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造”冰箱:不擔心銷量,結盟品牌商沒霸王條約家電
事實證明,智能冰箱正在被加速打造成家庭食品健康與服務的中心。與以往推動方來自冰箱制造商不同,這一次主導者是互聯網公司京東。
5月22日,京東在北京總部與18家家電品牌商共同發起成立了“京東智能冰箱聯盟”,首款由京東和美的聯手打造的智能冰箱也在同日正式上市銷售。京東集團副總裁兼家電事業部總裁閆小兵表示,更懂消費者的京東希望做出不一樣的冰箱。
打通生鮮供應鏈,京東冰箱長什么樣?
在發布會上,閆小兵直言不諱“冰箱行業需要改變”。在他看來,近年來增長緩慢的冰箱行業已經到了飽和期,產品使用周期長的特點使得行業缺乏新增長點,很多企冰箱企業都在研究智能化,但是用戶痛點并沒有解決。
關于為何將冰箱作為互聯網服務的切入口,京東副總裁,平臺產品研發部負責人黎科峰解釋稱,一是冰箱24小時不斷電,二是一日三餐,用戶與冰箱的互動比較多,三是京東有生鮮和百貨業務,以及沃爾瑪和京東到家,非常符合冰箱和廚房這個場景。
這款“不一樣”的冰箱此前已經在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劉強東的個人媒體賬號上“曝光”,并透露出部分細節。在當天的活動中,這款智能冰箱新品被認為與傳統冰箱最大的不同在于,有自己的“眼睛”和“大腦”,了解“肚子”里裝了什么,也更懂用戶的需求。
據介紹,該產品擁有先進的智能圖像識別技術和門箱互拍技術,通過冰箱內置雙攝像頭可以準確了解冰箱內都有什么食材、提示食品的有效期,可以在雞蛋快沒有的時候提醒用戶補貨,或是根據冰箱內現有的食材智能推薦菜譜搭配。更重要的是,京東通過大數據分析還能根據用戶的飲食習慣推薦采購清單,便捷地在京東商城一鍵下單。通過好友授權后,用戶還可以遠程查看親友、父母的冰箱,隨時為他們送去最健康的生鮮食品,兼具了社交功能。
這也意味著,京東可以針對廚房、生鮮等獨有的場景完善后臺運營管理,更精確地將食品推送給目標客戶,打通生鮮食品的供應鏈。冰箱將不再是儲存食物的“孤立盒子”,而是成為串聯起用戶食材采購、管理以及互聯網生活服務的廚房主角。
對于京東與美的歷時三年聯手打造的首款智能冰箱,黎科峰表示 “比自己想象得艱難得多”,克服了很多棘手的問題和困難。其中就包括京東自主研發的圖像識別技術,可實現冰箱開門后0.02度精準抓拍,超過500萬條基礎圖片人工標注數據,覆蓋日常家庭冰箱中98%的果蔬食品,品類識別精準度高達到96%,這項技術已經走在業界前列。未來還會增加品牌識別和區域提醒功能,更精準地判斷冰箱內食品的品牌、口味、產地。
這樣一款配備10.1英寸彩屏的智能產品價格自然不菲,從此前網上流出的信息來看,一款總容積296升的三門冰箱的售價為5499元。不過,京東網上的首發預約價為3999元,還能領取千元補貼券。從中可以看出京東降低用戶使用門檻,加速智能冰箱普及的決心。
落地智能商業布局,京東“造”冰箱有優勢 ,
去年底,劉強東在談到京東下一個12年的戰略規劃時講到,京東將最終發展成全球領先的、真正實現智能化的商業體。發布會上,黎科峰在解讀京東最新的以“多場景、多終端”為核心的智能商業戰略布局時表示,智能冰箱及其產業聯盟就是該戰略落地的第一步。
國內消費者對智能冰箱并不陌生,三星、LG都曾推出過帶屏幕的智能冰箱,2014年美菱發布了CHIQ智能冰箱,2015年海爾發布了馨廚智能冰箱,今年美的也與騰訊合作推出了一款智能冰箱。但總體來看,智能冰箱市場由于產品價格高、沒有找準用戶痛點、缺乏殺手級應用等原因,始終不溫不火。
對此,黎科峰顯示了信心,他認為基于多年的技術積累,通過用終端+平臺形式,京東可以將電商服務蔓延到用戶中,讓用戶在任何需要購物的場景下“隨心所欲”地購買,享受更自然和流暢的電商服務和購物體驗。
黎科峰表示,作為互聯網公司,京東“造”冰箱有自己的優勢。其一,京東擁有從選品、采購、營銷、支付、倉儲、配送、服務等環節在內的完整電商產業鏈。其二,京東擁有完整的互聯網技術架構和積累。其三,京東擁有價值鏈最長、最完整的電商大數據,通過用戶畫像等可以準確理解用戶的需求。其四,面對多場景、多終端需求,京東早已在人機交互和多終端實現了布局。
不謀求自有品牌,不擔心銷量
閆小兵強調,京東不會謀求自有品牌冰箱與傳統企業爭利,京東“造”冰箱也不能視為簡單的跨界,不會大包大攬。
按照京東的說法,京東的角色是為企業提供一個可長期發展的智能服務平臺,通過這個平臺在技術層、服務層、內容層全面布局,為聯盟成員提供完整的京東智能冰箱解決方案。聯盟廠商則可以借助京東平臺的各種優勢,迅速搶占智能入口。而冰箱本體的智能化仍將交給傳統冰箱制造商來完成,對于制造工藝、溫度控制、感應、壓縮機等專業性的部分,京東不會涉足。
黎科峰將此進一步描述為,以服務者的心態做平臺,客戶需要什么,京東提供什么,“不是一個霸王條約”,“客戶可以參考設計進行自我研發,不需要一定用的”。在活動中,也出現了科大訊飛、騰訊、英特爾、伊利等產業鏈上下游軟硬件廠商及合作伙伴的身影。
閆小兵和黎科峰都明確表示,京東成立智能冰箱聯盟的目的是幫助冰箱廠商實現產業升級,不會推出自有品牌冰箱和傳統廠商形成競爭。據了解,除了第一款美的與京東聯合研發的冰箱,當天參加京東智能冰箱聯盟的企業,基本上都與京東達成合作意向,智能冰箱產品“有的已經在生產中,有些還在設計中,另外還有個別的我們還在規劃”。也就是說,未來的京東冰箱將是“百家姓”。在智能冰箱聯盟名單里,海爾、美的、LG、惠而浦、松下、美菱等幾乎所有主流冰箱廠商的名字都赫然在列,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品牌商對于聯盟的態度。
對于外界關心的冰箱廠商和京東如何分成,黎科峰表示主要有三種,一是基于京東的CPS(商品推廣解決方案)大家分享利潤,二是廣告模式,三是內容提供方比如會員開通等的相應分成。他認為,鑒于智能冰箱商業化前景看好,分成方式“會比現在我們想的更多”。他希望通過運營收益和分傭的模式為冰箱企業提高新的商業機會。
盡管沒有對于未來京東智能冰箱的銷量給出預期,但黎科峰相信銷量應該會爆發式增長:“任何一個創新急不來,真正找到用戶的需求點,找到行業里面大家共同的利益點,這個是我們現在最關注的。”
來源:中國電子報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