,未來能否做大做強,甚至能否堅持下去,仍是未知數。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