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庫存破警戒線?當務之急看企業怎么說!家電
滿產之下的中國空調行業,庫存將破4千萬。產業在線數據顯示,截止到2月底,行業的總庫存規模突破3900萬套,比冷年之初增加了1000萬臺的庫存量。預計5月底將攀升到4300-4500萬臺的高位。
企業財報數據也顯示,庫存水平正在不斷攀升。以格力為例,截至2017年一季度,其庫存金額為134.22億元,同比增加80.80億元。
有分析認為,今年旺季,處于高位的空調庫存將得到釋放, “空調四千萬庫存高壓論”是蝦扯蛋。也有人認為,空調業記吃不記打,用押寶的方式來替代戰略策略,庫存一旦形成,行業將再次燃起價格戰烽火。
那么,2017年空調庫存壓力到底大不大?我們來看看各大廠商是怎么說的?
格力市場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為迎接旺季,適當增加庫存是應該的。目前庫存量仍控制在合理的水平之內。即便下半年遇到困難,我們也完全有能力化解。”
據他介紹,格力正大力推動產品端及制造端的轉型升級,一方面積極推動以智能空調為主的智能家居產品及系統的研發和市場推廣,滿足消費者不斷升級換代的消費需求;另一方面,格力大力應用自主研發的智能裝備,改造各品類家電產品的生產線及物流,大大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提升了質量水平。
美的空調方面表示:“美的空調已經在推T+3了,目前我們的銷存比還是不錯的。”他所說的“T+3”指的是美的集團正在集團內部推行的產銷模式變革,以客戶為導向,零售客戶下單然后再生產。
海爾方面,其甚至在擴大產能。近期,青島海爾年報透露,其已確定將新增1500萬套空調產能,主要布局在華南、中南、華中的互聯工廠升級,全部采取智能制造,產品集中于高端定制化需求。互聯工廠使得海爾能夠實現用戶網上下單,工廠通過大數據大規模定制生產。這也是家電廠商應對庫存問題的解決途徑之一。
長虹空調媒介負責人羅慶彬表示,近年來,空調的迭代日益頻繁,因此企業需要不停地研發、生產新品,才能滿足市場的多樣化需求,因此長虹空調的產線仍處于不停產狀態,才能及時補充貨源。
據了解,今年長虹在空調領域開始智能化解決方案的新嘗試,推出 “人工智能語音”空調新品。對“太冷”、“太熱”等模糊指令,空調能實現快速響應,對指令響應時間縮短為1秒,語音操控范圍則擴大到6米,識別準確度達到95%以上(環境噪音在60db以內)。
可見,廠商對目前高庫存現象持有樂觀態度,他們認為,這處于合理范圍。
而行業專家則更多的看到了高庫存下的潛在風險。
奧維研究院院長張彥斌表示,現在處于空調旺季剛開始之際,2017年整體銷售情況如何,存在諸多不可預測因素,但整個行業的確面臨很大的庫存壓力,“就算廠家現在不生產,4000萬臺的庫存量還是很高。因此,此時行業內提出庫存危機論,其實也是想提醒廠家注意控制生產節奏。”
產業經濟觀察家、家電/IT行業分析師梁振鵬也認為,“受限購政策等影響,今年的房地產市場會更趨理性,這無形中會造成空調市場的增速下跌。而且,今年夏天能否持續去年的高溫天氣也是一個未知數。如果空調行業庫存量真的達到4000萬,風險還是相當大的,對于企業資金運作將存在較大的壓力。”
可見,空調銷售的不確定因素較多,如果今年旺季銷售不樂觀的話,將對整個空調行業的制造產生較大波動。所以2017年空調國內市場的品牌競爭也許會出現一些不一樣的景象,或者至少也會爆出一些以往不同的苗頭或趨勢,比如說大概率事件價格戰。
庫存一旦形成,并且不能在旺季順利消化的話,行業再次燃起價格戰的烽火不是沒有可能。空調行業一直伴隨著以價格戰為武器的行業洗牌,直到近幾年才略有好轉。再次重燃價格戰的烈火,燒傷的不僅是對手,實際上對整個行業都沒有好處。
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認為,庫存對于空調產業來說是把雙刃劍。庫存過高的話,勢必會影響整個行業的良性發展,并導致大量的“僵尸空調”進入市場;反之,如果企業沒有庫存,等銷售旺季到來后再鋪貨售賣根本來不及。所以,企業庫存應該有“度”。
在他看來,空調產業的高庫存,是由整體行業的大產能與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導致的,需求不足,引發庫存壓力。因此,消化庫存不是今年重心,空調企業的當務之急,仍是針對不同消費重點的產品升級。
來源: 家電頭條 作者:陳晶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