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生常談的白酒年輕化思維如何破局?營銷
曾有觀點認為:中國人對白酒的偏愛,是特定歷史的產物。
與之相對應的,是2015年CTR中國城市居民調查的一組數據:在每天至少喝一次白酒的重度消費者中,有53%的人年齡在45歲以上。一邊是白酒消費的“高齡化”依舊明顯,一邊是80后、90后正在成長為絕對的消費主力人群,如何跨越這組矛盾之間的“鴻溝”,聚焦了整個白酒行業的關注。
突圍年輕人市場,已成越來越多酒企的“戰略關鍵詞”
在培育白酒的年輕消費群體方面,此前業界存在著坐等85后、90后成熟,自然轉化為傳統白酒消費者的“保守”策略與積極進行轉型和升級,通過創新面對消費環境變化的“主動”策略兩種聲音。而在近幾年,越來越多的酒企傾向于后者。
比如國內排名位居前列的五糧液、劍南春、洋河等品牌均開始與垂類電商合作,致力于互聯網定制酒的打造;瀘州老窖也陸續推出一批迎合年輕人喜好的創新酒品,并發力雞尾酒市場。更有一些新銳白酒品牌直接主打年輕人群體,通過建立差異化優勢在行業內嶄露頭角。
面對著中國4億80后、90后的這塊“大蛋糕”,白酒行業內的眾玩家紛紛將“年輕化”納入未來的戰略方向,在口感、包裝及營銷手段上不斷推陳出新。
破局白酒年輕化思維,關鍵要實現“根本上的轉型”
不可否認的是,“白酒年輕化”是值得深入探索的重要命題,但如何破局表面的、固有的思維模式,觸摸到“年輕化”的真諦,進而迎來真正的轉型升級,顯然還需進一步思考。基于此,擁有悠久歷史、在白酒行業中地位舉足輕重的邛酒做出了一種“另類”嘗試。
就在今年初,邛酒集團與燃點白酒正式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聯手打造全新的濃香型白酒服務平臺——【邛酒+】,該平臺將為行業輸出集品牌營銷、產品開發、線上銷售于一體的白酒專業化服務,為傳統邛酒插上互聯網的翅膀。
這意味著,【邛酒+】將整合創意、設計、釀酒師、酒企、媒體等全方位資源,使服務能夠覆蓋從產品定義到產品設計,再到產品營銷的全鏈條,打造出更多符合互聯網用戶思維及審美格調的白酒產品。在本屆春糖會之后,【邛酒+】平臺即將“打響第一槍”——推出首款產品“燃點邛酒版”,從目前曝出的產品圖看,其個性鮮明,有可能成為深受年輕人歡迎的互聯網爆款產品。
依托于【邛酒+】,四川邛崍實現了從產區到產業基地的升級,而邛酒也擁有了同年輕消費群體進行深度“對話”的舞臺。如今,“白酒年輕化”的概念已不再新鮮,但行業真正完成“年輕化”的路程卻才剛剛開始。年輕化并不等同于摒棄傳統、一味地追求潮流,只有以用戶及產品為導向,深刻洞察新興消費群體的情感需求,使互聯網的力量覆蓋白酒產業鏈中的多個環節,才能實現“根本上”的轉型,進而贏取份額更大的年輕人市場。
從60后到90后,消費者在不斷地更新迭代,白酒行業也在努力地與時俱進。在“傳統”與“現代”的博弈中,白酒行業完成深層次的蛻變不僅需要時間,更需要多元化的探索與前進方向。從某種意義上說,【邛酒+】的出現將為行業提供借鑒與參考,只有真正了解年輕消費者與互聯網,行業方能謀求更長遠的發展。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